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献铎:赊店“永丰源”粉局216年的繁盛萧条衰落史

民生   生活   2024-10-30 00:02   河南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赊店“永丰源”粉局216年的繁盛萧条衰落史




作者 | 曾献铎

原创 | 乡土中原

清乾隆四年(1739年),富丽豪华的“永丰源”粉局,在赊店北瓷器街北端路东落成开业。门面是五间两层楼,上下层各出五尺前檐,瓦盖花脊,中置砖雕“吉星高照”玲珑宝阁,两端饰兽吻,两山马头墙各饰砖雕“福”、“禄”两字。

上层楼临街墙均用木隔扇花格亮窗,明柱间均置花格护栏;上下层前檐明柱、额坊、雀替均是雕饰博古、八宝、卷草花卉等图样,油漆以蓝、绿、红为底色,用黑白、金、银勾勒图纹轮廓;楼之上下明柱柱础均是莲花盆形,明柱和板搭门均用朱红油漆。
二楼上房前窗部嵌一大青砖,上刻“乾隆四年建造”字样。由此可知其创建时间早于山陕会馆17年。整个粉局外观仪表甚是壮观富丽。
“粉局”后面是二进深大院,为加工作坊兼库房,其所产之“官粉”远销“两湖”、“两广”及西北各省。“永丰源”粉局由陕西人杨东亭、杨东山、杨起连、毛瑞华、毛振华及吴嘉会、淮景明等七家集资合股创办,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共建炭炉6座。
炭炉为制粉的主要设备,炉内有铁锅数口,将锤成薄片的铅卷成圆筒,竖于铁锅内的蓖子上,蓖子下盛醋,封盖后封炉,炉下点燃木炭,慢火蒸烤。使醋的水蒸气和铅产生化学反应,铅卷上浮起一层白色粉状斑点,即为醋酸铅,俗称官粉。

“粉局”的楼上层檐下悬挂有黑底“烫金”永丰源“粉局”匾额,进入店内,又有一高约2米、宽约1.5米的屏风式招牌摆在通向后院的门前,招牌是深兰底色的木板质,上凸行书“粉局”烫金大字,地面由斗大青方砖辅就。

“粉”是一种修饰人们的外貌,增加客貌美观的日用小商品。主要是滋润和保护皮肤,清洁去污,消除浊味和美化容颜。

“粉局”生产出的粉脂,以粉质细腻、附着力强、不易脱落、香味芬芳。而深受剧社及各界女性们的喜爱。

进入店内,芳香扑鼻,质架上摆放得整洁、美观的各粉脂及化妆品更诱发女性购买者的欲望。

咸丰年间(1850-1861),因国外洋货的侵入,赊店粉局生产的官粉也因生产作坊工艺落后,和粉质含铅量大而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粉局”的各股东也都望“洋”兴叹,不知所措。
可在不长的时间内,他们去上海也不知用什么方式,带回了多样秘密配方和稀罕配料,(传闻是通过一有名的传教士,对等条件不祥)及销售措施的改进。广告用语也一改明清时期“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特色。而着重介绍了商品使用人群范围和使用方法及效果。店铺的售货人也在赊店率先顾用了女性而引起商界很大的轰动。
从上海带回的一米高的穿衣镜给店铺增加了不少光彩,女售货人经常在女顾客面前对着穿衣镜抹粉、描眉,介绍新品种的效果,此时的商品断货早已屡见不鲜。

当时的广告、新品种密方、制作法、用法、几例示后。

告知:泰西所行之化妆品。近日流行於赊店不少。惟价值颇昂。多莫明其用法及品性。则因不谙西文也。兹就所知,译成中文。按名购药,依法造之,未始购者省费之也。

一、嫩面香粉:告知:粉为妇女必需之品,然误用劣质,则必粉痣发生。或染铅毒,殊于粉质有疑……。密方:(小剂量)法兰西石灰二两,金鱼红水十五滴,玫瑰香水精五滴。

制造法:先以法兰西石灰置石臼中,研成细末,然后将玫瑰香水精及金鱼红水,依次缓缓加入(不可过速,恐成颗粒,难以研匀),俟研匀后,用

硼沙小筛筛之,留其细末,去其粗质,如是者凡数次,至粉水交融,极密为止。

用法:每天早晨漱洗毕和水敷搽面上一次。

二、玫瑰香扑粉:密方:法兰西石灰八两,金鱼红水半钱,玫瑰香水精十滴,硼酸粉一两。

制造法:先以法兰西及硼酸粉共置石臼内,用杵研细,然后依次缓缓加入金鱼红水,玫瑰香水精等,俟研匀后,复以筛筛之,其详法如嫩面粉所述。

用法:每天早晚漱洗后先敷上蜜糖,然后以此粉扑上,复用丝绢轻轻拭匀即得。

三、玫瑰胭脂膏:告知:“胭脂亦为妇女化妆品之一种,然市上所卖者往往有过粗劣不堪适用者。此膏价值虽昂,可味亦清香,可以和粉敷搽”。

密方及制造法:金鱼红四十喱,阿摩尼亚水四十滴,玫瑰水一两四钱,玫瑰精二钱半。

制造法:先以金鱼红置石臼中,和入阿摩尼亚水,用杵研细,然后加入玫瑰水、玫瑰等,研匀即成。

用法:早晨洗脸后,用指蘸少许于手掌,或和以水或和以粉敷搽均可。

“粉局”化妆品的密方很多,但它的权量单位换算也很特别,分别是:每六十厘为一钱,八钱为一两,十二两为一磅。水则六十滴为一钱,八钱为一两。(以上均为旧制,如当时的十六两为一斤,英磅也是旧制,英国1965年5月采用公制)。

