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血管内治疗(EVT)在大血管闭塞(LVO)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然而,对于中等血管闭塞(MeVO)所致AIS患者,EVT的应用仍存在诸多争议和未解之谜。
在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ISC)上,三项关于MeVO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研究——DISTAL、ESCAPE-MeVO和DISCOUNT相继公布,但遗憾的是,均未取得阳性结果。这一系列研究为MeVO患者的临床决策提供了最新的临床证据,同时也引发了关于MeVO治疗策略的深刻思考。
01
DISTAL研究及其亚组分析
<<点击上方视频 查看完整演讲>>
大会首日的开幕式环节上,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医院的Marios Psychogios教授和Urs Fischer教授共同汇报了“血管内治疗联合最佳药物治疗(BMT)与单纯BMT治疗中等血管闭塞性卒中的疗效比较——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实效性临床研究”(DISTAL研究,NCT05029414)的最新结果,并全文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IF:96.2/Q1)(doi:10.1056/NEJMoa2408954)。
研究结果
该研究在2021年12月至2024年7月期间,共纳入来自11个国家、55家医院的553名患者,最终543名患者纳入分析(EVT+BMT:271人;BMT:272人)。两组患者的中位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均为6分,主要闭塞位置为M2段(44.0%)、M3段(26.9%)、P2段(13.4%)和P1段(5.5%)。
就主要终点而言,两组在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布上无显著差异。具体而言,EVT+BMT组的mRS评分中位数为2分(范围1-4),BMT组的mRS评分中位数为2分(范围1-3),(unadjusted common OR:0.90;95%CI:0.67-1.22;P=0.50),表明EVT并未显著改善患者的长期功能预后。
此外,EVT+BMT组有94人(34.7%)达到良好功能结局(90天mRS评分为0或1),BMT组有101人(37.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8;95%CI:0.61-1.25)。安全性方面,两组间全因死亡率(15.5% vs 14.0%)和症状性颅内出血(5.9% vs 2.6%)发生率相似,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预先设定的亚组分析中,包括根据基线NIHSS评分(≤5和>5)、性别、年龄(<70岁和≥70岁)、发病至随机化时间(<6小时和6-24小时)、是否接受静脉溶栓治疗、闭塞血管位置、基线影像是否显示明确梗死区域以及是否存在串联闭塞等进行分层,均未显示出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以NIHSS评分为分组标准的亚组中可以看到,随着NIHSS的增加,患者倾向于从EVT中获益,但并无统计学差异。
<<点击上方视频 查看完整演讲>>
大会首日的口头摘要环节上,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医院的Aikaterini Anastasiou博士汇报了“血管内治疗对中等及远端血管闭塞患者脑组织拯救体积的影响——DISTAL试验的亚组分析”的结果。
由于主研究未能达到预期阳性结果,研究者进一步分析MeVO所致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EVT+BMT是否能挽救更多脑组织,并评估成功再灌注(mTICI≥2b)与血管内治疗并发症与可挽救脑组织体积的相关性。
本研究基于DISTAL主研究,纳入447例具有完整基线影像及24小时CT/MRI随访数据的患者。研究通过标准化处理灌注成像数据,计算不同阈值下的低灌注体积,进一步分析24小时梗死体积,定义ΔV为基线低灌注体积与随访梗死体积之差,并计算相对差异(Δ)。
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EVT+BMT组的ΔV值和相对体积差异显著高于BMT组,提示血管内治疗可能更有效地挽救低灌注脑组织,但数据分布存在偏倚。进一步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在校正了年龄、NIHSS评分、血管闭塞部位、静脉溶栓情况和性别等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血管内治疗和相对体积差异为1呈显著相关性(OR:1.901[1.105, 3.269],P=0.02)。同样,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成功再灌注与相对体积差异为1亦显著相关(OR:2.659[2.644, 2.675],P<0.001)。研究者并未发现症状性颅内出血、血管穿孔及其他血管内治疗不良事件和相对体积差异存在统计学相关性。
02
ESCAPE-MeVO研究
<<点击上方视频 查看完整演讲>>
同样在开幕式环节上,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Mayank Goyal教授和Michael Hill教授带来“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开放标签研究,旨在评估血管内取栓治疗对具有症状的急性中等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ESCAPE-MeVO研究,NCT05151172)结果汇报,全文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IF:96.2/Q1)(doi:10.1056/NEJMoa2411668)。
研究结果
该研究自2022年4月至2024年6月共纳入530名患者(EVT:255人;BMT:275人)。基线NIHSS评分中位数(IQR)为8(5,11)分;84.7%的患者为M2或M3闭塞。两组IVT比例分别为56.5%和60.2%。
