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流用经方】麻附剂两案~

文摘   2025-01-22 19:52   江西  

微信版第20250122期

麻附剂两案

作者/福建晋江吴清流

【经方重磅】2024年底《经方》更新门诊信息等几个通知~



一、葛根加术附汤加茵陈治少年的鼻炎荨麻疹共病案

W男孩,13岁,20241027日就诊。

形貌:形中体实,肤色黄黑、毛发浓黑。

主诉:反复鼻塞、喷嚏、流涕,伴皮肤痒疹2年。

现病史:近2年来反复出现喷嚏、鼻塞、流涕,伴身上多处痒疹,发作期间有头痛、后项部不适感。平素常感疲乏、脚酸,不易出汗,易腹泻。

查体:舌胖,苔薄,水润;脉沉

诊断:慢性鼻炎、荨麻疹;葛根加术附汤证。

处方:柴葛根15克,生麻黄10克,桂枝8克,赤芍8克,大枣10克,生姜8克,炙甘草5克,炒附片10克,白术10克,5剂,水煎,一天两次温服。

11月10日第二诊:诉服上方10剂,鼻炎很少发作,但荨麻疹仍有反复,手心多汗,小便颜色偏黄守方加茵陈:柴葛根15克,生麻黄10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炙甘草5克,干姜8克,大枣10克,炒附片10克,白术10克,茵陈30克,五剂,水煎服,一天两次。

12月14日第三诊:诉药后鼻炎未再发,荨麻疹也很少发作,守二诊方葛根加至20、麻黄加至12以巩固,5剂,水煎温服,两次

12月21日随访,已痊愈。

1、患者为较典型的葛根加术附汤证。

2、服用10剂后,患者鼻炎症状已大有改善,但荨麻疹仍有反复,二诊再仔细诊察,发现患者虽身无汗,但手心多汗、目黄,问诊得知其自小常喝炖汤、小便颜色偏黄,考虑蕴含湿热,加入茵陈,有合方茵陈术附汤之意,取得满意疗效。

二、麻附类方治中年女士的感冒

C女士,38岁,2024年12月20日就诊。

体貌:体胖肤黄,麻黄角明显,精神萎靡。

主诉:发热伴周身酸痛2天。

现病史:患者昨日开始发热,体温达38℃,恶寒,无汗,头痛、周身酸痛、疲乏“走不动”,咽喉痛、痰多,吞咽困难、不欲饮食,口干,睡眠差、入睡困难,二便正常。

查体:舌淡胖、苔腻,咽部暗红,脉沉无力

诊断:感冒;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处方:生麻黄10克,细辛8克,炒附片10(先煎),4剂,一日一剂,水煎2次,温服

12月21日第二诊:诉服上方后,呕吐多次,汗出较多,现体温正常,头痛除,仍恶寒,咽痛、吞咽困难,痰多有血丝。舌淡胖、苔腻,脉沉缓

处与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10克,生甘草10克,炒附片10克(先煎),4剂一日一剂,水煎2次,温服

12月22日患者微信反馈:服药后恶寒罢,饮食恢复、味觉稍差,咳嗽、咳痰带血丝,舌苔变干净,嘱续服余药。

12月24日偶遇患者,已经痊愈,中气十足。

1、根据“黄煌经方”体质学说患者体格黄胖、麻黄角明显,应属麻黄体质,出现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体酸痛剧烈、咽痛、口干、难眠,但精神萎靡、舌淡胖、脉沉无力,属“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辨为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患者服药后出现呕吐,可能是其自煎中药的时间太短所致。

2、二诊发热身痛除,仍恶寒、咽痛、脉沉,故转方麻黄附子甘草汤。诊治过程中,紧抓患者麻黄体质及其少阴病属性,果断使用麻黄附子类方,取得不错疗效。

END

相关链接~~~

【经方精品】2025深圳元旦类方班结业简报~
【吴清流用经方】附子剂治两例淡胖舌~
【吴清流用经方】升麻鳖甲汤治急性病毒性咽喉炎
【经方专修】2024晋江儿科(诊室)专修班结业简报~
【吴清流用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经方》声明:本刊的读者定位为临床医师,请勿仿方抓药(后果自负),中医需要望闻问切,请查阅“各地经方门诊导航2025版”就近面诊。

经方
《经方》为公益性原创型杂志。高品质学习、交流仲景经方医学,欢迎原创投稿,后续福利多多。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