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首发:2024-08-15
独立学院转设对生源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大学声誉与多期DID的实证分析
王新萍,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生
夏焰,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摘 要:大学声誉是高等学校在长期办学中给社会公众留下的综合印象,卓越的大学声誉能够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多年来,推进独立学院转设的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关于脱钩于母体大学后导致的声誉损失,尤其转设是否会影响生源质量尚未有一致意见。基于此,借助独立学院转设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9—2018年306所独立学院高考录取平均分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转设对生源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学院转设后录取平均分数显著降低,转设与录取平均分数的降低存在因果关系。机制分析表明,转设学校失去母体大学的“名校光环”,声誉受到损失进而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异质性分析表明,转设对文科录取平均分的降低作用强于理科;相较于母体大学为“一流学科”和“双非”高校的转设学校,转设对母体大学为“一流大学”的独立学院录取平均分的降低作用更强;所在地为“一线城市”的转设学校,其录取平均分下降幅度比在“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转设学校更大。在推动独立学院全面转设的政策背景下,转设学校应当把握时机,实现高质量转设,以重塑和提升大学声誉。在声誉管理方面,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舆论引导,在转设过程中要与母体大学继续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在类型定位方面,应明晰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走高质量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在区域布局方面,应详尽制定转设方案和权衡各种影响因素,为优化办学成本和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相关学校在转设时可考虑迁址办学。 关键词:大学声誉;生源质量;独立学院;转设;双重差分模型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内生力研究”(20BGL238) |
20世纪90年代末,为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供给,一些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了一批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此类二级学院被称为独立学院,对母体大学的依附性和过渡性“双轨制”是独立学院的基本特征。2003~2008年间,独立学院数量迅速增长,整体稳定在290~301所左右。但随着独立学院快速发展和问题复杂化,教育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以规范独立学院办学。2003年,以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为标志,独立学院开始在政策引导下向自主办学机构过渡。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意见》中首次提出独立学院“转设”的要求。2008年,教育部发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要求独立学院在五年过渡期内全部规范设置为民办普通高校。202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各独立学院需在2020年底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落实转设工作。尽管如此,到2022年底,仍有164所独立学院尚未完成转设。从2021年至2024年1月,仅有一所独立学院完成转设,独立学院转设进程陷入了停滞阶段。独立学院转设工作进展缓慢,其背后蕴藏着复杂的逻辑和机制。
卓越的大学声誉可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伯顿·克拉克认为“赢得声誉是大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声誉一旦建立,它就是一所大学独一无二的最大资产”。独立学院在建立之初凭借母体大学积累的良好声誉,满足了部分分数达不到公办高校的要求、却又期望接受优质教育的学生需求。但随着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录取率和生均拨款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立学院存在的问题愈发突出,推动独立学院转设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大学声誉中蕴含的品牌价值是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关键资源之一,转设意味着失去母体大学的优质品牌资源。特别是以具有较高社会声誉为母体大学的独立学院,在转设当年会因失去母体大学的金字招牌同时又未形成自身的品牌效应而遭遇招生困难。有研究表明,独立学院从母体大学脱离后,对声誉和招生状况造成一定影响。但也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独立学院转设后的生源数量与质量以及新生报到率等指标并未受到消极影响。那么,独立学院转设后的招生状况究竟如何?大学声誉对独立学院转设后的生源质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具体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目前学界对上述问题尚未有一致的研究结论。因此,本研究对顺利推动独立学院转设进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分析
