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体中有几个比较热的点都跟劳动经济学有关,简单聊一下:)
最近网上看到高考招生反映的考生家长对于专业与就业关系的判断的讨论,感觉其底层逻辑似乎过于简单。记得当年我考虑高考志愿时找了一位数学系老师咨询。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在推荐数学专业时的逻辑,他说如果本科阶段学习数学,那么就可以为研究生阶段在很多其他专业上取得优势。这样的逻辑本质上是建立在各个专业之间的序列关系上的,其底层模型认为各个专业的技能训练有一个“有机互补”的关系。后来在加拿大读硕士阶段考虑博士申请时,也发现同样是会计专业,博士阶段会计专业的研究更多的需要微观经济理论中博弈论部分的知识,而更多的是经济系而不是会计系的学生在这方面有扎实的训练。
此外,我还认为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变量而不是常量。一个今年参加高考的年轻人,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今年或者去年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更应该思考四年,十年,二十年之后的情况。在这样一个技术对劳动力技能需求发生结构性冲击的时代,更应该重视基础技能以及掌握、应用、创造新技能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跟随变幻莫测的短期信号做有长期后果的决策。毕竟二十年后劳动力市场的绝大多数职业都是我们今天没有看到的。
面对如此情况,那么什么技能是核心基础技能呢?是不是通过读研读博成为“高”技能人才,就更有确定的就业前景呢?经济学研究中为了简化分析常常会简单的把劳动力划分为高技能人才与低技能人才,并且潜移默化地把受教育年限与技能高低对应。其实我更觉得技能是多维的一个网状、树状概念。记得有一本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是一对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写的管理学认知。同时管理很多各方面都不成熟的孩子当然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那么能够胜任这样的工作的人是不是有很多管理经验可以适用于其他的复杂情况的管理岗位。当我们把技能中那些可以提炼抽象出的元素进行审视认可,看似可能完全不搭的职业之间也就有了流动的可能。
不仅技能这样的概念可以有丰富内涵,获得技能的目的也可以不仅仅是“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成功”是一个被定义的、相互比较的、固化概念,在一个群体中有成功就一定有所谓“失败”。而“Thrive(蓬勃生机)”更适合讨论一个经济体所有人追求的目标。它接受所有人在能力兴趣是有差异的,但所有人都可以充分发挥其各自特长、能力追求其兴趣。
在青年高失业率的背景下谈论以上问题似乎并不能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路。但如果细想,高失业率真的是因为没有工作岗位呢?还是劳动力市场一定程度上缺乏灵活性 :对工作认识仅仅是“好坏高低”这样的单一维度,以及对于所谓“成功”的追求。当然,市场呈现的一定是供需两方均衡的结果,青年人是在特定劳动力市场特征约束的情况下,根据其信息集合,做其认为的最优选择。随着信息集合的演变,其选择会调整,进而推动劳动力需求端的反馈。
但也许有人要问了:为什么面临失业问题最突出的是青年,这部分从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生力量,面临高失业率?这部分,我觉得Welch(1979) 讲的逻辑比较适用:
简单总结,就是说高等教育的本科学生毕业之后相对于教育水平低的学生需要更长时间的“干中学”才能真正成为“熟手”。用人单位招收应届生好像投资机器设备有一个较高的固定成本。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在各个方面投资的动机都不足,因而对应届本科生的需求也尤其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应届生的需求会比对有一定经验的本科生的需求下降多得多。
参考文献:
Welch, Finis, 1979. “Effects of Cohort Size on Earnings: The Baby Boom Babies’ Financial Bus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7(5), S65-S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