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翠微关处广灵王是朱元璋孙子还是另有其人?——从五枪没有打倒的一通古碑说起

旅行   2025-01-26 06:22   广东  

其他的都被历史风烟掩埋了,不见踪影。


只有这一通古碑,向今人诉说着不甚清晰的过往。


不是噱头,这一通碑碑面左下真有5个枪眼儿。咱也不知道是不是川军血战东阳关那一次留下的。反正,山雨认定,不是石头天生疖孔,是子弹打的。

山雨跟寒江,找甘土岭上的翠微关。明长城遗迹犹在,什么烽火台、敌台,也没细加追寻和辩认。最显眼的还是广灵王祠,有大殿,有院子,殿檐下还立有这一古碑,清嘉庆元年(1796)的,重修碑。撰文是黎城人庠生靳师闵,书写是涉县人王伏齐。碑面文字全可辨识。山雨就根据照片整理岀了全文,连维首、丹青、泥水木匠、瓦匠、玉工以及善人名讳捐献银钱、管饭情况都弄岀来了。目的是,尽量了解翠微关明代甘土岭长城及相关情况,特别是广灵王祠的情况。


不过,匆匆一趟,也只有先琢磨碑文内容了。


碑文启首一句:“翠微关,豫省山右之交也”,位置,点岀来了。关楼什么的,没了。现在可见的是一片广灵王祠庙院。“欲问其始事而无可考矣”矣。“遍阅残䂥,自元明以迄,国朝代有重修,皆两省近地共成之力也。然止(址)仍旧而已”。没移地盘儿,还是这儿。现状是,“百余年来,风雨飘摇,日就剥蚀,殿无数椽,神无完像”。“往来行人罔不目击心伤”。作者有使命感,乃言“为吾侪责”也。


碑文下边就是说正“事”了。“今春新正,有辽城镇武生王丙丁、王伏齐、李翠林、监生李明窗等同志,就商于余。与邻村诸君议所以修葺之事,且欲增其规制,易一间为三楹,众皆称盛举焉。遂卜吉鸠工,经始于二月初八日,告成于六月初八日,土木丹青,约费数十金。凡我近地各捐赀焉”。


事了也是文章缘起。“勒石之日,嘱余为文。余思神助之赫濯,肇造之由来,前人之述备矣。慈不敢赘,即以成迹论之”。


前边元明以来,该说的都说了,就是广灵王祠“其始事”“无可考矣”。当时,还有“残䂥”。到山雨寒江到时,没见到其他的古碑,就这一通。作者“论之”:“是举也,不惟庙貌辉煌,祈祷有所,且地属通衢。于严寒酷暑之际,庶几有庇于行人云”。就这么简单,“貌”、“所”,这是宗教信众关心的,即便普通“行人”呢?寒暑“有庇”,这可是针对不特定人群的,这己有了“天下”“苍生”的胸怀,有普济众生的愿。


不仅如此发善愿,还希望和理解人之善性。“若夫”,发语,拔高了举事的立意,“踵事而增,则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其或更胜于今日”,虽曰“未可知也”,实“是所望于后之君子”。结尾,戛然而止,干脆,利落,但余味氤氲。


山雨扒梳碑文反映的信息,唯一让人迷惑的是,“广灵王祠”,供的谁?怎么供起来的?


在现场,庙门没开。山雨寒江查询现成的“广灵王”,是明朝代藩王朱桂的一个儿子广灵王朱逊(火民),其母子不容于父,代王朱桂欲置之于死地,广灵王迫于无奈只能携母逃到山西行都司衙门避难,以图苟活,后来也没得好死。这样的一个“广灵王”,谁敢给他立祠?立起祠来,他能庇佑和赐福于谁?何况,清嘉庆元年(1796)重修祠庙时,残䂥所载,“元明以迄”,“代有重修”,那么,元代叫不叫“广灵王祠”,元代若有“广灵王祠”,这个“广灵王”是不是就是明朝朱元璋的孙子即代藩王朱桂的那个不受待见的儿子朱逊(火民)?对,肯定不是!


那元朝若有“广灵王祠”,祠主要是没有变过,那“广灵王”一定另有其人。山雨查询了,也思考了,严寒酷暑之际,两省交界,说是“通衢”,实地看看,历史上,一定蛇虫、虎狼、鸟鹊、雉鸡,一突笼,一突笼的,道路并不好走,岭上,不是烽火台,就是黄紫的边墙,呵碜得慌。行人饥渴加寒冷或加濡热,甚或“路有冻死骨”,由于酷热,可能有仆地而晕死的。是救“八难”(狮难、象难、火难、水难、蛇难、牢狱难、盗贼难和非人难(即鬼魔所制造的灾难))的“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成了人们心中的指望,人们给她这个名号,是名实相符的。菩萨,观世音菩萨,观音,观音老母,老毋,白衣大士……名号多有,是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场合,均被认为是“广大灵感”的,具有广泛的神通和灵感,能够感应众生的需求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救度。为大慈大悲的化身,能够迅速响应众生的呼唤,帮助他们脱离苦难。这种能力被称为“广大灵感”,简称“广灵”,至于“王”,就是“通天接地”,看看她的本事,看看这个字的构造和形状,是不是不愧称“王”?!!。诸位,想想,太行山中,村村寨寨,除了关老爷,哪个村寨没有“老母堂儿”?这个“老母”,即为观世音菩萨的民间化称谓,象“老母亲”一样,“观听世间音声”,能够听到并响应众生的呼唤。


涉县方音最美的一个是“NIA”,人们在困厄和无奈成绝望之际,会本能直呼“NIALA——”既然观世音菩萨作为我们的“老母”了,且“广大灵感”,就是神通广大,灵验感应,就象母子一样心灵易感应,就是母亲一样爱护自己的心头肉儿,那还不算“广灵王”?


哦,如果没有意外,太行山,豫省山右之交,今河北涉县与山西黎城之间的“翠微关”上的广灵王祠原来只是一座有院子的观音菩萨庙!!!


如果辽城后山人果真西上甘土岭供奉观音老母,山雨的猜测就成应验了。


五枪打不倒的一通古祠庙碑,山雨琢磨再三,是因为它在“翠微关”上,目前可能是仅剩的一通了,不遗余力地琢磨,费时耗力,实在是那个愿意。



山雨     甲辰腊月廿五


            于古沙安乐窝

文化太行
爱旅游的寒江为您分享太行山•古村落•古建筑•旅游•文化•历史•文学•红色记忆方面的文章和视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