声誉是大学办学关心的核心问题,《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声誉”的解释为“声望名誉”。大学声誉包括社会声誉和学术声誉,大学社会声誉是指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给各利益相关者留下的综合印象,大学学术声誉是指一所大学以科研水平为核心的办学实力,代表大学在学术同行中的形象。本研究讨论的大学声誉是指大学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依靠过去的行为和可以预见的前景所获得的大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是大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知名度与美誉度。在本研究中,独立学院声誉损失是指转设后失去母体大学校名及其附带的优质教育资源,造成社会认同度降低、对大众的吸引力下降的现象。
制度主义理论为分析大学声誉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制度学派认为组织必须建立在社会承认的基础之上,并且其行为需要符合社会大众的基本观念。这种合法性认同机制的建构引导大学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并接受社会法律制度、观念准则和文化需求等的约束。由此可见,大学声誉是一个构建于普遍共识基础上的具有中心等级结构的社会制度,高等学校按相似的评价标准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化的声誉排序,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和等级次序。在这个等级次序的制度结构中,越接近中心点,声誉越高;离中心点越远,则声誉越低。我国政府通过“双一流”建设,不仅对“双一流”高校进行政策和资源上的倾斜,还通过行政力量赋予了“双一流”高校合法的官方声誉。如果上述分析成立的话,我国大学声誉的等级结构应至少呈现如下一个明确的差序格局:即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双非>转设独立学院。依据制度主义的理论解释,独立学院转设将推动其远离社会逻辑所承认的“中心等级结构”的核心,进而失去母体大学的卓越声誉,社会认可度因此大幅降低。
制度主义理论有力解释了大学声誉与高考录取分数之间的因果关系,有研究分析了我国重点大学政策对生源质量的影响。吴宇川等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入选“双一流”建设对大学声誉的影响,发现入选“双一流”的高校实现了大学“身份升级”,能够显著提升生源质量,并且入选“一流大学”的提升作用强于入选“一流学科”。栗晓红等运用中断式时间序列准实验法分析了“985工程”对高校生源质量的影响,发现进入“985工程”显著提升了高校的生源质量。哈巍等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事件研究法评估了“985工程”对入选高校与未入选高校生源质量差距的影响,发现“985工程”能够强化高校的声誉作用,显著拉大了入选校与未入选校的录取平均分以及录取最低分的差距。先行研究分析了入选“双一流”和“985工程”建设对大学声誉的强化作用及对生源质量的影响,独立学院转设是否会因为大学声誉的变化而引起生源质量下降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独立学院转设为自主办学的民办高校,将不得再冠以母体大学的校名,恰好可以作为分析大学声誉对生源质量影响的准自然实验。吕建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院校更名对招生规模的影响,发现在2005—2015年间的独立学院转设或更名对于招生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吴宇川等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河南省2015—2022年的高考录取数据,发现独立学院更名可以有效提升最低录取分数的排名,提高了生源质量。由于院校招生规模更多受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招生计划影响,因此独立学院招生规模并不会因转设而发生特别显著的变化;其次,独立学院更名既有可能因转设而更名,又可能因母体大学更名而更名。因而独立学院转设对招生质量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实证检验。先行研究大多以高考成绩作为生源质量的代理变量,将录取平均分代表高校的生源质量。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
假设1:独立学院转设会导致生源质量下降,表现为高考录取分数下降。
假设2:独立学院转设会影响生源质量,这种影响是由声誉损失引起的。
“理科选专业、文科选学校”是填报高考志愿的不成文法则,即专业类型叠加大学类型、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会影响考生最终的志愿填报决策。依据我国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规定,考生选修的文理科或选考的学科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报考专业的范围。但不同高校类型对考生的吸引力不同,“一流大学”高校对高考考生的吸引力最强,而“一流学科”高校又比“双非”高校具有更高的吸引力。李玉等分析了“准学生”在社会媒体中最常搜寻的择校信息,发现学生对大学类型的关注尤为明显,常以“985”“211”“双一流大学”等关键词出现。金红昊等发现,“双一流”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影响力,即使是非热门学科也具备一定的生源吸引力,从而维持生源质量的相对稳定。据阙明坤的调查,从高校所在城市来看,地理位置是学生及家长在择校时非常关注的因素,许多学生向往大城市、中心城市的高校,看重其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良的就业前景。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3。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为保证研究数据的可比性与全面性,将2009~2018年间始终有高考录取分数记录的学校纳入样本,且样本期内转设成功的独立学院均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最终收集到306所独立学院的统计数据,其中共有55所独立学院转设成功。样本中各独立学院高考录取分数数据采集自高考网、中国教育在线、新浪教育高考网等网站的统计页面,针对个别高校录取数据缺失的情况,根据各高校招生网站中公布的数据进行补充。收集到的录取分数是各高校各年在各省份、各学科类型(文科/理科)、各招生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的平均分,本研究据此构建了包含“高校i—年份t—省份p—科类s—批次g”共计74 538项数据的面板数据集。这一数据集为研究提供了一段时间跨度内的连贯和详尽信息,确保了数据的代表性和可比性,从而能够综合评估独立学院转设前后录取分数的变化趋势。