就主要终点而言,BMT组中43.1%(118/274)的患者达到了主要终点,在90天时mRS评分为0或1,而EVT组为41.6%(106/255)(adjusted RR:0.95;95%CI:0.79-1.15,P=0.61)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此外,在大多数亚组中,EVT并未显示出比常规治疗更好的疗效,意味着EVT在中血管闭塞性卒中中的整体疗效有限。时间窗亚组分析提示,从症状出现到治疗的时间可能对EVT的疗效有一定影响:在发病到治疗时间≥260min的亚组中,BMT的疗效显著优于EVT。安全性方面,相较于最佳药物治疗组,EVT组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33.9% vs 25.7%),症状性颅内出血在EVT组和最佳药物治疗组的比例分别为5.4%和2.2%。
03
DISCOUNT研究
<<点击上方视频 查看完整演讲>>
法国Pitié-Salpêtrière医院的Frédéric Clarencon教授在开幕式上汇报了“急性缺血性卒中与远端动脉闭塞相关的机械取栓疗效评估:一项随机对照试验”(DISCOUNT研究,NCT05030142)的结果。
研究结果
研究自2021年发起,招募了法国22家卒中中心的患者,期中分析时共纳入患者161人,包括EVT组81人和BMT组80人。中位NIHSS为8(6,11)分,MCA远段闭塞占76%,静脉溶栓率为71%。
在主要终点方面,90天mRS 0-2比例,BMT组为77%,EVT组为60%,多重插补进行多变量缺失数据处理(OR:0.42;95% CI:0.2-0.88,P=0.024)。安全性方面,相较于BMT组,EVT组发生颅内出血(44% vs. 29%)、症状性颅内出血(12% vs 6%)可能性较高,死亡率较低(3% vs 7%)。该研究因条件功效低(6.3%)提前终止了试验。
综上,2025年ISC大会陆续公布的三项中等血管所致AIS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重磅研究均未获得阳性结果。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J Mocco博士在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社论(doi:10.1056/NEJMe2500492)中表示,ESCAPE-MeVO和DISTAL两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血管内治疗在中等和远端血管闭塞相关的缺血性卒中中未能显著改善临床结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停止研究。相反,正如这些研究所揭示的,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基于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来评估中等和远端血管闭塞的替代治疗方法,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干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血管组团队的贺智娇、王心如、程忻指出,相较于同期公布结果的ESCAPE-MeVO研究和DISTAL研究,DISCOUNT研究的静脉溶栓率较高(58.4%、65.4% vs 71%),最佳药物治疗组的自然预后较好(90天mRS 0-2分比例:58.8%、54.7% vs 70%),尽管与DISCOUNT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但这是否提示着静脉溶栓在该特殊人群的应用价值?期待该研究继续公布进一步研究结果,为我们带来更多思考与启示。
总的来说,MeVO患者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的研究需要在患者选择、治疗流程优化、综合治疗策略以及长期预后等方面继续努力,以解开围绕MeVO治疗的诸多谜题,为这一重要亚型的卒中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
2024年国际卒中大会
2024年2月6-9日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召开。脑医汇-神介资讯延续打造《ISC2024进行时》栏目,精选大会热点话题,特邀刘建民教授携手中国卒中领域青年才俊组成解读团队为您深度解读ISC2024最新动态和亮点!(点击链接回顾 ISC2024!)
2023年国际卒中大会
2023年2月8-11日于美国达拉斯召开。脑医汇-神介资讯延续打造《ISC2023进行时》栏目,每日精选数个主题,特邀刘建民教授携手中国卒中领域青年才俊(张颖影、袁正洲教授组稿;卢旺盛、温昌明、王浩教授及文婉玲、张小曦、陈成伟、顾思纯、张鹏医师撰稿),为您深度解读ISC2023最新动态和亮点。(点击链接回顾 ISC2023!)
2022年国际卒中大会
2022年2月9-12日于新奥尔良线下和洛杉矶线上召开。脑医汇-神介资讯共同延续打造《ISC2022进行时》栏目,每日精选数个主题,特邀刘建民教授携手中国卒中领域青年才俊(乔宏宇、卢旺盛、张颖影、吴培、袁正洲、王浩教授及文婉玲、张永鑫、张小曦、陈成伟医师),为您深度解读ISC2022最新动态和亮点。(点击链接回顾 ISC2022!)
2021年国际卒中大会
2021年3月18-20日在线上召开。为及时了解国际卒中领域学术前沿动态,提升我国卒中治疗水平,脑医汇-神介资讯延续打造《ISC2021直播间》栏目,每日精选数个主题,邀请刘建民教授等国内卒中领域知名专家视频在线为您深度解读ISC2021最新动态和亮点。(点击链接回顾 ISC2021!)
2020年国际卒中大会
2020年2月19-22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脑医汇-神介资讯携手国内卒中领域知名专家倾力打造了《神勇战疫 威视克艰-ISC2020 大咖访谈录》栏目。在那一特殊时期为全国的神经介入同道们带来了卒中领域的国际最新进展。(点击链接回顾 ISC2020!)
长按二维码即可进入ISC官网
(具体解读日程请关注后续推送内容)
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请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往届ISC相关内容。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