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清泉寺藏经殿外“龙”“虎”二字并非张道陵、玄烨本人书写,但也绝非“伪作”!

旅行   2025-01-27 05:58   广东  

涉县清泉寺上藏经殿外廊下两顶头,左龙右虎两榜书大字石刻,为寺中石刻书法珍品之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为是张天师张道陵亲笔写的“龙”字、康熙皇帝写的“虎”字,直到见到有涉县籍学者论证并断言:这两个字为祖籍山西洪洞的山东聊城人傅光宅所书。原版在山西五台山上显通寺门旁,弄到涉县清泉寺上来,盖(刻)了俩印章,“天师亲书”、“康熙御笔”,就成了张天师张道陵、康熙皇帝玄烨的作品了,这是寺院住持在“造假”。

山雨反复琢磨,认为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天师”这一称号早在黄帝时期就有了,道教祖天师是张道陵,后边还有几十几代天师呢,就山雨本人因姓张也被朋友戏称为张“天师”,谁说的涉县清泉寺上藏经殿廊下东头的“一笔龙”上头印章上的“天师”就必须是张道陵?论证小草、大草与朝代及书法发展史,应该是思维被坊间说法引偏了。

至于那个“康熙御笔”,盖在左上角的印章,谁说就必须是“康熙皇帝亲笔书写或绘制”?谁说的?本来,这个“御笔”就还有一种义项,那就是借指圣旨,是政治和文书运行中,君主亲自指挥政事的一种文书,未必是皇上自己亲自书写,但的确是他的意思,传达的是他的意思,文字书写可能是他的“代笔秘书”或其他什么人。


山雨注意,五台山显通寺门旁的“龙”和“虎”,两个榜书碑,好象没有盖(刻)印章,是母版,“虎”字一角刻有小字七个叫“雷雨居士光宅书”。山雨也没到跟前抠掐,不知道是否有“光宅书”三个字。如果有,那问题不是很明确吗?就是傅光宅(1547—1604)这个官员,这个擅长书法的明代进士,一时兴起,大笔一袅,两袅,成了,一笔龙,一笔虎,挥洒自如,筋节分明,气脉绵亘,真是虎踞而龙蹯。


到了满人入主中原,被汉族文化吸引,康雍乾,哪个不是汉学功底深厚?他们对汉族士人学富五车者,均钦敬有加。就这个康熙,为了政治需要,五次上五台山,御笔题写匾额多达52块,书体多行楷,用笔灵活自然,笔画粗壮肥硕,结构紧凑得体。惺惺相惜,他老人家看见了前朝“雷雨居士光宅书”的一笔龙、一笔虎,没必要羡慕嫉妒恨,因为他本人就是大的书家,在榜书“龙”“虎”面前只有服气和点赞的份儿。康熙啥格局?还容不下个前朝的大才子?于是乎,连呼“天师、天师、天师也”,盖鉴赏章“天师亲书”有可能。什么叫“天师”?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师,可不一定特指张道陵。在康熙眼里,在后人眼里,傅光宅就是“天师”!他要没有卓越的精神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一笔龙一笔虎,是那么容易袅出来的吗?不可能,不可能,非得达到至尊境界而不可为也。


康熙皇帝没有侵夺前朝才子的著作权,盖“康熙御笔”这一枚印章,没有盖“康熙御笔之宝”这样的印章,本身就相当于下了一道圣旨,宣称这个一笔龙一笔虎是“天师”“雷雨居士”“亲书”,我康熙赞了。于是,如后来慈禧太后的“真如自在”,虽说是廖素筠代笔,也不妨作为皇太后老慈禧对普济和尚的“恩赐”。前朝大才子傅光宅的东西经康熙皇帝一点,更加“成金”。在摹拓流布播散过程中,没必要刻写“光宅书”三个字了,不就是“雷雨居士”吗?“天师亲书”,是批语,加上“康熙御笔”这一旨意传达,不光涉县清泉寺,其他地方盖寺院,不是也可以用上这著名的“天师”级别的“龙”和“虎”吗?


没有人“造假”,只是“光宅书”改成了“天师亲书”,又加了个“康熙御笔”鉴赏印(不是名章),鉴而赏,如此而已。



山雨      甲辰腊月廿六


             于古沙安乐窝

文化太行
爱旅游的寒江为您分享太行山•古村落•古建筑•旅游•文化•历史•文学•红色记忆方面的文章和视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