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报恩——涉县王金庄北院南院老刘家发家的传说

旅行   2025-02-07 06:03   广东  

涉县王金庄的老刘头三更天又惊醒了,粗布衫子被冷汗浸得透湿。月光穿过雕花木窗,在地上投出个模糊的牛头影子,和梦里那头眼角垂泪的母牛一模一样。自打春分起,这母牛夜夜入梦,今夜竟用犄角在他掌心画出个血红的"冶"字。


"当家的,这都第九回了。"老伴端着油灯掀帘进来,昏黄的光晕里,老刘头看见她鬓角的白霜又厚了几分,"咱家三亩薄田刚够糊口,哪有余钱买牛?"

老刘头摩挲着掌心血字,忽地想起二十年前那个暴雨夜。他给东家放牛时,有头难产的母牛也是这样含泪望他。当时他偷了主家的半袋黑豆给牛补身子,被扣了半个月工钱,庄稼人心疼牲口,他觉得值了。


鸡叫三遍,老刘头揣着给儿子娶亲攒的十吊铜钱,踩着晨露往冶陶村赶。过拐里曹家庵,上七水岭下岭底,过了冶陶刻着西通秦晋的石券,终于在青石巷尽头找到了一家张记肉铺。张记肉铺前,铁钩上还挂着半扇血淋淋的牛肉。院里老槐树下,黄牛前蹄跪地,隆起的肚皮蹭着满地血污,犄角断了一截——正是梦里模样。


"二十两纹银,少个子儿都甭想!"张屠户剔着牙,刀刃在牛颈上比划。老刘头哆嗦着摸出钱袋,又褪下祖传的银镯子。牛绳入手时,母牛温热的舌头突然舔过他手背结痂的鞭痕。


一个月后惊蛰夜,老刘头举着松明火把冲进牛棚。草堆里两团湿漉漉的金毛团子正拱着吃奶,母牛疲惫的眼中满是慈爱。更奇的是,往后七年每逢谷雨,这牛必诞双子,牛犊额间都生着月牙白斑。


劳力有了,老刘开荒地的劲头也更足了,打的粮食越来越多,粮食多了又置地,几年下来老刘家成为王金庄的大户人家。


每当农忙,十八头健牛拉着十八架新犁开荒的盛景,成了十里八乡的奇谈。老刘头在请林县匠人建设南院北院时,都特意留出一间房给母牛住。每逢母牛产子那夜,他总要去牛棚添三瓢黑豆,像对着自家老姐姐絮叨:"生吧生吧!南院粮仓又扩了三间......"


母牛咽气那日正值冬至,二十四个牛崽围着牛棚长跪不起。老刘头将它葬在自家最大的那块地里。次年春,树根处竟生出一双连理枝,枝头开满鹅黄小花,风过时沙沙作响,似有牛铃叮当。


(根据当地传说整理)

文化太行
爱旅游的寒江为您分享太行山•古村落•古建筑•旅游•文化•历史•文学•红色记忆方面的文章和视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