中文标点符号体系与学习西方的关系

文摘   2024-07-22 08:38   美国  

中文使用标点符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学习西方才有的吗?

中文使用标点符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标点符号体系的形成确实受到了西方的影响。

在古代,中文书写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标点符号系统。早期的中文文献通常不分段,也没有明确的标点符号来指示句读(即句子的起止和停顿)。读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断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到了汉代,开始出现了一些简单的标点符号,如“句”和“读”,它们分别相当于今天的句号和逗号的功能,用于分隔句子和句中较大的停顿。但这些符号使用不普遍,且并不规范。

直到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推动语言文字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现代中文标点符号体系逐渐形成。1919年,胡适、陈独秀等人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标志着中文标点符号走向规范化。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了《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这可以视为现代中文标点符号正式确立的标志。

现代中文标点符号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的标点体系,包括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括号等,但也有一些是中文特有的,如顿号(、)和书名号(《》)。

因此,可以说中文使用标点符号的传统自古就有,但现代标点符号体系的形成是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比较早建议引入西方标点体系的人是斌椿。不过,虽然斌椿确实是中国早期建议引入西方标点体系的人物之一,但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一建议的人。

斌椿(1804-1876),清朝道光年间的官员和学者,他在1868年随同第一位中国赴欧使团出访欧洲,并在回国后撰写了《乘槎笔记》和《海国胜游草》等著作。在这些作品中,斌椿提到了西方的标点符号,并建议中国应该借鉴西方的标点系统来改善中文书写。

然而,在斌椿之前,已经有一些中国学者和传教士在探讨和引入西方的标点符号。例如,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中就已经使用了西方的标点符号。

真正使得西方标点体系在中国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的是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胡适、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大力倡导语言文字改革,其中包括引入和推广现代标点符号。1919年,胡适在其著作《论新文学》中提出了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建议,这一建议后来被教育部采纳,并在1920年颁布了相关法令,正式推广新式标点符号。

因此,虽然斌椿对引入西方标点体系有一定的贡献,但他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一建议的人。


知识与价值
本号只刊发何云峰教授及其团队关于劳动问题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性成果和学术随笔,不转发团队之外作者的文章,也不夹带广告,不搞商业化运作,纯属作者个人言论范畴。感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