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4-04-20
修回日期:2024-04-30
终审日期:2024-05-07
录用日期:2024-05-07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资源配置标准与需求预测
胡咏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赵平,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摘 要:高等教育强国专任教师配置方案对于保障学龄人口所需的教师资源供给、促进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在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稳步增长、普及化程度递增、对外开放逐渐深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对专任教师资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为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提前规划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资源配置。参照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基于充足性、可行性原则,对2023—2035年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资源配置标准与需求做出长期规划:(1)根据世界教育强国生师比水平分阶段配备我国高等教育专任教师,2025年、2030年、2035年高等教育生师比分别需要降至17.2:1、16.1:1、15.1:1;(2)保障我国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足额配备,2025年、2030年、2035年高等教育分别需要281.3万名、380.4万名、442.2万名专任教师,考虑教师自然减员,“十五五”“十六五”时期高等教育分别需要补充188.2万名、177.9万名专任教师;(3)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方面做出较大努力,以保障未来高等教育高质量的师资充足,2025年、2030年、2035年高等教育分别需要87万名、125.1万名、154.6万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考虑教师自然减员,“十五五”“十六五”时期高等教育分别需要补充61.9万名、62.3万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 关键词:教育强国;高等教育;生师比;教师需求预测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教育与高质量发展研究”(22JJD880003) |
教师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正处于教育、科技和人才的结合点上,作为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群体,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多重职责。换言之,高素质的高等教育专任教师队伍是国家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推进人才自主培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然而,对照教育强国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标准还有待提高。回望过去,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2010—2020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从2 231.79万人增长至3 285.29万人,十年间增长了47.2%,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但与之相对应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在这一时期仅增长36%,这一增速远低于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增速,导致普通高校生师比从2010年的17.33逐渐上升至2020年的18.37,远高于OECD国家生师比的平均水平(15.1)。展望未来,在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稳步增长,在“十六五”期间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学位需求高峰。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根据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内涵,我国高等教育还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在新发展阶段的变化将引致对教师资源充足性的更高要求。
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提前谋划布局高等教育教师资源配置,从而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为此,本研究重点面向“十五五”“十六五”时期开展高等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标准、教师资源数量需求以及教师资源需求缺口的阶段性与远景性预测,为新形势下保障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合理可行的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资源配置方案。
二、文献综述
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人口变动的背景下,合理设定教师资源配置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资源配置需求预测,对于保障中长期学龄人口所需的教师资源供给、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学界面向高等教育阶段开展学生规模和经费投入预测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聚焦教师资源标准及需求预测的研究比较有限。综观既有研究,对于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资源配置标准的设定主要包括以下思路:一是以我国办学条件方面的政策规定或历史发展水平作为师资配置标准。例如,汪栋等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开展了“双循环”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需求研究,辜刘建等将我国普通高校生师比的历史平均水平作为未来的生师比标准对高校专任教师需求进行预测。二是参考发达国家师资配置水平。例如,吴瑞君等人采用OECD国家在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7年时的高等教育生师比作为我国2035年的发展目标。杨怡等人参照东亚地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生师比降低的变化趋势,分不同教育层次对2035年高等教育生师比做出主观判断。
整体而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仅有的相关研究对师资配置标准的设定思路也各有不同,对后续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不过,当前关于高等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标准的研究存在以下3点局限:(1)专门针对高等教育师资配置标准的研究较少,多数是针对基础教育的师资配置标准研究;(2)尚未充分吸收和应用世界教育强国的师资配置经验;(3)在使用师资配置标准预测较长时期内的师资需求时,既有研究较少考虑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或忽视实现师资配置标准目标的渐进性,而假定师资配置标准在预测期内一成不变或频繁变动。在推动教师资源配置优化升级的实践过程中,这种设定标准的方法既不利于教育质量的发展提升,也会增加制度变迁的实施难度,削弱容错试错的探索空间。
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标准的设定必须充分借鉴世界主要教育强国的成功经验。在人口大国建设教育强国的现实情境下,我国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资源配置标准还需要兼顾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率,应当分时期逐步降低师资配置指标的水平,以循序渐进地实现教育强国师资配置目标。因此,本研究试图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选择合理可行的发展水平作为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资源配置标准。具体而言,本研究将基于学龄人口变动的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潜在机遇,参考世界教育强国在高等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方面的关键指标(生师比),并基于课题组使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对高等教育学位需求的测算结果,形成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资源配置标准、专任教师资源数量需求以及教师资源需求缺口的阶段性与远景性预测,进而提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资源配置的建议。
