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抗阻训练中个体反应变异检测的优化方法

文摘   健康   2024-10-11 14:30   江苏  
执行主编郝跃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




N of 1: Optimizing Methodology for the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Response Variation in Resistance Training


[J] .Sports Med, 2024, 0: 0.

IF:8.551

中文摘要后附原文文献


校审者提示


众所周知,在群体水平上,阻力训练(RT)可以显著增加平均肌肉大小和力量。这些神经肌肉适应被认为部分地受到训练变量的影响,如体和负荷。事实上,荟萃分析的结果使研究人员基于组水平数据建立了容积和负荷的一般训练建议。然而,一些人认为,由于观察到的RT结果变化评分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从这些数据中得出的统一训练建议可能对某些个体来说不是最优的。为了有效地调查个体的反应差异,必须明确定义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因为这对研究设计有影响。


校审者简介


杨兴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目前担任江苏省医学会运动创伤分会运动创伤修复重建学组秘书;苏州市中西医结合运动医学脊柱学组副组长;苏州市骨科专业委员会骨肿瘤学组委员

擅长骨科脊柱疾病微创手术治疗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译者提示


在抗阻训练结果的变化分数中,通常观察到高变异性。了解这种可变性的来源对许多实践者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为了适当地调查个体对阻力训练的潜在反应变化,有针对性的研究设计和统计方法是必要的,以区分差异。然而,在调查个体反应差异时需要谨慎。与群体水平的估计相比,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来提供足够的功率/精度。因此,如果研究人员希望探索这个主题,改进样本量的创造性手段可能是必要的。


(仅代表校审者和译者观点,文责由校审者负责)


译文摘要


大多数抗阻训练研究侧重于从观察到的组水平变化得分(即A组与B组的平均变化)中推断平均干预效果。然而,许多从业者更感兴趣的是个体水平上的训练反应(即干预的因果效应)(即个体X的干预A与干预B的因果效应)。为了正确检查个体反应差异,多个混杂源(例如:必须解决随机抽样变异性、测量误差、生物变异性等问题。新颖的研究设计,即参与者完成两种干预措施,并且至少有一种干预措施两次,可以用来解释这些变异的来源(即1个试验中的n个)。具体来说,适当的统计方法可以将可变性分离为信号(即,参与者与训练的相互作用)和噪声(即参与者内部方差)。这种区别可以让研究人员发现个体反应差异的证据。如果存在个体反应差异的证据,研究人员可以探索更有利的干预措施的预测因素,潜在地改善运动处方。这篇综述概述了探讨个体对抗阻训练的反应差异、预测有利干预措施及其局限性所必需的方法。 


结论:总之,可能需要对常见的实验设计进行修改,以优化个人水平的放疗建议。目前,许多现有的文献是有限的,其能力告知个人层面的处方,这是最重要的关注从业者。拟议的研究设计并非没有限制;然而,在参与者完成两种条件(即交叉和参与者内部单方)的研究设计中实施复制将允许更适当地调查个体反应差异。总的来说,研究人员必须仔细考虑感兴趣的研究问题,然后相应地设计,实施和分析他们的实验。


关键词:抗阻训练、变异水平,统计方法


译者简介


陈文龙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骨外科学在读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骨关节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爱好:慢跑



原文文献



【投稿格式】

  译文翻译+译者提示+个人简介+原文文献


【投稿邮箱】

  792576391@qq.com



 精彩推荐


1.磁共振成像在坐骨神经痛随访评估中的应用


2.脂肪浸润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


3.骨质疏松症在中国的流行现状:一项全国性、多中心DXA调查


4.椎间盘钙化的机制和临床意义


5.补充维生素D和中老年人意外骨折的关系


6.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MRI表现与临床分级的关系


7.美国:骨质疏松症现状(预防和未满足的需求)


8.应力性骨折: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选择


9.25-羟基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0.STAT3/线粒体自噬协调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激活和炎症性骨丢失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运动云医院科普版


看都看完了,还不点这里试试

运动云医院科普版
运动云医院:倡导科学健身、关注运动防护、专业康复医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