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治远/张志辉教授团队完成PulveClip经导管二尖瓣夹及输送系统首例入组

学术   2025-01-26 07:00   江苏  

2025年1月21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治远/张志辉教授率领心脏瓣膜介入治疗团队首次应用PulveClip经导管二尖瓣夹及输送系统,为一名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实施了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术后,该患者的二尖瓣反流显著改善,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介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治远/张志辉教授团队心脏瓣膜团队在二尖瓣重度反流修复介入治疗研究领域取得了进一步提升,为二尖瓣反流患者带来了更多的临床获益。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治远/张志辉教授的助力下,将进一步探索PulveClip经导管二尖瓣夹及输送系统在临床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ASE病例介绍


患者为老年男性,因“活动后气促4月”收入院,门诊心脏超声检查提示:二尖瓣后瓣腱索断裂伴脱垂,二尖瓣反流,考虑DMR,符合3+。


术前心脏超声


1. 二尖瓣后叶P2脱垂伴反流3+,合并后瓣腱索断裂(考虑DMR);

2. 左房增大,右房右室稍大;升主动脉增宽,室间隔稍增厚;

3. 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
4. 肺动脉收缩压轻度增高,肺动脉瓣轻度反流;
5. 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

6. 少量心包积液。


 术前二区X-plane反流情况


术前三维


术前策略


计划使用1个长宽型号二尖瓣夹,一个长窄夹型号二尖瓣夹解决二区反流。


手术过程


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常规消毒铺巾后建立右侧股静脉入路,在经食道超声指导下精准穿刺房间隔,将可操控导引导管和二尖瓣夹输送系统送入左心房。


弹道测试

轴向调整


托取瓣叶

瓣叶捕获


当二尖瓣夹输送系统接近straddle位置后,经TEE实时监测二尖瓣夹在左心房的位置,使二尖瓣夹缓慢弯向二尖瓣瓣环。微调二尖瓣夹轨迹和方向,定位于二尖瓣2区,使其轨迹垂直于二尖瓣环平面且指向心尖。将二尖瓣夹打开至 120°~160°,在3D成像外科视野调整夹二尖瓣夹的轴向(orientation),夹臂指向12点钟方向。二尖瓣夹跨瓣后展开夹臂,在3D成像外科视野下再次确认夹合器的轴向。展开夹臂,前、后瓣叶稳稳地坐在夹臂上且夹合长度足够,控制Gripper先抓捕前叶再抓捕后叶。缓慢关闭二尖瓣夹,最后二尖瓣夹通过机械自锁定结构锁定于紧闭状态。

第二枚长窄夹-轴向调整


第二枚长窄夹-瓣叶捕获


将第二枚长窄夹定位至残余脱垂处,超声评估反流位置,完成瓣叶夹合。


植入第一枚夹子后2区X-plane反流情况


植入第二枚夹子后2区X-plane反流情况


经评估二尖瓣夹稳定,且反流完全消失,释放二尖瓣夹。


术后2区X-plane图像


术后Bi-commissural view

术后三维


释放后再评估,二尖瓣反流改善降低至0+,二尖瓣夹稳定,组织桥明显,术后平均跨二尖瓣压差:1mmhg,肺静脉收缩期未见血流逆转,未见血栓/赘生物/肿块,手术圆满结束。


未来展望


PulveClip系统均由普实医疗自研自产,采用机械自锁结构,即停即夹,安全可靠,为此例手术的圆满成功提供了稳定的硬件支持。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此类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使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的医疗服务,无需再长途奔波前往外地就医。相信在中国临床专家们的支持与推动下,将加速推进临床试验,进一步探索PulveClip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专家简介


宋治远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向上滑动阅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心血管内科名誉主任。军队专业技术三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全军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入选重庆市卫生高评委专家库。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副组长、重庆市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担任国内外多部杂志的常务编委及编委。主持承办多届西南长城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学术成绩:先后以第一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63计划项目分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等国家级科研课题13项,全军“十二五”课题面上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庆市社会民生科技专项等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2016)、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08、2015)、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5、2010)及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1997)。主编专著8部,副主编1部,参编14部。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40余名。荣获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杰出贡献奖”及重庆市医学会“杰出贡献奖”,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育才银奖等。

擅长: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及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张志辉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向上滑动阅览

博士生导师,国防生物科技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陆军科技英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大血管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结构学组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病介入与影像学组组长等学术任职。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及其基础、临床研究,临床特色为冠心病精准诊疗和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构建了冠心病心肌缺血精准分型队列及其生物样本库和人工智能冠脉影像生理评估中心。先后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重点项目、重庆市重大项目、军队及重庆市人才项目等各级课题20余项。创建了代谢生物钟专业数据库“CircaMetDB”。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Lancet、NatureMetabolism、NatureCommunication、TrendsCellBiol”等权威杂志发表SCI论著30余篇,执笔及参与制定行业专家共识12部,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9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



延伸阅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例PulveClip二尖瓣夹及输送系统临床研究成功入组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张俊峰主任团队完成PulveClip经导管二尖瓣夹及输送系统首例入组
经行直遂 首战告捷 | 邵逸夫医院傅国胜教授团队PulveClip经导管二尖瓣夹及输送系统上市前临床研究首例成功入组
跨越山河的距离|福建省立医院郭延松教授团队成功应用PulveClip经导管二尖瓣夹及输送系统让广东汕头老姨焕发“心”生
阜外华中刘煜昊教授团队完成PulveClip经导管二尖瓣夹及输送系统河南省首三例入组

温附二吴连拼教授完成PulveClip经导管二尖瓣夹及输送系统浙江省首例入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入组PulveClip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中国上市前临床研究


扫码了解更多学术资讯

· END ·


版权及免责声明:严道医声网旨在搭建学术传播及媒体发声平台,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提供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获取更多资讯,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 “严道医声APP”

严道医声网
严道医声致力于传播权威、前沿的学术信息;客观、及时的报道领域时事;全面、公正的展现行业动态。旨在搭建医学专家学术传播、为医者发声的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