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心插柳”到“杏林春暖”:殷聪国教授对神经介入的坚守与感悟

健康   2025-02-08 18:04   上海  


“作为医生,我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内心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一方面来自患者对你的信任与认可,另一方面则来自自己在这一行业中,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成就。”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殷聪国教授



医学之路从来都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而是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程。旅人们一路耕耘、一路高歌、一路成长。脑医汇-神介资讯有幸邀请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殷聪国教授进行独家采访,分享他在神经介入领域的成长历程以及对神经介入技术发展的深刻见解。欢迎各位同道阅读,分享!




Q1

脑医汇-神介资讯:您是如何走上医学道路的?这段旅程中有哪些特别的经历或人物对您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殷教授:

最初,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医生。那时,我对理工科充满兴趣,第一志愿也填报了国内顶尖的理工类院校,而非医学类。然而,高考时的发挥不尽如人意,未能如愿录取到心仪的专业。在家人的建议下,我选择了医学这条道路。既然命运将我引向医生这一职业,我就应该全力以赴,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为更多患者带来福祉。



Q2

脑医汇-神介资讯:您专注于神经内科疾病到如今成为科室主任,您经历了多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特别的挑战或收获?

殷教授:

我的经历并不复杂,我曾是骨科医生,自转到神经内科工作至今已有23个年头,这是一个很漫长的旅程,毕竟人生并没有太多个20年。这些年来,我始终觉得投身神经介入事业是非常值得的,尤其是近几年急诊介入的技术发展迅速,我们目睹了许多瘫痪病人经过我们的救治恢复往日生机,这让我们非常有成就感。



Q3

脑医汇-神介资讯:您深耕这个领域20余年,在您救治的众多病人里,有没有哪位让您印象非常深刻的?

殷教授:

有非常多患者经治疗得到了良好的预后,有些患者从此和我成为了好朋友,一直保持联系。其中有一位是我的同龄人,发病时症状很重,并且卒中反复发作。幸运的是,每次发作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直到现在,患者的情况依然很好。



Q4

脑医汇-神介资讯:您在接手这个病人的时候,是如何进行病情分析和判断的?是否有一些关键的检查或症状对您的诊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治疗方案中,又有哪些因素对治疗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

殷教授:

患者第一次入院是在2018年,本身有较多的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和糖尿病。然而,在入院前,他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了解不够,血糖和血压的控制也并不理想。直到发病当天,他出现了一侧肢体偏瘫以及头晕的症状,被送到我们医院时,距离发病已超过12个小时。我们通过一系列检查,包括头部平扫CT、CTA、以及CTP,明确了病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存在颈动脉闭塞合并右侧椎动脉颅内段闭塞。这种情况非常严重,好在我们医院自2018年起已全面采用多模态CT影像技术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筛查,能够迅速、准确地对卒中进行诊断评估。


在明确诊断后,我们立即为患者实施了急诊取栓,并在椎动脉颅内段使用了国产APOLLO球扩支架成功完成了血管重建。术后,患者的状况逐步恢复,但这位患者的血管病变并非局限于一侧,对侧血管也存在问题。此后,我们又为他进行了几次手术,包括处理支架内再狭窄问题、再次植入支架。虽然治疗过程十分曲折,但令人欣慰的是,患者如今已基本恢复,独立生活无碍。



Q5

脑医汇-神介资讯:在这场手术过程中,是否有哪个瞬间让您感到特别紧张或兴奋?能否具体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那一刻对您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是否对您的职业生涯或者对手术技术的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殷教授:

可以说,每一场手术都让人紧张。有人形容神经介入手术是在“刀尖上跳舞”,因为部分患者确实存在较高的风险,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收益。我们常说,风险与收益并存,尤其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例如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取栓手术,如果手术过程十分困难,但我们最终能够快速而有效地开通血管,那一刻的成就感是难以形容的,内心会感到无比兴奋。


这场APOLLO球扩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第二天的恢复情况显著改善,那时的成就感更是无与伦比。对于我们医生来说,患者的康复是最大的动力,也是最让人兴奋的一件事。当然,手术本身是高度紧张的,每一台手术都不例外。但无论多么紧张,我们都必须保持冷静,不能因为紧张而影响判断或操作。神经介入手术要求我们既要胆大,又要心细,这种心理素质是每一位医生都需要具备的。



Q6

脑医汇-神介资讯:这位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生活状况如今如何?恢复过程是否达到了您的预期?您们是否依然保持紧密联系?如果有,能否分享一下患者现在的状态以及您们之间互动的故事?

殷教授:

这位患者我们至今仍经常联系,他是杭州周边的一位茶农,每年春季新茶上市时,总会带一些茶叶给我。这些小小的心意让我深刻体会到,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的信任和情感纽带是多么宝贵。当然,这并不是我们医生提供服务的目的,但患者和家属的这种认可,正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肯定。作为医生,能够赢得患者的信任,帮助他们恢复健康,这种成就感与幸福感是无可替代的。



Q7

脑医汇-神介资讯:您有提到近些年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想必您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许多全新的成长感悟,您认为神介技术的发展还会为患者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

殷教授:

神介技术的发展、研究的进步以及材料科学的创新,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家或许还记得,在2014年、2015年之前,对于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治疗,许多医疗中心普遍采取保守治疗策略。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推进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发布,我们的治疗策略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获益。


技术的进步和医学认识的提升同样至关重要。以缺血性大动脉闭塞的血管再通手术为例,随着我们对病情机制的理解不断深入,加之各种技术的改进,手术的开通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不仅为患者的预后带来极大的改善,也大幅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同时,材料学的发展为这一领域提供了强大的助力。新型器械的研发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也进一步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这些进步无疑让患者从中受益良多,我对此深信不疑。



Q8

脑医汇-神介资讯:您提到是无意间走上了医学这条道路,那么在过去的20多年里,有没有什么信念或信仰一直在支持着您的医学生涯?是某种个人的价值观、职业使命感,还是来自外界的鼓舞?这些信念对您的职业发展和面对挑战时的坚持有怎样的影响?

殷教授:

我不会将其称为信仰,但我认为医生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它更是一条人生道路上的事业。职业是用来支撑我们生活的,而事业则是用来支撑我们的向往和理想的。作为医生,我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内心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一方面来自患者对你的信任与认可,另一方面则来自自己在这一行业中,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成就。


其实,每一个职业都是如此。不管是医生还是其他行业,要想获得成就感,就必须付出努力。如果半途而废或是荒废时间,都难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我想说,既然选择了一个行业,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并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从“无心插柳”到“杏林春暖”,殷教授用20多年的坚守和努力,诠释了医者的责任与使命。他不仅见证了神经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也通过精湛的医术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新生。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医学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事业。正如殷教授所说,既然选择了医学这条路,就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最好。这不仅是对患者的承诺,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创神通品牌专区。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神介资讯
【脑医汇】品牌旗下新媒体,传播、分享神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理念,致力成为中国神介领域最专业的新媒体、在线教育及数字营销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