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教研究》2024年第5期
主持人语
两文的主题不同,但在我看来,却有着某种相似的意趣。混合方法强调量化与质性互补互证和相得益彰,面向全体的简历分析与聚焦个体的传记分析之间的互补推进,其实都揭示了主流实证研究所青睐的数据统计和理论概化背后存在的偏颇或“留白”,在不否认其合理性前提下,倡导抽象数据与鲜活叙事之间的融合,实现一种理想的纠正与补白。不过,这种融合实属不易,道理很简单,说千道万,混合方法终究无法弥合量化与质性背后的本体论立场的分歧,它不过是一种实用主义研究策略而已。或许正因为如此,这种围绕问题情境而衍生的方法选择多样化策略,为凸显其合法性,如今也陷入一种学理性的自圆其说、程序规范化与技术精致化的线路,因而成为所谓超越量化与质性的第三条道路。至于纳入公共时间的简历分析与个人时间的传记分析,的确凸显了特定时空中注定的集体共同命运与个体生命历程独特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其实这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永恒困扰。共同的境遇赋予特定时代人们命运的集体相似性,但是,相似之中的个体命运又各不相同,它在根本上反映了体制或系统的结构性(确定性)与个体的自主性(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更遑论人们所置身的时空境遇还千差万别。或者不妨说,它喻示了社会以及人的行为研究中,对确定性追寻的无奈处境。希冀借助方法的通用性与规范性,而漠视特定群体、个体自身及其置身的文化与历史积淀,要达此目的恐怕更是枉然。我想,本期两篇文章的意义,与其说是在提供方法与技术路线指引,不如说是在引发我们关于方法的反思。
卢晓东,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图文编排:张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