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遇 见
青花瓷
壹
缘起
教师思考与支持:
大班幼儿处在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阶段,所以当青花瓷走进了孩子们的视野,孩子们对青花瓷丰富的线条和造型、独特的色彩深深的吸引着,我开始思考:如果开展这样的活动,孩子们能在亲身体验、直接感知的过程中,了解青花瓷历史、感受青花瓷不同的花纹所代表的意义并能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青花瓷的样子和美感,既可以扩大孩子们的视野,又能丰富他们的审美,所以追随着孩子们兴趣,我们开启了一条关于青花瓷的探秘之旅。
贰
课程事件
寻找青花瓷
小记录
为了更好的认识青花瓷、了解青花瓷的美,孩子们纷纷去寻找身边的青花瓷。
教师思考与支持: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并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针对孩子们提出的以上问题,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并借助多媒体查找相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更多青花瓷的秘密!
了解青花瓷
丁丁:“青花瓷,让人觉得很美。”
彤彤:“青花瓷是十大国瓷之一。”
刘怡可:“青花瓷很美,很多作品都使用青花花纹。”
悦悦:“为什么同一瓶子的花纹都是重复的?”
教师思考与支持:
幼儿虽然对青花瓷感兴趣,但花纹对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我们开展了集体活动《认识青花瓷》,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青花花纹多种多样,不仅有花朵、还有房屋、动物等等,不同的花纹有不同的含义,而且青花瓷的花纹之间有规律,很多花纹会有重复、对称的特点。
制作青花瓷
牛牛:“青花瓷线条那么美,那么好看,我也想试着画一画。”
朱晨曦:“我也是,青花瓷太好看了。”
认识了青花瓷我们想要自己设计青花瓷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我们开始设计青花瓷。
01.设计青花花纹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花纹,有线条、图形、图案的,也有线条和图形组合的,甚至还画了有规律的aba-abb样式的花纹。
02.第一次尝试设计青花瓷盘
设计完花纹后,孩子们越来越想设计自己的青花瓷盘了,于是孩子们把设计的花纹在圆形盘上进行了设计,这次设计花纹样式越来越丰富,辅纹的样式增加了花朵、城墙、数字等元素,除了辅纹的设计外,他们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主纹样式,有结合民族的民族风、有结合生活画的自己的家、有在设计的青花瓷盘上加上了对称。
03.第二次尝试设计立体圆盘
熟练了图盘的设计后,孩子们找到了一些经验:要想把辅纹画好,可以一边旋转一边画,有了这个经验,孩子们在画平面图形的青花瓷时更得心应手了,于是我们在美工区投放了立体方形盘子,供小朋友们设计与涂画。
他们精心设计出了各种不同的花纹,搭配着自己喜欢的主纹,让青花瓷盘跃然而生。
04.第三次尝试设计平面花瓶
有了对青花瓷盘设计的经验,很多小朋友对想要设计不一样的青花瓷想法越来越强烈。
玏玏兴奋地说:“是不是我们可以设计青花瓷瓶子呢?”
刘艺可:“对啊,我们可以设计不同样的青花瓷。”
老师:“这是一个好办法,可是瓶子该怎么设计呢?”
