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同志《论教育》,收入习近平同志2013—2024年间关于教育的重要文稿47篇。这部专题文集围绕教育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政治意义,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者,努力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重庆高教研究》约请了全国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解读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希望引起学界的关注和讨论,以深入理解,切实践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探索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篇章
教育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进步和民族的未来,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论教育》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47篇重要文稿,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教育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引擎,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应围绕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强化人才自主培养、优化教育布局与学科设置、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等方面统筹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必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阵地,其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首要在于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等措施,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与道德情操,确保立德树人工作落地生根。尤其是要提升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鼓励教师成为学生品德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作为铸魂育人的工程师,承担着“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责任。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成果。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提出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殷切希望。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鼓励高等教育工作者树立远大教育理想,勇于探索教育规律,敢于创新教育模式,将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之中。通过设立教育家奖项、举办教育家论坛、出版教育家著作、推动教育家办学等方式,广泛传播教育家精神。挖掘并宣传在高等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事迹,树立“教育家”的典型榜样。不断优化完善教师职业发展环境,构建师德师风教育体系,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注入强大动力。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价领域的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顽瘴痼疾依然存在,严重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纵深推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需要坚决纠正人才争“帽子”、拼“头衔”等现象,力避把论文和项目等指标作为研究生学位获得和教师职称晋升的绝对条件,力避人才引进待遇按“帽子”分三六九等、明码标价的简单做法,严控人才称号获得者待遇与一般教师工资待遇差距过大,着力为“人才称号热”降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权威、公平、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通过纵深推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引导高校回归教育本真,归还大学校园应有的学术宁静,聚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核心使命。
二、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核心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着力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持续推进强基计划、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国优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等人才自主培养计划,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加强人文素养、科学基础、工程教育,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导向,加大科研投入,集中优势资源聚焦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和学科前沿问题,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近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虽然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4%左右。为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应围绕“技术—市场”双螺旋结构优化成果考核标准,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和产学研合作,打通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应用的成果转化全过程链条。促进校企合作“双向奔赴”,建立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体制机制,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三、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
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量的快速扩张,质的提升矛盾日渐凸显。这主要体现为,我国是教育大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但截至2023年,我国的教育强国指数在全球仅排名第23位,与世界顶尖教育强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科学制定中长期高校调整布局规划,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区域发展定位,调整高校类型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形成良性互动的协同发展格局,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东北地区等区域倾斜。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以及适龄人口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应适度控制普通高校增量;以合并、调整、新建等方式,逐步推动一部分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本科和职业本科高校转型;加快布局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和高等研究院,打破传统学术壁垒,采用交叉学科的全新学术架构,以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规划建设优势专业,围绕重大基础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自主开展基础研究,充分体现科技、教育与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理路和根本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以推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高等教育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与社会经济发展,因而学科设置调整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要以科技发展态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需求,科学动态地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与布局,撤销或整合冗余、重复的学科专业。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新理念、新思路带动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兴学科发展,不断为学科体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围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优化学科目录,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促进高校学科专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化组合。通过在学科专业结构方面积极调整,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实现以及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此外,还应加大高校及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相关政策的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大学“联合法人”制度,构建政府、科学院系统、大型企业、基金会等多元主体办学体系。
图文编排:张海生
内容审核:吴朝平 蔡宗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