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欧阳军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打喷嚏的经历,有些人还打得很响,甚至连续打好多个喷嚏。特别是现在这个流感高发季节,喷嚏就更加常见了。办公室里、 公共汽车上……甚至站在你身旁的朋友都在打喷嚏。
有时我们也会为了一个喷嚏声自嘲半天“这是谁啊,这么想我”。还有人会说:“我是不是又要感冒了。”“哎呀,我的过敏性鼻炎又犯了。”
那么,打喷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喷嚏不止的过敏性鼻炎
苏女士患有过敏性鼻炎,对她而言,秋冬季就是可怕的噩梦,因为一到秋冬季,她就备受过敏性鼻炎的困扰。这不,最近苏女士又开始喷嚏不断了,光打喷嚏还好点,可是紧接着就开始流鼻涕,鼻子被擦得通红,现在恨不得在办公室也戴着口罩。
1.过敏性鼻炎的诱因
相信像苏女士这样的朋友不在少数,这就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表现,亦有人称之为鼻敏感。而秋冬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天气变冷、多风、粉尘、某些植物花粉,螨虫、宠物毛等影响而诱发,尤其是过敏性体质者更容易发作。
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表现为鼻内痒、交替性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咽干、咽痛等。如果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最好到医院耳鼻喉科确诊病情,积极治疗。
过敏性鼻炎如果反复发作,很容易诱发多种耳鼻喉科疾病,如鼻息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严重者还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如果过敏性鼻炎久治不愈(病程达到3~5年),还可能引起过敏性咽炎、过敏性气管炎和过敏性哮喘等。
2.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
秋冬季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一日1~2次,效果显著。
要注意过敏原,尽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房间通风要良好,阳光充足,保持一定湿度。
及时清洗更换床单、被罩,防止螨虫及其分泌物诱发过敏性鼻炎;上下班时抽出一点时间给鼻子做个按摩,既可以起到预防保健作用,还会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少吃过油、过甜、过辣的食物,多吃粗粮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温热的羊肉、虾等应尽量少吃。
打喷嚏“打出”的脑中风
今年刚55岁的杨先生,最近有点感冒,经常连着打喷嚏。几天前,一阵喷嚏过后,杨先生就猝然倒地,左半侧身体竟无法动弹了。于是,家人赶紧把他送往医院,幸好送医及时,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杨先生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医生解释,因为最近气候变化,气温忽冷忽热,再加上杨先生感冒了,一打喷嚏,在颈动脉血管壁上的不牢固的斑块就脱落了,随血上流阻塞了脑血管,形成栓塞。此外,脱落后的斑块还会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周围血管疾病。
因此,需要提醒中老年人,尤其是有“三高”病史和得过脑梗死的患者,天气转凉后,应该注意气候的变化,避免感冒导致的喷嚏。因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硬化的血管更容易产生斑块,一旦感冒打喷嚏导致斑块破裂或脱落,形成血栓,就会导致脑梗死。
此外,患有高血压的人,由于血管硬化,脆性增强,当连续、剧烈地打喷嚏时,局部的压力会增强,容易造成鼻出血,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脑出血。不停地打喷嚏,还会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情绪,令其着急和心烦,使血压升高,也可能诱发脑梗死。
最后提醒大家,在秋冬季,昼夜温差较大时,一定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适当地增减衣物。尤其早晚,一定要注意增添衣物,防止受寒,注意“春捂秋冻”并不适用于老年患者。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但可以适当锻炼,以提高机体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
喷嚏憋着不打,当心憋坏鼓膜
陈女士和朋友们出去烧烤,可能是因为放的辣椒太多的原因,被呛得直想打喷嚏,但为了保持自己的淑女形象,硬是捏起鼻子把喷嚏“憋”了回去。可没想到,她的耳朵却突然疼痛难忍,朋友赶紧把她送到了医院,到医院检查发现,竟然是鼓膜穿孔。
小惠很纳闷,一个喷嚏还能让鼓膜穿孔?医生解释,通过打喷嚏,人体可以将大量细菌与异物排出体外,保持呼吸道畅通,打喷嚏是一种天然防御机制。
