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周一篇《古文观止》,本周第九周,学习曾巩《赠黎安二生序》。
上周还说至今未读过曾巩的文章,本周就安排读了。再次感谢毛毛虫222读书群义工们的奉献,每周为大家选文服务。
钱钟书先生说,吃鸡蛋就吃鸡蛋,别管是哪只老母鸡下的。
读文章,干嘛非得关心谁写的呢?只管看文章爽不爽就行了,就象吃鸡蛋只管看蛋好不好吃就行了。
关心是谁写的,看来还是落了下乘。无非就是心中留下个念想:已读过曾巩的文章了。读过又怎么样,不读又怎么样,世界上没读过曾巩文章的人多了去了。
可是问题来了,我为啥对曾巩本人一点也不关心呢?为啥在唐宋八大家中,我对他的了解最少呢?只是因为我的原因吗?
先看文章,再谈感想。
2
第一段: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赵郡苏轼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学友。他从蜀地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地的士子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屈驾前来拜访我。我读他们的文章,确实博大豪迈而又雄健,善于纵横捭阖,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情、笔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二生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杰出不俗的突出人才,而苏君也的确称得上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这两孩子文章的特色,作者用了三个词:闳壮隽伟、反复驰骋、穷尽事理
闳壮隽伟,说的是总体风格。形容内容或风格既宽广、雄壮,又卓越、伟大,给人一种磅礴大气的感觉。
反复驰骋,说的是写作手法。在论述或表达中,能够自由地来回穿梭、深入浅出,不断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进行阐述,使内容更加丰富、立体。
穷尽事理,说的是内容。表示能够深入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逻辑和规律,不留任何死角。
3
第二段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
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
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余闻之,自顾而笑。
不久以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临走时,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了解你,已经放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 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礼乐教化,同乡人都讥笑我们,认为我们迂阔。现在求您的赠言,是想解除同乡人的糊涂看法。” 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
临别请老师送几句话作为勉励,这事现在也很正常。至于写的内容,黎生说的理由也未必就是真实情况,总得有个由头。因为在那个时代能写出十万言的人,还会去在意“里人笑其迂阔”吗?若真在意,前面说他的文章“穷尽事理”就不靠谱了。一个能穷尽事理的人,这点道理想不通吗?
4
第三段
这段是重点。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知道有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附和时俗。这就是我困顿到现在的原因而不自知的。
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二生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是小迂罢了,还担心被同乡人讥笑。像我的迂就大了,如果二生带着我的赠言回去,将多得罪名,岂只被讥笑呢?
可是如此我要怎么对他们说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患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迎合于世定会违背古训,附和流俗定会背离圣贤之道了。二生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人的糊涂认识吧,那么这样就一定能够有所取舍作出选择。
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
曾巩所说自己的大迂,其实正是他引以为傲的东西。
5
第四段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6
一个人的认知,可以向下兼容,但无法向上兼容。
就象孔子说老子的那段话,孔子看一般人,就象看鸟,知道它能飞,弄个箭就能射它;就象看鱼,知道它会在水里游,弄个网可以抓它;就象看兽,知道它会在地上跑,弄个陷阱也可以擒它。
但是孔子说,我看老子,就象龙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既不知道它在哪,更不知道如何拿捏它。
一个人面对一认知水平比他低的人,是可以向下兼容的,因为他能一眼看破,对方撅撅屁股,他就知道要拉什么屎。所以要向下兼容,就容易得多,只要顺着它,陪他拉就可以了。而反过来就不成立,一个人面对认知水平比他高的人时,就无法实现向上兼容,因为他根本就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但是,可以向下兼容,不等于就会去做。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偏偏不愿意,能咋的?所谓情商低,不过是我不愿意在你身上花时间罢了。
里人有惑,我干嘛要解,你尽管惑好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志乎道,哪有功夫同乎俗,我信乎古,哪有时间合乎世?是之谓清高,是之谓迂阔。
7
然而人若要成就事功,却是非得向下兼容不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见识可以很高,但行为却要同俗。上得山去,还得下得山来。山顶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
在唐宋八大家里,一般人不了解的是谁?毫无疑问,就是曾巩。为啥呢?因为他在山上,不肯下来。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
明明可以下来,却不肯下来。这是一种贪,贪恋上方的清净。
得向菩萨学习,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要有智慧上到山顶,也得有悲心回到山下。慈航倒驾,普渡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