(二)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高考分数是衡量生源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考是我国最为严格和公平的考试,所以高考分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考虑到数据的客观性与可得性,本研究以高校录取平均分来衡量高校生源质量。但因每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不同、不同省份之间高考试卷与录取分数亦不相同,为了能跨年份、省份、科类和批次比较各高校录取平均分,本研究参考李磊等的做法,对高校录取平均分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录取平均分的标准化分数。
由于高考录取分数还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还选取了以下控制变量:(1)参考杨娟等的方法,考生报考时会考虑目标院校所在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本研究加入了高校所在省份的人均GDP为控制变量。(2)参考石阳等的方法,考生往往也更倾向于填报省内高校,本研究控制了是否为本省考生的虚拟变量。(3)参考刘瑞明等的方法,高校的招生批次也会对录取产生一定影响。因而,本研究还控制了招生批次变量。变量定义具体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变量名称 | 变量取值 |
标准化分数 | 各高校录取平均分数标准化后的结果 |
人均GDP | 各省份当年人均GDP的对数 |
是否为本省考生 | 本省取1,其它取0 |
本科一批 | 高校招生批次为本科一批为1,其它为0 |
本科二批 | 高校招生批次为本科二批为1,其它为0 |
录取平均分 | 各高校的录取平均分 |
录取分数线差比例 | 各高校录取平均分超过对应批次线分的比例 |
录取百分比差 | 各高校录取平均分超过对应批次线分的百分比 |
母体大学类型为“一流大学” | 母体大学是“一流大学”为1,其它为0 |
母体大学类型为“一流学科” | 母体大学是“一流学科”为1,其它为0 |
学科类型 | 文科类为0,理科类为1 |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图1 2009—2018年独立学院的标准化分数变化趋势与转设独立学院数
(三)转设对独立学院生源质量影响的评估模型
以样本期内独立学院是否转设为标准,将样本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即完成转设且正式去除母体大学校名的独立学院为处理组,其它未转设更名的独立学院为对照组。由于独立学院转设并未发生在确定的某一年,而是在样本期内的任一年份均有独立学院完成转设。依据独立学院转设时间,设置虚拟变量,独立学院在转设前,转设后。基于此,构建转设交互项A为解释变量,,由此构建如下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来评估转设影响独立学院生源质量的净效应:
在(1)式中,为被解释变量,反映高校的生源质量,以标准化分数进行衡量。为其他控制变量,为残差项。下标i、t、p、s、g分别表示学校i第t年省份p和科类s批次g。代表时间固定效应,控制了同一时间内不随高校变化的特征;代表个体固定效应,控制了同一高校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为了控制同一省份—年份内不随高校变化的特征,在模型中加入了省份—时间联合固定效应,从而识别出更为准确的估计结果。系数的估计值是本研究关心的重点,它度量了独立学院转设对生源质量的净影响。如果转设导致独立学院生源质量下降,那么的值应该显著为负。
四、实证结果
(一)基准回归
表3报告了基准回归结果。第(1)列为不加入控制变量时的估计结果,第(2)列在第(1)列的基础上加入了控制变量。并且(1)—(2)列都控制了年份固定效应、高校固定效应和省份—年份联合固定效应。第(2)列结果显示,转设交互项的回归系数为-0.217,且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转设将显著降低0.217个标准化分数,相当于独立学院录取平均分在转设后降低了约9.448分,从而验证了假设1。
表3 基准回归结果
(二)平行趋势与动态效应检验
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的关键前提依赖于平行趋势假设的成立,即在转设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发展趋势是平行的,而转设后的差异是由于政策冲击的影响。由于距离转设发生时期较远年份的样本数据较少,本研究将转设发生前第7年以前的时期汇总到转设前第7年,将转设后第6年以后的时期汇总到转设后第6年。以转设当年为基期,在式(1)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法检验数据平行趋势。由图2可见,在独立学院转设前,各期的回归系数值均不显著,且大多数大于零,即控制组与处理组之间具有可比性,平行趋势假设成立。而在转设后,回归系数全部小于零,且从转设第二年开始,回归系数始终显著为负,表明转设对独立学院录取分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图2 平行趋势与动态效应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1.替换被解释变量
在基准回归中,采用了独立学院录取平均分的标准化分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这样的处理办法能够使各高校的录取平均分具有可比性。但是,录取平均分、录取分数线差比例、录取百分比差也可以用作生源质量的度量指标,参考先行研究的方法,采集各独立学院各年在各省份文理科的招生批次线,通过计算得到录取分数线差比例和录取百分比差,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各高校的录取平均分、录取分数线差比例和录取百分比差,依据式(1)进行回归,结果表明,转设无论是对独立学院录取平均分、录取分数线差比例还是录取百分比差都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进一步验证了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2.PSM—DID检验
考虑到样本自选择偏误可能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在处理组样本确定的前提下,使用最邻近匹配为处理组样本匹配对应的控制组,使转设前两组样本没有显著差异。对匹配后形成的新的处理组和控制组样本采用与基准回归相同的估计办法,在加入了控制变量、年份固定效应、学校固定效应和省份—年份联合固定效应后,回归结果表明,转设使独立学院的标准化分数下降了0.210,且在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PSM—DID检验再次证明基准回归结果具有较高的稳健性。
(四)机制分析
