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美,在于成长与收获
教之美,在于实践与钻研
研之美,在于碰撞与提升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伴随幼儿一生,
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出发,
助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习惯,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各种习惯;《指南》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会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更是幼儿在社会中赖以生存及发展的根本。桥东区花园幼儿园幼儿园全体保育教师于2024年10月18日开展了《一日生活中幼儿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主题教研活动。
能力培养·习惯为先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儿童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
好习惯是什么?
我们经常提到的“好习惯”,在孩子们的眼中是怎样理解的呢?瞧,孩子们正热闹地讨论着都有哪些好习惯呢?
能天天坚持刷牙。
不浪费粮食,吃完自己的饭菜。
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别人帮忙。
怎样才能养成好习惯呢?
天天坚持下来就可以了!
平时好好表现。
在家里和幼儿园一样就可以了。
一日生活中我们的发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交流学习 认真思考
一日生活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
什么是生活习惯?胡园长和大家一起进行了梳理。
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种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的不容易改变的活动倾向,是一种高层次的自觉行为。
什么是生活能力?
即生活自理能力,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是个人应具备的生活技能。
保育教师的职责:
1. 营养与饮食管理
2. 疾病预防与卫生管理
3. 心理健康与情感支持
4. 安全教育与防护
5. 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
6. 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
我们的思考:
胡园长:结合班级幼儿年龄段,请大、中、小教师分组梳理幼儿生活习惯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内容。
分组讨论 智慧共研
刘春霞
园长
作为教师,要挖掘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习惯、能力培养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着“习惯养成——习惯巩固——能力成自然”的转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培养目标:
胡园长
作为老师,请结合案例,谈谈你会提供哪些策略支持孩子生活习惯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小班的幼儿午睡、进餐是关键环节,需要教师耐心观察了解孩子。
王鹏老师
小班组
吕娜老师
小班组
午睡环节要关注幼儿鞋的摆放,采用趣味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左右区分,及时纠正幼儿睡姿。
一个“汤泡饭”的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危害。
刘宪婷老师
小班组
张帆老师
中班组
要坚持幼儿户外活动,通过儿歌、游戏等方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
小朋友爱抓人,剪指甲的卫生习惯要重视。
赵晋老师
中班组
张如宾老师
中班组
不睡午觉的孩子,也需要同伴的鼓励。
一个绘本故事,让幼儿学会了洗手。
闫志平老师
中班组
谢志宏老师
中班组
个别幼儿绿色蔬菜不爱吃,家园共同的教育要循序渐进。
生动有趣的“穿衣比赛”,培养了幼儿独立穿脱衣服的习惯和能力。
许唤超老师
中班组
贺芳老师
大班组
培养幼儿劳动意识,体验合作分享与沟通能力。
快乐的夹夹乐游戏,孩子们提高了使用筷子的能力。
李冰飞老师
大班组
闫新红老师
大班组
挑食的孩子,更加需要老师的教育智慧。
把每个细节做好,面对发育迟缓的幼儿,更要做好随机的提醒与指导。
楚金金老师
大班组
全体保育教师,敞开自我,各抒己见,不断交换想法与创意,在探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刘园长就老师们的案例分享也进行了引导指正,鼓励各班老师持续推进班级生活习惯、生活能力培养的开展,将习惯培养转化为园本化、班本化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关注幼儿 促幼发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随着孩子们的计划实施,来看一看宝贝们未来的进步吧!
活动最后,胡园长提出:幼儿生活习惯与能力培养的关键就在于日常一日生活中真实践、长实践。小教研大作为,通过本次的教研大家各抒己见,在探讨中解决困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点滴做起,潜移默化,充分发挥幼儿园课程、游戏、活动的作用。
一次学习一次进步,一次研讨一次提升。我园将继续开展幼儿生活习惯及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出发,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感知、思考和行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一生的发展奠基。
审核:刘春霞
文字:胡慧敏
编辑:周艺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