“粉局”的股东们从上海回来后,“密制配方”使他们站稳了市场,但最大的收获是在十里洋场学会的经商窍门,就是产品的“广而告知”。

如新品种:

一、美颜香水:凡人遇有外感,或脏腑诸经之病,必致面色枯槁,粗糙不润,是不得不用此水。

用法:每早晚洗脸后敷搽面上一次。

二、乌发水:发为血之余气,故体力强壮者,发恒充足,乌黑而长,否则即枯衰苍黄,故患发黄病者,一面须服滋养剂,一面须搽乌发水也。

用法:每梳洗后,用毛笔沾水敷搽发上干后即能乌黑。(附说:乌发水切勿入口、入目、入鼻为要,勿以指取之。价高且因配料硝酸价值极昂)。

三、香蜜:人之冬令,皮肤往往干燥,故一被风所吹,即易破裂,或成冻疮,以致溃烂,欲防斯患,必须勤搽蜜糖,我特制之香蜜,味质极佳,搽之芬芳滋润也。

四、樟脑牙粉:牙粉之种类不一,惟欲防牙蛀、牙蚀之患者,用此粉极佳。西名(外文略)意即名樟脑之一种掺和物,系西洋原货。

“粉局”所生产的粉质产品也扩大致香水、生发油、黠痣水、乌发水、消除雀斑水、治吃发癣水、还有膏体洁白的雪花膏、香脂、蛤蜊油等,都气味芳香,质地细腻,这些产品和商品都通过各种经营方式,满足了消费者的要求,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同治六年(1867年),赊店、方城两地商贾为抢占货源而出现的建造北大石桥与潘河源头被人为堵塞事件,导致河水变浅,大舟日减,及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后,赊店商会内部出现问题,积弊难返,导致商业经营每况愈下。

又加之光绪末年,京汉铁路的通车及后来公路的四通八达,更使赊店失去了昔日南北交通枢纽之重要地位。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致使不少山陕商人携资归乡或向中心城市转移。

“粉局”的7家股东也於民国三十六年(1948年)迁回原籍,由留守淮景明主持店务,工匠李保庆单独操作,小量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粉局”以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了改造,即是政府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此时的商品增加了化工颜料和小百货商品。
到1955年由原南阳县百货公司全面接收。改名为南阳县赊旗镇××百货门市部。致此“粉局”的荣枯也随着赊店商业和交通的兴衰和其它原因而消失在它216年的历史云烟中(1739年---1955年)。

走在北瓷器街北端路东,现同福客栈门口,向南数“五间门面”就是原蕴涵丰富商业文化内涵的“粉局”。
“粉局”虽因种种原因而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但它玲珑秀丽、典雅有致的建筑至今仍屹立于瓷器街,还有那山陕会馆药王殿东北角的“创建春秋楼碑记的首人:(之一) “永丰粉店”和“建春秋楼捐银商号中“永丰粉局十五两九钱六分”。
立碑时间为:龙飞乾隆肆拾柒年岁在壬寅冬拾贰月谷日(即1782年12月吉日),都成为后人缅怀追思与品味中,它当之愧是赊店当年商业繁华之象征,是赊店清代商业发展史的缩影。
它和其它的如镖局、票号、会馆、茶庄等相互辉映的古建筑群落一起,让瓷器街丰盈厚重,让赊店根脉扎得深远牢固。

作者简介

曾献铎,赊旗镇豆腐街人,现居南阳。


往期精选



1、曾献铎老师精品文章回顾

2、曾献铎:从一张七十年前的老照片,感悟时代的变迁

3、曾献铎:解读赊店福建会馆的茶联

4、曾献铎:“药王殿”前讲“药王”孙思邈的故事

5、曾献铎:我外祖父家的“抱壶桶”

6、曾献铎:古镇赊店七十二街之“铜器街”

7、曾献铎:马王殿前说马王金汨迪的故事

8、曾献铎:清朝同治年间修建的赊旗镇北大石桥

9、曾献铎:翻箱底晒晒我的几件老古董

10、曾献铎:再回当年下乡的饶良常庄,曾经热闹的村庄,如今一片荒凉

11、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号

◆ ◆ 

 原创授权 

欢迎赐稿

要求:千字以上,原创首发。

请联系主编微信446396340

乡土中原
立足中原,聚焦中原风土,挖掘中原古镇及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家乡美景,寻找童年记忆,寄托游子思乡情怀,弘扬家乡人的真善美,捕捉家乡建设新变化,支持家乡发展。中原人的文学平台,给您一个寄放乡愁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