转设显著降低了独立学院的录取平均分,可能是由于独立学院在转设后,无法继续依赖母体大学而造成声誉损失,导致转设后录取分数下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转设降低录取平均分的可能机制。有研究认为影响大学声誉的因素主要包括大学校名、大学排名、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可用这些指标作为表征大学声誉的代理变量。但因数据可得性限制,尚未查找到相关数据的完整信息。入选“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高校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声誉制度提供了“官方”背书,更能为社会群体所广泛接受。依据“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双非>转设独立学院”的声誉等级次序,借鉴高艳慧、马荣康等的研究思路,通过交替更换处理组和控制组来检验声誉损失对转设独立学院生源质量的影响,表4报告了表5中每列对应的处理组和控制组,按照公式(1)进行回归分析。
表4 机制分析表中各列对应的处理组和控制组
从表5的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到,随着控制组的变化,(1)—(3)列母体大学为“一流大学”的估计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4)—(6)列母体大学为“一流学科”的估计系数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结果表明,转设后独立学院因失去母体大学“名校光环”,导致录取平均分显著下降,并且这种作用机制对“一流大学”的影响程度更大。也反映出“一流大学”所带来的声誉要高于“一流学科”,与大学声誉的中心等级结构特征及吴宇川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假设2得到验证。
表5 机制分析
(五)异质性分析
1.学科类型的异质性
为检验独立学院转设对生源质量的影响在学科间是否存在异质性,本研究基于式(1)分别对文科类和理科类的标准化分数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文科类的系数估计值为-0.263,在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理科类的系数估计值为-0.179,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由此可知,无论是对于文科还是理科,转设均显著降低了独立学院录取平均分,但转设对文科的影响更强也更显著。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文科类专业的学术成就难以准确测量,名校光环为文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提供了一个易于识别、广为接受的信号,所以文科类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更加关注大学声誉;理科类专业以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等“硬科学”为特征,评价标准和评价规则较为客观,在就业市场上依赖大学声誉来传递学术能力信号的作用越弱。研究结果印证了“理科选专业、文科选学校”的民间法则。
2.母体大学的异质性
为检验转设对不同母体大学独立学院的异质性影响,本研究基于式(1)分别对母体大学为“双非”、“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高校的样本数据进行分组回归。回归结果表明,母体大学为“一流大学”的系数估计值为-1.059,且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母体大学为“双非”高校和“一流学科”高校的系数估计值均为负,但影响并不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再次证实了上文机制分析部分的结果,即母体大学为“一流大学”的独立学院在转设后,录取平均分的下降幅度更大且显著,反映了“一流大学”的社会声誉更为卓越,能够帮助独立学院吸引更优质生源,但是转设使得这些独立学院一朝褪去了“名校光环”,对生源质量也带来更大冲击。
3.城市的异质性
根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23《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对城市的划分,本研究将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合并为“一线城市”;三线、四线和五线城市合并为“三线城市”,基于式(1)分别对城市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一线城市”的系数估计值为-0.356,且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系数估计值均为负,但没有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身处一线城市的独立学院在母体大学名校光环的加持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前景,学生愿意承担高昂的学习成本而追求大学声誉。但是一线城市的独立学院在转设后,学生在面对高额的学习成本时,志愿填报更加趋于理性。至此,假设3得到全部验证。
五、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在探讨大学声誉对生源质量影响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方法创新。以我国独立学院转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验证了转设对独立学院生源质量的影响及机制,并检验了其中的异质性。先行研究以制度变化推动重点建设大学在声誉中心等级结构中的进阶为切入点,验证了大学声誉对生源质量的影响。与先行研究相比,本研究则以制度变化推动独立学院在声誉中心等级结构中的退行为切入点,验证了转设与生源质量的因果关系及大学声誉的作用机制,为转设学校加强声誉建设的重要性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依据上述讨论,得出如下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研究结论
针对本研究提出的假设1得出结论一:基准回归表明,独立学院转设降低了生源质量。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录取平均分显著降低,转设独立学院降低了0.217个标准化分数,相当于录取平均分降低了约9.448分。本研究证实了转设与生源质量降低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虽然转设学校面临办学主体变化带来的问题较为复杂,但是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了生源质量降低是转设带来的困境之一。独立学院本身就是过渡性的制度安排,随着国家宏观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当前推动其退出历史舞台恰逢其时。从长远来看,转设不仅有利于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母体大学的健康发展,是一种双赢的政策选择。