像小惠这样捂住口鼻强行忍着喷嚏,或者尽量减小发声,是不对的。一方面,忍着喷嚏不打,相当于又把细菌“吞”了回去;另一方面,忍住喷嚏,无法缓解的压力会向内“返回”,导致咽部压力升高,进而冲击咽鼓管,甚至损伤鼓膜,严重时可造成鼓膜穿孔,或者引起鼻出血、鼻骨受损等。
此外,细菌等也可能随着气流,由咽鼓管驱向中耳鼓室,引起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疾病。
最后提醒大家,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打喷嚏时可用手帕、纸巾等轻掩口部,防止随喷嚏带出的唾液微粒和病菌四处飞扬。
如果鼻子受刺激想打喷嚏,来不及准备手帕,此时建议把喷嚏打在肘窝里,而不是用手捂住口鼻,以避免手口的接触传播细菌病毒;如果患有伤风感冒,还要注意把遮挡喷嚏的纸巾及时处理掉。
新生儿打喷嚏别太紧张
小苏是个新手妈妈,一天,还没出满月的宝宝,连续打了几个喷嚏,这下可把她吓坏了,想着让家人赶紧带着宝宝去看医生。那么,宝宝打喷嚏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刚出生的宝宝,娇嫩敏感,抵抗力低,对外界环境(如温度、湿度、气味等)还不适应,会无意识地产生一种保护性动作,频频打喷嚏,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随着月龄的增加,婴儿会慢慢适应生存环境,打喷嚏会自然减少和停止。
其次,新生儿打喷嚏常常是鼻子受到不良刺激所致;如灰尘、花粉、宠物的毛发、刺激性气味,或是冷空气等刺激鼻黏膜细胞,神经中枢指示用强大气流将异物排出或是解除发痒原因,于是喷嚏便接踵而至。
最后,可能是感冒或过敏性鼻炎。新生儿若打喷嚏时,伴随流鼻涕、发热、咳嗽、鼻塞、哭闹、不好好吃奶等情况,应考虑宝宝是受凉感冒了;若发现宝宝连续打十几个喷嚏,流大量清水样鼻涕等症时,考虑过敏性鼻炎,多与过敏体质的宝宝接触到过敏原有关,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查清楚过敏原,对症治疗。
提醒大家,新生儿的护理尤为重要,偶尔打喷嚏对宝宝是有益的,能帮助孩子清除呼吸道异物。若频频打喷嚏,家长们就要多观察了,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流鼻涕、鼻痒、鼻塞等,应究其原因,以便及时处理。
平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每周适当给孩子清理一下鼻腔。此外还要注意,家中最好不要养宠物、父母不要喷香水、不要养浓烈香味的鲜花。
人为什么会打喷嚏?
现代医学认为,喷嚏反射,俗称“打喷嚏”或“打嚏喷”,是鼻黏膜受刺激所引起的防御性反射动作。人之所以会打喷嚏主要是为了清除进入人体的垃圾,就像人体发现了鼻子中的非法入侵者,而鼻腔黏膜受到刺激时会将信号上传,接着大脑发出指令,先深吸一口气,然后胸部猛烈收缩,肺里的气体急速从气管经口鼻喷射而出,把刺鼻的气味或异物赶跑。打喷嚏越多说明入侵者越多。
打喷嚏和感冒不是“标配”
生活中“打喷嚏”和“感冒”似乎是标配,但事实并非如此,偶尔的一次打喷嚏不必担忧,可能是异物的刺激引起,比如胡椒粉和外来微小物质的刺激。而作为感冒症状的打喷嚏可随感冒病愈而消失(通常在两星期内),然而,持久的打喷嚏或伴有其他症状如流涕、鼻塞、咽痛或眼睛发痒、流泪等,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另外,如果感冒超过7~10天,还是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则应考虑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初期症状与感冒的病症很相似,但前者往往有持续性。
打喷嚏去医院挂什么科?
打喷嚏是鼻黏膜受刺激,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很多人都会打喷嚏,有时打起喷嚏来还会一发不可收拾,苦不堪言。那么,打喷嚏要不要看医生呢?看医生挂什么科呢?
耳鼻喉科:打喷嚏伴鼻痒,轻度者总觉得鼻内好像有只蚂蚁在爬,忍不住,要不停用手揉搓鼻部;重者则难以忍受,常常连着打数个甚至数十个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会自动流出,症状持续十来天,甚至更长时间,尤其是春秋季比较严重,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引起。注意,打喷嚏伴有鼻塞、鼻痒、流清鼻涕,甚至发热、浑身疼等症状,可能是急性鼻炎。
中医科:喷嚏频频,经久不止,同时伴有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或疼痛、面色无华、怕冷、手足不温等症状,有可能是肾虚引起。
内科:遇到冷风、花粉、霉菌或其他刺激性的东西就打喷嚏,可能是由于鼻道受到刺激所导致的,建议暂观察,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医院就诊。
急诊:鼻面部外伤、用力擤鼻、剧烈地打喷嚏等,可能是由外伤引起的,可采取冷敷等物理措施后观察,如情况严重请及时去医院就诊。
呼吸内科:打喷嚏持续时间较短,伴四肢无力、流鼻涕、发热、咽喉痛、头痛等症状,有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
重要声明
官方微信服务号|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官方网站|中国社区医师网
基层卫生|全科发展|健康科普|医防融合
基层诊疗|中医中药|项目活动|继教培训
全新改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