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店”,山雨老早就知道,代表性的有孙二娘,她开的店,在十字坡,是夫妻店,属梁山上有名的“黑店”。她与张青,夫妻俩喊出的口号是:“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过?肥的切做包子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不光梁山上,太行山中也曾有过“黑店”。都是过去的事,而且是传说,山雨当然没有亲见,只只言片语,加以推测和解析。
先说响堂铺。在到民国时期,这里还有开店的。山雨有两个本家的爷爷在这里开面馆,就卖拉面的饭店。打响堂伏击战时,他们的子侄作小屁孩儿的,还曾骑在饭店屋脊上数火烧汽车起的烟柱儿数儿。这里有没有“黑店”,没听说。但是,宋朝时,四十五里密松林中,劫杀潘仁美的事,就发生在这一带。细节看戏本儿。
涉县东南方向,玉露岭,听人说,这里多土匪劫路。而且,听说,这里本不产土匪,是交通要道,土匪常来这里劫路,开不开店,咱不知道。
听苗大善人讲,过去,邯长古道,先是走郭口、马布、西戍、鸡鸣铺方向的。什么时候,平阳府一刘姓官员退休之后,与子侄修了龙虎、石泊、三里峧方向,即白鱼岭古道,大路主要方向有所改变。民间传说,“宁走石泊龙虎,不走南北郭口。男人不在家,娘儿们也敢下手”。啥意思?过去有段时间,龙虎、石泊、三里峧这个方向,路不太好走,走郭口、马布(铺)、西戌、鸡鸣铺那个方向相对平,好走,政府还修了著名的郭口桥(金代的)。可是,乱世,道儿也乱。开店的,有的没底限,客商住下来,往往不够安全,钱财被讹诈不说,弄不好命都不保。于是有了“宁走……不走……”的说法。
从鸡鸣铺继续走,按苗大善人的说法,过去是顺沟儿过水溢河的,再走就是陈平、赵峪,白甘水那边唐王峧沟,是大路。当时,古高阳关就在这条线儿上。传说,鸡鸣铺与水溢河之间就曾开有“黑店”,后人也真曾挖掘出过原有“黑店”的遗迹和遗物,确信有关“黑店”的传说是真的。
太行山中,交通要道上,在乱世肯定有过开“黑店”的。山雨目前只能就知道的身边儿的说几句,以证明曾经的过往,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山雨 甲辰腊八之后
于古沙安乐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