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同学而言能够出国读博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也可能是家族里有这样经历的第一人,很多时候经历过“蜜月”期后会有各种困难。而这些困难又很难用言语描述,甚至有一种耻于让别人看出来的情绪,以至于难以有效得到帮助。一方面能够出国读博,多数情况下是让家人特别有面子的一件事,如果告诉他们自己遇到困难,好像他们既无法理解也没有能力帮助;另一方面在国外读博,导师和学校都认为博士生已经成年,应该能够很好的处理各方面问题,在一个“慕强”的环境中这时候再说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周围人的看法。
其实,每一个老师甚至系里的行政人员都对博士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件事很清楚。甚至老师已经博士毕业了,还有很多时候遇到各种困难。科研工作者在未知领域探索时常常是孤独、脆弱。很多时候如黑夜里前行,在各种风险中需要自己给自己打气。打击多了,也就心思沉静下来更沉稳一些,但只要还是在向未知领域探究,就一定不会事事如意。推倒重来,被否定,被质疑,都是研究人员必须能应对的。什么时候坚持,什么时候接受,什么时候在细节上精益求精,什么时候从大局着眼,都需要不断体会。导师在这个研究训练的过程中的作用就很大。
这是我总结的几个建议,希望能对博士,特别是经济学博士有一些启发。
怎么问业务问题:遇到问题问导师,但导师未必会给出答案,可能也不知道答案。这很正常。你应该:
认真思考怎么样表达你的问题。很多时候真正的问题是你的表达模糊、似是而非,能够表达清晰问题很多时候比找到答案需要更多的思考,也更重要。能够表达构造问题是研究能力的体现,不要轻易放过。
做你的“家庭”作业。无论是文献,还是百度、谷歌,去找可能的解答。总结呈现给导师。这部分对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本身也是研究能力的体现,不要指望导师越俎代庖式帮你做。
对你给出的几个可能的解答给出你自己的评语和看法。
如果能这样做,导师当然会很愿意对你的工作给出参考意见,帮你进一步深入思考。但如果仅仅是把一个又一个问题抛给导师,自己不做思考,哪怕导师给你回答,那你难道要一辈子把导师栓腰上,走哪带哪么?作为学生,要学习的是回答问题的方法不是么?
遇到困难解决不了:这时候也许你怕导师责备就隐瞒不说。但多数情况下导师对你的能力判断应该还是靠谱的,可能仅仅是给你一个时间去攻关,这件事迟早成为你研究的瓶颈,你觉得再繁琐,你再不情愿,还是躲不过去的。你应该:
反思遇到困难的性质。是时间问题,还是意外情况,还是工作优先级问题。
给出可能可以推进这项工作的解决方案以及理由。
困难各不相同,对困难的判断和处理是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不断遇到困难、处理困难,才能不断成长。很难想象一个博士生一路顺利毕业,在工作中没有遇到任何问题。如果确实如此,可能他选择的也是一个很容易、没什么难度的问题。至于你,是愿意做越野登山运动员还是坐着缆车上山呢?
有一个新想法:恭喜你,这是好事。但怎么从一个新想法到一个完整的研究还有一个过程。你需要说明:
这个想法的动机是什么?当然如果你的导师跟你心有灵犀,那可能就不需要了。不过如果你的这个想法足够新,很可能你的导师对你的创新的理解会很肤浅,甚至不理解。这很正常。你即使可以强迫导师接受,也需要向其他人解释你的创意的动机。所以,不如你先拿导师练习一下,努力解释解释你的创意的动机。
这个想法与你和导师约定的现有研究的关系如何?就当拿导师练手吧,拜托还是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因为你四五年博士阶段如果每个月都在换题目,导师很难跟上你的节奏。毕竟博士阶段不仅仅要求有创意,还需要完成度。有很多创意是可以先记录在你的小本本上的。
支持或者检验这个创意的实证证据。哪怕仅仅是佐证,也好过空欢喜一场。用数据说话应该是实证学者的一个基本工作习惯。
对这个创意的潜在价值的思考。
当你做足了准备工作,你的那个创意还看起来亮晶晶,那么我觉得你确实可以跟导师聊一聊。
当然在四五年的博士阶段还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你可能喜欢你的导师,可能觉得你的导师不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令你失望,抑或有可能有突如其来的情况你蒙了不知如何处理。有些你可以直接说,有些其实你不需要告诉你的导师。
记得我孩子小时候一直一直问我,妈妈,怎么才算长大。我的回答总是,当你能为你的行为负责的时候。做导师之后,我对“蜡炬成灰泪始干”很反感,请不要本着这样的态度去考虑你和导师的关系。你的导师也有父母也有子女,也需要科研教学行政。导师会尽力指导你的博士训练,但请珍爱导师,请不要对导师进行无谓的极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