针对老师的疑问孩子们一致认为上网查找资料,于是我们了解到,青花瓷和我们的身体一样,它分为瓶口、瓶颈、瓶身和瓶底,瓶颈和瓶底大多用辅纹来装饰,而瓶身面积比较大,一般用主纹来装饰。
2024
教师思考与支持:
提供不同瓶子样子的图形,让幼儿进行花纹样式的设计,可以看出这一次的设计明显比之前圆盘的时候成熟很多,主纹、辅纹花纹样式更加丰富,对称技法也在一次次作画的过程中运用自如,孩子们对于青花瓷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青花的花纹以及独特的色彩搭配有着更深的理解。
真正的青花瓷
玏玏:“我好想做一个真的青花瓷,这个不是真的瓶子。”
小羽:“我也想。”
于是根据孩子们的需要,我们利用园内资源—泥工坊的陶泥进行了青花瓷的制作。
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按照青花瓷的制作步骤,做出基本形状,并进行修坯,仔仔细细地把泥的厚度捏均匀,一个个专注地制作属于自己的青花瓷。
教师思考与支持:
孩子们有这样的想法,正好幼儿园有泥工坊,于是我带着孩子们去泥工坊了解陶泥,同时上网查资料掌握了陶艺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孩子们借助泥工坊的陶泥,制作了属于他们的陶泥青花瓷,从第一步练泥开始到做出形状到修坯,再到阴干的过程中,孩子们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是有思考、有能力的创作者。
给制作好的陶泥上色
一个新想法的诞生
我们做了很多青花瓷作品,在制作青花瓷的过程中,依依有些不开心的说,要是笑笑能看到我制作的青花瓷就好了。
彤彤:“我的好朋友在叮当班,我也要让她看看我制作的青花瓷。”
刘艺可:“我的好朋友在精灵班。”
黄静凇:“我们可以邀请他们来咱们班啊。”
黄静凇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于是,小朋友商量决定举办一场青花作品展,向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介绍青花作品,让小朋友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在中班我们有过举办过文创店的经验,所以小朋友很快开始制定计划。
1.制作更多的青花瓷工艺品
2.制作邀请函
在邀请函的设计制作上,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想法:
时梓焱:“可以用蓝笔画上好看的青花图案。”
依依:“还可以画上青花的花纹。”
彤彤:“我觉得还可以写上邀请函这几个字。”
黄静凇:“但我们不会写可怎么办。”
小九:“我们可以请老师帮我们来写啊。”
根据孩子们的想法,我们一起制作了青花瓷展的邀请函,还在邀请函上特意画上了青花瓷样式的图案。
制作邀请函
3.一起动手,拼搭成一个小展台,铺上小桌布,作为青花瓷的展台。
4.选出最佳讲解员
有了小小的展示台,孩子们又萌发了新的想法,那就是想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听,我们要选谁呢?都介绍什么呢?
黄静凇:“我觉得要介绍一下青花瓷的历史。”
刘艺可:“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陶泥的制作过程。”
袁杨:“也可以介绍一下青花瓷的花纹。”
黄静凇:“花纹是对称的。”
墨宸:“还有主纹和辅纹。”
于是大家纷纷当起了讲解员,小朋友们从讲解员的声音、表情以及解说内容进行了评比,通过投票选举,黄静凇获得最佳讲解员,并担任主讲解员、彤彤和刘艺可为讲解员。
最佳解说员
5.送邀请函
送邀请函也是一门学问,送的时候要说什么,怎么做都是需要提前想好的。
智桐:“我觉得送东西的时候要有礼貌,要先说你好。”
黄静凇:“要和他们说清楚这是什么邀请函。”
牛牛:“还要告诉他们时间和地点,邀请他们看表演。”
最终孩子们各自把自己制作的邀请函送给自己想要邀请的人。
6.青花瓷展
青花瓷展开始啦,青花瓷区的小朋友们迎来了第一批小观众,小讲解员们耐心地讲解有关青花瓷的知识,从青花瓷的历史到青花瓷盘子的花纹,再到青花瓷瓶的结构、陶泥的制作过程一一做了介绍,小讲解员们认真耐心地讲解得到了小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在小朋友的介绍下青花再也不是一件简单的艺术品,而是变得生动、有趣。
我们与青花瓷的故事还在继续,接下来的故事敬请期待吧。
叁
教师反思
01
反思儿童的学习
一片青花,一段历史。通过对青花瓷的探究,孩子们了解了青花瓷所代表的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一次次的绘画,一次次的设计,孩子们提高了绘画表征的能力,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在小小讲解员竞争的时候,孩子们能清晰、自主、大胆的讲解,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还增强了自信心,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们能主动查阅资料,探究交流,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学会了倾听与表达,孩子们之间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02
反思教师的支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探秘青花瓷的过程中,教师的支持在创造机会让幼儿有自由探索的空间,同时无条件的支持幼儿的创作和表现,让幼儿敢创作、想创作、能创作。通过教师提供丰富的艺术材料,幼儿在绘画、拼摆造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美,慢慢爱上青花瓷,爱上中国文化,建立了民族自豪感。
03
反思课程的生发
看似离孩子们很遥远的青花瓷,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青花瓷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藏在我们身边的盘子里、瓷瓶里,孩子们成为了探索青花的主人,沿着他们的兴趣生发了这样的活动,从平面到立体,从盘子到瓶子,再从一个个奇思妙想变成一张张邀请函,青花瓷这件艺术品不但带给了孩子们艺术鉴赏的能力,还让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这样的活动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也是他们乐在其中的活动。
-END-
审核|刘春霞
文稿、编辑|蔡静
图片|飞扬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