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光才 | AI音频播报:“学科史与学科基本理论”栏目主持人语(二)

文摘   教育   2024-10-03 08:08   重庆  

《重庆高教研究》2024年第5期

学科史与学科基本理论”专栏

主持人语

多年以来,由机械的模仿和借鉴再到主动融入,中国的教育研究虽不至于到了与国际学术界无缝衔接的阶段,但在相关主题关注、话语风格以及研究规范等方面,曾经的罅隙正不断收窄。各种所谓的方法规范乃至范式的倡导与讨论,期刊发表论文以及学位论文的主题与方法偏好的转向等,都足以佐证这一趋向。主动与国际接轨,重视证据,讲究方法,开展规范研究,提升研究结论的可信度,这无疑是一种向好的趋势。但是,对方法的过于倚重,缺少对本土情境性问题的文化与历史乃至社会体制之间关联的反思性审视,却也可能掉入套路化的方法至上主义的窠臼。20世纪50年代末赖特·米尔斯在其《社会学想象力》中,对美国社会科学界正在发生一切的拷问,或许与当下我们所面临的情景颇为契合。
《重庆高教研究》2024年第5期刊载的两篇佳作,或许正透现出中国学界的当下某种纠结。谢爱磊等关于教育研究中混合方法的研究,不仅是关于混合方法研究历史、理论基础与技术设计的系统详尽梳理,而且还结合混合方法规范的诸多要素,对相关本土研究文献做了类型学意义的划分与说长论短的评析。卢晓东则以其颇具现象学意味的视角,对当下颇为流行的简历分析中可能存在的线性时间观局限,予以透彻的洞察与剖析,进而提出了一种简历分析需要一种与传记研究互补推进的策略。

两文的主题不同,但在我看来,却有着某种相似的意趣。混合方法强调量化与质性互补互证和相得益彰,面向全体的简历分析与聚焦个体的传记分析之间的互补推进,其实都揭示了主流实证研究所青睐的数据统计和理论概化背后存在的偏颇或“留白”,在不否认其合理性前提下,倡导抽象数据与鲜活叙事之间的融合,实现一种理想的纠正与补白。不过,这种融合实属不易,道理很简单,说千道万,混合方法终究无法弥合量化与质性背后的本体论立场的分歧,它不过是一种实用主义研究策略而已。或许正因为如此,这种围绕问题情境而衍生的方法选择多样化策略,为凸显其合法性,如今也陷入一种学理性的自圆其说、程序规范化与技术精致化的线路,因而成为所谓超越量化与质性的第三条道路。至于纳入公共时间的简历分析与个人时间的传记分析,的确凸显了特定时空中注定的集体共同命运与个体生命历程独特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其实这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永恒困扰。共同的境遇赋予特定时代人们命运的集体相似性,但是,相似之中的个体命运又各不相同,它在根本上反映了体制或系统的结构性(确定性)与个体的自主性(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更遑论人们所置身的时空境遇还千差万别。或者不妨说,它喻示了社会以及人的行为研究中,对确定性追寻的无奈处境。希冀借助方法的通用性与规范性,而漠视特定群体、个体自身及其置身的文化与历史积淀,要达此目的恐怕更是枉然。我想,本期两篇文章的意义,与其说是在提供方法与技术路线指引,不如说是在引发我们关于方法的反思。

阎光才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阎光才 | “学科史与学科基本理论”栏目主持人语(一)

教育研究中的时间视角:简历分析与传记研究讨论

卢晓东,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教育研究中的混合方法研究:1+1等于几


谢爱磊,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
钟斌,广州大学博士生,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助理研究员
陈婉瑜,广州大学博士生
詹谨蔚,殷益佳,广州大学硕士生
*余婧然,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社会学博士


学科史与学科基本理论专栏稿件
推荐阅读
阎光才 | 高等教育学知识建构中的互为学科性——王英杰教授的大学观
毛亚庆 鱼霞 | 超越认知:社会情感学习的认识论基础
李海龙 | 高等教育启蒙功能的自我反思与价值重建
韩蕊 石艳 王振洋 | 情境分析:一种超越扎根理论的教育质性研究方法
刘进 于宜田 杨莉 等 | 简历分析法:一种教育实证研究新方法
卢晓东 | 教育研究中的时间视角:简历分析与传记研究讨论
谢爱磊 余婧然 等 | 教育研究中的混合方法研究:1+1等于几

图文编排:张海生

内容审核:吴朝平 蔡宗模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CQGJYJ
《重庆高教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