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材料站
文 章 信 息
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李雪妍
通讯作者(或者共同通讯作者): 谈鹏,倪勇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
论文DOI: 10.1002/adfm.202413560
科学材料站
全 文 速 览
本文考虑硅和石墨的不同空间位置,通过电化学和力学场模型结合实验验证,重点研究了硅和石墨的电化学、质量传递和应力耦合机制。通过分析得出,集流体-石墨-硅电极的容量利用率更高,倍率性能更好,相应地,带来较高的冯米塞斯应力。
科学材料站
背 景 介 绍
在锂离子电池中,传统的石墨阳极几乎达到其理论容量极限,而大容量硅材料的商业化则受到体积变化的阻碍。由硅和石墨制成的复合阳极,在增加电池容量的同时保持电极结构的稳定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极中活性粒子的空间构型直接影响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和稳定性,但由于实验在微观尺度上的复杂性,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考虑硅和石墨的不同空间构型,重点研究了硅和石墨的电化学、质量传递和应力耦合机制。本研究通过电化学和力学场模型结合实验验证,加深了对复合电极结构设计的理解,为优化电极材料的空间配置,显著提高电池性能提供了实践指导。
科学材料站
研 究 出 发 点
考虑不同空间配置的复合电极对电池的电化学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二维模型,刻画电极内部的离子输运、活性颗粒的锂化状态与应力分布,并通过实验对模型结果加以验证。
科学材料站
图 文 解 析
要点一:活性颗粒内部的物质输运
当放电持续达到截止电压时,两种活性材料的Li+存储容量均达到最大值。对于Si/Gr电极,石墨颗粒壳的SOC可达0.59,而对于Gr/Si电极,相应的SOC约为0.57。此外,硅颗粒在Gr/Si电极中的膨胀更为明显。在Si/Gr电极中,位于上层的石墨颗粒反应更快,导致电流密度略高于Gr/Si电极;相反,硅颗粒在Si/Gr电极中的反应速率低于在Gr/Si电极中的反应速率。这一现象表明,上层的活性粒子的反应速率更高。因此,有必要平衡活性物质的输运性质及其位置所提供的优势。虽然处于有利位置的活性粒子可以获得更高的反应电流密度,但内部Li+扩散不有效会加剧浓度极化,从而降低利用效率。
图1. 活性离子的电化学特性和质量传输的差异
要点二:电解液中的锂离子分布
在50%和100% DODs时, Si/Gr电极的浓度梯度一般大于Gr/Si电极。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Si/Gr电极的结构导致电解质与电极材料之间的界面反应活性较低,导致电解质中Li+的消耗率较低,从而加剧了Li+浓度沿电极厚度的梯度。相反,Gr/Si电极通过优化电解质和电极材料之间的有效反应活性来提高Li+的传输效率,从而减少浓度梯度的形成。最初,两电极电解液中Li+浓度的分布几乎相同。但随着放电的进行,整体浓度梯度增大。特别是在Si/Gr电极中,在通过石墨颗粒断点之前,边缘的Li+浓度始终高于中间区域。在断点之后,两个位置之间的Li+浓度差减小并趋于一致。相反,Gr/Si电极从一开始就呈现出边缘Li+浓度高于中间区域的趋势。这种分布模式突出了电解质中Li+传输的空间差异,反映了不同电极设计对电解质中Li+浓度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的浓度梯度使Gr/Si电极中的Li+更有效地参与电化学反应,降低了大梯度引起的传输阻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容量损失。
图2. 电解液中的活性离子分布
要点三:活性颗粒内的应力演变
在锂化过程中,电极的不均匀膨胀导致材料与集流器之间的应变不匹配,产生集中的剪切应力。这种应力往往会导致接触边缘出现裂纹和分层,从而降低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为了深入分析这一现象,我们将嵌入应变特征纳入活性颗粒的性质中,考虑石墨的“锂化硬化”和硅的“锂化软化”,研究活性颗粒在不同锂化状态下的应变-应力行为。随着锂化过程进入最后阶段,Li+的分布趋于均匀,由于硅颗粒在上层,Gr/Si电极硅颗粒中的von Mises应力超过Si/Gr电极中的von Mises应力,提高了活性材料的整体利用率,增加了锂化程度,增大了体积应变和von Mises应力。值得注意的是,Gr/Si电极边缘石墨颗粒中的von Mises应力仍然是最高的,这表明尽管这种电极结构促进了充分利用容量,但它也导致石墨颗粒之间的应力分布不均匀,特别是边缘颗粒的应力问题。在Si/Gr电极中硅颗粒的移动方向与在Gr/Si电极中移动趋势相反。对于石墨颗粒,Si/Gr电极中的位置移位比Gr/Si电极中的位置移位更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硅的压缩作用和自由边界的存在。由于颗粒之间的膨胀和相互压缩,在电池边界处存在相应的位移。
