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鲁珀特·费斯(J.R. Firth):英国语言学的先锋与 “伦敦学派” 的奠基人

2024-11-03 01:14   新加坡  

约翰·鲁珀特·费斯 (John Rupert Firth,OBE),1890 年 6 月 17 日出生于约克郡基斯利 (KeighleyYorkshire),1960年12月14日去世于西萨塞克斯林德菲尔德 (LindfieldWest Sussex), 通常被称为 J.R.Firth,是一位英国语言学家,1950 年代英国语言学的领军人物。
费斯 (Firth) 在利兹大学 (University of Leeds) 学习历史,1911 年获得学士学位,1913 年获得硕士学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他在利兹市师范学院教授历史。在1914 至 1918 年间,他加入了印度教育服务 (the Indian Education Service)。1919年至1928年期间,他担任旁遮普大学 (University of the Punjab) 的英语教授。随后,他在伦敦大学学院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的语音学系工作,后来转到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 SOAS),在那里他担任普通语言学 (General Linguistic) 教授,直到1956年退休。
1941年7月,在与日本开战之前,费斯 (Firth) 参加了一次关于日本翻译和口译员培训的会议,并开始思考如何设计快速培训课程。到1942年夏季,他制定了一种快速培训人们如何窃听 (eavesdrop) 日本对话(例如,飞行员与地面控制之间的交流)并翻译他们所听内容的方法。第一次课程于1942年10月12日开始,面向皇家空军人员 ( RAF personnel)。他利用了被捕获的日本密码书和其他材料,编制了一份重要军事词汇的清单,并安排了两位在SOAS的日本教师(其中一位曾在马恩岛被拘留,但自愿教授,另一位是加拿大-日本人)录制包含这些词汇的句子。学员们通过耳机收听包含诸如“爆撃準備体系作れ (Bakugeki junbi taikei tsukure)”(准备轰炸队形)等表达的录音。每个课程结束时,他向布莱切利园 (Bletchley Park) 发送报告,评论每位学员的能力。学员们大多被派往印度,在漫长的缅甸战役 (Burma Campaign)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负责发出轰炸警报,其中一些人在战争最后一年期间在皇家海军 (Royal Navy) 的舰船上担任类似职责。由于他在战争期间的工作,费斯于 1945 年获得了 OBE(大英帝国勋章)。
他在韵律 (prosody) 方面的研究,虽然以牺牲音位原则 (phonemic principle) 为代价,却预示了后来的自段音系学研究 (autosegmental phonology)。费斯 (Firth)因其提出的“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 概念而引起人们对意义的情境依赖性质的关注,他在搭配意义方面的研究在分布语义学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可。特别是,他以一句著名的引言而闻名:
你可以通过一个词所处的环境来了解它。(You shall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
费斯 (Firth) 发展了一种特定的语言学观点,这种观点衍生出了形容词“费斯式”。这一观点的核心是多系统主义 (polysystematism)。大卫·克里斯托尔 (David Crystal) 将其描述为:
一种基于语言模式无法仅通过单一的分析原则和类别来解释的语言学分析方法……但在给定的描述内,可能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建立不同的系统。
他的这一方法可以看作是对马林诺夫斯基 (Malinowski) 人类学语义学的延续,也是符号人类学方法 (semiotic anthropology) 的先驱。人类学语义学的方法与三种主要的语义学方法相对立:语言学语义学 (linguistic semantics)、逻辑语义学 (logical semantics) 和普通语义学 (General semantics)。其他独立的语义学方法包括哲学语义学 (philosophical semantics) 和心理语义学 (psychological semantics)。
他提出的“你可以通过一个词所处的环境来了解它 (you shall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一个词的特征在于它所处的环境 (a word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的理论,激发了对词嵌入的研究,因此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技术被设计用来构建表示词语语义的稠密向量,这些向量是基于它们的邻近词汇(例如,Word2vec、GloVe)。
作为伦敦大学的教师超过20年,费斯影响了一代英国语言学家 (British linguists)。他的思想在同时代人中广受欢迎,催生了所谓的“伦敦学派”语言学。在费斯 (Firth) 的学生中,被称为新费斯主义者 (neo-Firthians) 的代表包括迈克尔·哈利迪 (Michael Halliday),他在1965年至1971年期间担任伦敦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的普通语言学教授。
费斯 (Firth) 鼓励一些学生进行研究,这些学生后来成为了知名的语言学家,他们研究了多种非洲和东方语言。T. F. Mitchell 研究了阿拉伯语 (Arabic) 和柏柏尔语 (Berber),Frank R. Palmer研究了包括提格雷语 (Tigre) 在内的埃塞俄比亚语言 (Ethiopian languages),而迈克尔·哈利迪(Michael Halliday) 则研究了中文。还有一些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也与他合作,这丰富了费斯的韵律分析理论 (prosodic analysis)。他的一些有影响力的学生包括马苏德·侯赛因·汗 (Masud Husain Khan) 以及阿拉伯语言学家易卜拉欣·安尼斯 (Ibrahim Anis)、塔曼·哈桑 (Tammam Hassan) 和卡马尔·巴希尔 (Kamal Bashir)。费斯 (Firth) 从他在闪米特 (Semitic) 和东方语言方面的学生的研究中获得了许多见解,因此他在音韵学和形态学的线性分析上做出了重大转变,转向更侧重于句法和范畴的分析,在这种分析中,区分音位单元(相当于音素)和韵律(相当于“鼻化”、“软腭化”等特征)两个层面变得十分重要。韵律分析为自段音系学铺平了道路,尽管许多对音韵学 (phonology) 历史了解不深的语言学家并不承认这一点。

出版物

  • Speech. London: Ernest Benn, 1930.

  • The Tongues of Men. London: Watts, 1937.

  •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 A synopsis of linguistic theory 1930-1955, in J. R. Firth, editor, Studies in Linguistic Analysis, Special volume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 chapter 1, pages 1–32, Oxford: Blackwell, 1957.

  • Selected Papers of J. R. Firth, 1952-59, edited by F. R. Palmer. London: Longmans, 1968.


    ---------- END ----------

    译文绘馆
    欢迎来到译文绘馆,有幸与您相识,让我们一起开始语言之旅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