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为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蛇床子的果实,为中医临床常用的止痒良药。冬春季是皮肤瘙痒症的多发时节,每日选用蛇床子足药浴,既可祛风散寒,温煦肢体,又可防止皮肤瘙痒。
【性味功用】
中医认为,蛇床子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有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祛风止痒之功,适用于阴部湿痒,湿疹,疥癣,寒湿带下,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等。
本品性温热可助阳散寒,辛苦又具燥湿祛风之功,为皮肤及妇科病常用药,治疗寒湿带下,腰痛,尤宜于寒湿兼肾虚所致带下病。内服、外用均可,外用多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药性本草》言其“浴男子阴,去风冷,大益阳事。主大风身痒,煎汤浴之瘥”。《名医别录》言其“温中下气,令妇人子脏热,男子阳强”。《大明本草》言其“暖丈夫阳气,助女人阴气”。
《本草新编》言“蛇床子,功用颇奇,内外俱可施治,而外治尤良”。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可杀灭阴道滴虫。
蛇床子对阴道滴虫、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并能减少炎症分泌及渗出物,近年来用本品制成的片剂、栓剂、软膏剂等,对阴囊湿疹、疮癣瘙痒、宫颈糜烂、慢性宫颈炎、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女子外阴白色病变等有较好效果。
本品含香豆精类成份蛇床子素及挥发油等,其醇提物皮下注射,能延长小鼠交尾期,并能使去势的小白鼠重现交尾期,还能使子宫和卵巢的重量增加,有类似性激素样作用,可增精助性。
【治疗方选】
1.舒肤止痒酊(中成药):方由当归、威灵仙、地肤子、百部、蛇床子、苦参、冰片等组成。一日2~3次,涂搽于患处。可活血祛风,除湿止痒。适用于缓解湿热血瘀所致的慢性湿疹,慢性皮炎,瘙痒病。
2.除湿止痒洗液(中成药):方由蛇床子、花椒、苍术、茵陈、萹蓄、地肤子、紫花地丁、虎杖、苦参、白鲜皮、黄柏、黄连、冰片等组成。外用,一日3~4次,涂抹患处;亦可用水稀释10倍后洗浴。可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用于急性、亚急性湿疹证属湿热或湿阻型的辅助治疗。
3.蛇床子粥:蛇床子1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蛇床子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砂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可温肾壮阳,燥湿杀虫。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肾虚阳痿,宫冷不孕,寒湿带下等。
4.蛇床子苦参酒:蛇床子、苦参各20克,防风、白鲜皮、明矾、川椒各10克,50度白酒(或75%酒精)500ml。将上述各药研细,装入布袋中,加入白酒中,密封浸泡30天即可。外用。每日3~4次,用脱脂棉球蘸药酒外擦患处。可祛风除湿,解毒止痒。适用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慢性湿疹,癣症等。
5.蛇艾苦柏汤:蛇床子、艾叶、苦参、黄柏各10克,水煎服,同时取药液坐浴,每日2次,每日1剂。可除湿杀虫止痒。适用于带下阴痒。
6.蛇床子汤:蛇床子适量,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加温水适量调匀,足药浴,或局部坐浴,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可温阳燥湿。适用于皮肤瘙痒,肾虚阳痿,阴囊湿疹,带下阴痒等。
7.蛇矾汤:蛇床子30克,明矾10克。取蛇床子水煎取汁,纳入明矾调匀,候温,先熏后洗,每日2次。可燥湿止痒。适用于皮肤瘙痒,阴部瘙痒,湿疹等。
8.蛇床子浴方:蛇床子、苦参、威灵仙各30克,明矾10克。取三药水煎取汁,纳入明矾调匀,候温,先熏后洗浴或坐浴,每日2次。可燥湿止痒。适用于皮肤瘙痒,阴囊湿疹,带下瘙痒等。
【使用注意】
1.阴虚火旺或下焦有湿热者不宜内服。
2.本品有助阳之功,性功能亢进者不宜内服。
重要声明
官方微信服务号|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官方网站|中国社区医师网
基层卫生|全科发展|健康科普|医防融合
基层诊疗|中医中药|项目活动|继教培训
全新改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