针对本研究提出的假设2得出结论二:机制检验表明,独立学院“声誉损失”是转设导致其生源质量下降的作用机制。转设学校确实会因为失去了母体大学的“名校光环”而遭受声誉上的损失,这种损失对生源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然而,这种情况也凸显了独立学院进行转设的必要性。大学声誉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如果独立学院长期依赖公办院校的大学声誉进行招生,将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或损耗。此外,独立学院若长期依附母体大学,可能会变成一种寄生状态,而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通过转设,独立学院有机会建立起自己的大学声誉,同时母体大学也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其无形资产,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针对本研究提出的假设3得出结论三:异质性分析表明,转设对独立学院生源质量的影响在不同学科类型、母体大学类型、所在城市分布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转设对文科录取平均分的降低效果比理科更为显著;相较于母体大学为“一流学科”和“双非”院校的独立学院,转设对母体大学为“一流大学”的独立学院的负向影响更强;与“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转设学校相比,“一线城市”的录取平均分降幅更大。异质性检验结果再次证实基准回归的稳健性,也为政策干预提供了更加具体而微的依据。
(二)政策启示
对于尚未完成转设的独立学院,在筹备转设工作时,要切实考虑母体大学声誉差异、学科类型差异与区位差异等因素。针对那些可能带来更大不利结果的因素,要制定相应预案,才能切实提高独立学院转设的成效。
第一,在声誉管理方面,独立学院需以理性态度客观评估转设后可能导致的声誉损失,加强学校的声誉建设。在失去母体大学带来的“名校光环”所营造的声誉溢价后,面临更为激烈的生源竞争,独立学院需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充分保护学校声誉。首先,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舆论引导,积极宣传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为保障独立学院顺利转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其次,母体大学可设立一定的过渡期,过渡期内适当参与董事会、监事会决策,并继续选派部分干部和教师参与转设后高校的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保障转设后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母体大学也可参与制定转设后高校的发展规划和愿景使命,增强师生认同感和凝聚力。最后,需要规范独立学院过渡期发展时限,一般情况需要过渡3—5年,转设学校可选择仍然沿用原来大学独立学院称谓,过渡期间按照原有模式运行,便于有效招生。
第二,在类型定位方面,明确办学特色与定位是独立学院在教育市场中提升竞争力以及吸引优质生源、形成良好社会声誉的基础。首先,坚持应用型办学方向。与当前公办院校尤其“双一流”高校开展错位竞争,避免同质化发展,面向市场需求强化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其次,坚持特色办学、差异化发展。建设好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做强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做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做实新兴交叉融合学科专业。最后,以文科类专业为主的独立学院要拓展应用型学科规模,积极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独立学院则应进一步巩固学科优势,打造优势专业,增强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
第三,在区域布局方面,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差异较大,有效推进独立学院转设需因地制宜,灵活推进独立学院转设进程。例如,位于一线城市的独立学院在失去母体大学资源支持后,若继续坚持在一线城市办学,招生优势更加式微,可能会面临严峻办学资源不足问题。为促进独立学院的持续发展并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这部分转设学校可以考虑迁址办学。对于是否迁址办学,独立学院要切实根据政策环境的可调整性、办学定位的适切性、办学职能的可履行性、办学资源的可获得性、办学空间判断的科学性、迁址办学的可操作性等因素综合评估,做出科学的选择和理性化的决策。对于迁往哪里办学,独立学院须全面审视并综合权衡各种因素,包括: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教育资源的充沛性、政策环境的支持力度、地理位置的战略性等。鼓励独立学院迁址办学,不仅有助于扩大独立学院自主办学的空间,还能改变高校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市的状况,有利于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三)不足与展望
本文仍存在局限与不足之处。首先,影响生源质量的因素非常复杂,比如校园硬件环境、师资力量、办学能力等等。但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本研究没有加入更多可能的控制变量。其次,独立学院转设包括转为民办、转为公办和终止办学三种路径,本研究只包含成功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的独立学院,后续研究可将所有3种转设路径的学校全部纳入研究样本。
作者—编辑—同行评议意见
1.压缩篇幅,特别是模型公式部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2.重点放在转设的经验教训和对策建议上;
3.突出研究的价值和新意。
请珍惜机会,用修订模式返回再审。
1.题目再斟酌。原题目“大学声誉对生源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缺乏问题意识;
2.基于2009~2018年的数据,显然有点陈旧。如果没有更新数据,建议在结论和建议上考虑研究的现实价值;
3.请压缩到15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