图3. 冯米塞斯应力的演变
要点四:搁置期间的锂串扰现象
电极内硅和石墨颗粒中的Li+在搁置时自发地重新分布以达到平衡,在此期间,石墨颗粒的平均荷电性从54%下降到51%以下,而硅颗粒的平均荷电性从约23.8%上升到约24.6%。值得注意的是,石墨颗粒中Li+的损失量与硅颗粒中Li+的增加量并不完全匹配,这表明除了颗粒间Li+迁移外,电解质中的Li+也在动态迁移。我们认为,Li+迁移主要是由于复合电极中活性颗粒表面的电位差,需要内部电流调整,直到所有颗粒表面的电位差平衡。观察具体颗粒的位置,硅颗粒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但Li+的分布略微均匀;相比之下,石墨颗粒略有右移,SOC变化明显。当锂化完成时,石墨颗粒内部有一个明显的浓度梯度。休息时,外部Li+进行双向扩散:从石墨壳区向外扩散以平衡电位,并由于浓度梯度从外部向核区向内扩散。这种动态的Li+交换导致石墨颗粒在静止状态下沿径向Li+浓度呈低-高-低的分布模式。由于石墨的锂化程度降低,应力降低,硅颗粒略有增加。对搁置期间的锂串扰现象用电位的方法去解释,不仅考虑Li+浓度的影响,还考虑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质,为研究Li+在复合电极中的迁移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图4. 搁置期间的SOC、应力分布
要点五:两种电极的倍率性能
硅石墨活性颗粒在电极内的空间定位显著影响活性离子的迁移、表面反应速率和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多层电极配置中,位于顶部的有源层可以更快地接触Li+,这有助于缩短Li+的传输距离。在复合电极中,硅层对Li+的吸收量远远超过石墨层,导致离子在Gr/Si电极中的传输距离比在Si/Gr电极中的传输距离短,从而在Si/Gr电极中产生更高的传输阻抗。此外,当石墨位于下层时,它为上面的硅层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导电网络,有助于降低电子转移的阻抗。实验和模拟都Si/Gr电极由于倍率造成的容量衰减更为严重,表明硅层处于顶部的电极表现出更好的速率性能,进一步验证了Gr/Si电极结构的优越性。
图5. 两种电极的倍率性能
科学材料站
总 结 与 展 望
该工作研究了活性材料的空间位置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两种电极结构:集流-石墨-硅(Gr/Si)和集流-硅-石墨(Si/Gr)。通过比较袋状电池的容量、压力和阻抗,发现Gr/Si电极具有更低的极化损失和更高的容量利用率,因此更容易达到屈服应力极限。我们建立了一个二维电化学-力学耦合模型,详细分析了内部过程。石墨-硅电极的结构降低了离子迁移阻力,提高了迁移效率,增强了石墨和硅颗粒的锂化程度,并且此时,具有较高理论容量的硅活性颗粒被定位在上层,有效缩短了离子的运动距离,减少了能量损失;下层的高导电性石墨活性颗粒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有助于降低电解质中的浓度梯度和极化损失。石墨-硅电极结构显著提高了电池的整体性能,这一发现得到了模拟和实验数据的支持,为实现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复合阳极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指导。
科学材料站
课 题 组 介 绍
先进电源研究组实验室成立于2018年,围绕锂空气电池、锌空气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多孔电极中多物种输运共性关键科学问题,开展输运规律、作用机理以及调控机制研究。
添加官方微信 进群交流
SCI二氧化碳互助群
SCI催化材料交流群
SCI钠离子电池交流群
SCI离子交换膜经验交流群
SCI燃料电池交流群
SCI超级电容器交流群
SCI水系锌电池交流群
SCI水电解互助群
SCI气体扩散层经验交流群
备注【姓名-机构-研究方向】
投稿请联系contact@scimaterials.cn
点分享
点赞支持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