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硕士科研还是博士科研,除了学习、理解、创新等等,心态管理可能是最需要有意识训练的一个能力。而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科研经历中会持续发挥作用。
我在经济学从学生到老师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并不理解研究这件事的性质,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我记得我的一位老师曾经很认真得跟我说,这一行,态度最重要。是的,我觉得态度最重要。最重要是不能让各种羞耻感、害怕的情绪伤害自己。
在优秀学生、学者密集的经济学科,每个人似乎都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而暗藏的另一面,又常有人配得感缺失。
这通常出现在科研早期,还没有经历一个项目从构思到完成、最终发表的正反馈。有的学生比较坦诚,会跟指导老师说。而更多的学生不会说,只是默默承受。
另一个现实情况是,随着能力强的学生多数并不会继续学习而是找到很好的业界工作,我们很多学校的本科生的生源质量比硕士生好。硕士生质量比博士生好。在这样的情况下,硕士生对比本科生,博士生对比硕士生,会基于“羞耻感”而产生自我价值怀疑,进而下意识地对自己是不是配得上优渥的资源、周围人的认可产生怀疑。
我自己开始去温哥华UBC读硕士时,开始也同样面临着学业的巨大压力。一边上研究生四门课程,一边做本科生助教讲习题课、改作业。而当时本科生的课程内容对我其实是新的,也需要自学。因此我当时非常忙碌。当然,除了学生时代,后来在很多时候,无论是新开课还是做项目,我也有很多时候不确定自己能力是否足够。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历积累,我发现其实这是科研工作的常态。科研成果从来不是把自己已有的认识写出来的结果,一定是在未知世界不断尝试的结果。与其浪费情感在对自己的怀疑上,不如全力一搏。
我相信每一个经济系在招收硕士、博士生时都认真评估这个学生的成功概率。某种程度上怀疑自己是不是配得上自己的身份,也是在怀疑系里录取老师的专业能力。
再者,相对于那些没有机会尝试的同龄人,当你有一个机会进入经济系学习的时候,为什么要退缩呢?最坏的结果不是没有成功,而是没有尝试。
是的,我觉得科研人理应坚强,养成给自己打气的习惯,找各种理由。
当然这一点可能是很多从中小学到本科都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不熟悉的感觉。甚至反而是一路走来总是第二名、第三名的学生习惯了被碾压,心理有了“老茧”,会好一点。每当我看到那个实际上最优秀的学生被自己的心态折磨而选择放弃的时候,我都觉得很可惜。
从指导老师的角度,对不同学生的要求往往是根据他们的能力来的。基本上都是他们需要跳一跳的难度。所以无论多优秀的学生,可能都不会让他去做一个得心应手的项目。我记得我开始博士科研时,我的老师明确说,我们要好好打磨你。是的,只有不断打磨,才能熠熠生辉。一个严格有价值的科研训练过程,一定不是简单重复体力或者脑力劳动,应该是认知的提升。这个过程中,两三个月陷入茫然,一两年毫无进展甚至倒退返工,都是很正常的。当时机不成熟时,急就章基本不会有什么长期益处。
最近听到一句话,如果科研工作不是95%的困惑苦恼纠结,那你一定没有在做最好的研究。深以为是!
我们很多人之所以觉得科研有意思,不就是因为它不无聊,永远在探索么?希望回首自己的一生,谁不希望曾经勇敢探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