三、高等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标准和需求规模预测方法
(一)分时期设定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结合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趋势,预测2025年、2030年、2035年学位数量需求
1.分时期设定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首先,设定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的发展目标。其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计算公式如下: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适龄人口数×100% (1)
学位需求数=学龄人口预测值×毛入学率目标值 (2)
(二)分时期设定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标准,预测2025年、2030年、2035年的教师数量需求
1.分时期设定高等教育生师比目标水平
首先,设定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生师比的目标水平。综观世界一流大学2023年的生师比水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3:1,斯坦福大学为5:1,哈佛大学为7:1,中国香港大学为8.5:1。由于世界一流大学生师比普遍较低,对我国大部分高等教育机构来说很难实现。更重要的是,当前公信力较高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如THE、QS、US News等,所覆盖的大学主要为研究型大学,其师资配置标准未见得适用所有高等教育机构。因此,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下的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资源配置标准的设定不宜盲目参考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此外,根据OECD统计数据库,2022年教育强国指数前15名国家的高等教育生师比为9.9:1~16.7:1,如瑞典为9.9:1、美国为13.5:1、英国为13:1、法国为16.7:1,15个教育强国的生师比均值为15.1:1。相比之下,我国2020年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8.4:1,与教育强国高等教育生师比水平比较接近,更具有实现的可行性。
专任教师数量需求=学位数量需求/生师比目标值 (3)
(三)基于教育强国教师资源配置方案,分时期预测专任教师数量缺口
在预测的教育强国教师资源配置方案基础之上,进一步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存专任教师年龄结构与减员情况,以关键年份为节点,分时期预测我国2023—2035年高等教育教师数量缺口。具体而言,首先测算2023—2035年各年度高等教育专任教师减员数量。根据历年专任教师年龄结构与变动情况数据,每年因退休、死亡、辞职与其他情况减员教师数之和一直低于新聘教师数,表明新聘教师的主要目的在于填补因上述原因导致的教师需求缺口。基于此,为提高测算的准确性,应将以上导致专任教师退出教师队伍的减员情况全部纳入测算范围,否则将造成对教师减员数的低估。假定2035年之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师规定退休年龄仍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使用2021年教育统计数据计算实际退休教师数与应退休教师数的比例以及死亡、辞职、其他情况减员数与上年教师数的比例,并将此作为未来相关减员人数的估计参数,结合本文对2023—2035年高等教育每年专任教师数量需求的预测结果,推算高等教育各年度专任教师减员数量。
某时期教师数量缺口=当前时期末年教师数量需求-(上一时期末年教师数量存量-当前时期教师减员数) (4)
四、预测结果与可行性分析
(一)预测结果
基于课题组使用“七普”数据预测的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量,由图1可以看出,2023—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规模总的变化趋势是先增长后下降,从2023年上升至2032年后出现回落。其中,“十四五”期间增量较大,“十五五”期间继续上升且增幅最大,“十六五”期间在波动中下降。在“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从2023年的7 263万人逐步增加至2025年的7 704万人;“十五五”期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规模继续增加,2030年增加至8 938万人,比2025年增加1 233万人;进入“十六五”后,高等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先上升后下降,从2030年的8 938万人逐步增加至2032年的峰值9 085万人后,在2035年减少至8 911万人。
图1 2020—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测算和预测结果
根据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预测数据与毛入学率的目标设定,2023—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学位数量需求将不断攀升,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学位数量需求分别达到4 842万、6 136.2万、6 683万。为在2035年实现教育强国目标,需要在高等教育生师比、专任教师数量方面做出如下规划:(1)依据教育强国生师比水平分阶段配备高等教育专任教师,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生师分别需要降至17.2:1、16.1:1、15.1:1;(2)保障专任教师足额配备,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分别需要配齐281.3万名、380.4万名、442.2万名专任教师。
将按2022年高等教育生师比水平配置的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数量需求与教育强国配置方案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具体而言,如果2023—2035年高等教育生师比水平与2022年高等教育生师比水平一直保持一致,那么2025年、2030年、2035年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数量分别需要263.6万人、334万人、363.8万人;与教育强国配置方案相比,2022年标准下的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数量需求分别低17.7万人、46.4万人、78.4万人。
(二)可行性分析
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比例为29.8%。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年均增长率为1.2%,假设2023—2035年该指标均按此速度增长,那么根据教育强国配置方案,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分别为87万人、125.1万人、154.6万人(见表2)。
表2 根据教育强国配置方案高等教育专任教师供给缺口预测
在每个关键年份都能达成预期目标且考虑专任教师自然减员的情况下,假设自然减员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与总体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相同,根据表2,将关键年份的高等教育专任教师需求数量与上一时期末年教师存量相比,2023—2025年我国高等教育专任教师共需补充124.3万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共需补充38.4万人;2026—2030年我国高等教育专任教师共需补充188.2万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共需补充61.9万人;2031—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专任教师共需补充177.9万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共需补充62.3万人。
根据以上假定及预测结果,2023—2025年我国高等教育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每年需要补充12.8万人;2026—2030年我国高等教育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每年需要补充20.6万人;2031—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每年需要补充20.7万人。此外,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博士研究生招生数为13.9万人,毕业数为8.2万人,其中进入高等学校就业的比例约为50%。对比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数、毕业数和进入高校就业的比例,“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期间我国还需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方面做出较大努力,才能保障实现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资源配置目标,提高专任教师资源配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