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湾,清江一曲抱村流

文摘   生活   2024-09-19 20:01   江西  

瑶田镇三湾村,是一个适合短途自驾休闲的好去处。它距永丰县城35公里,沿永龙一级公路向南,约莫半小时车程就到了。

据张氏族谱记载,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张氏迁居瑶田,因兄弟三人分居上湾、中湾、下湾三处,故名“三湾”。一代代后人在此劳作繁衍,耕读传家,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

清江一曲抱村流,秀气的藤八河绕村子外沿而过,孕育了青山,滋润了田园,冲刷拱起了一个个绿洲,黄精洲、上洲、禾埠洲就这样顺次排列。

藤八河蜿蜒西流,四季不息。一座白色景观桥如白驹越江,把三湾和圩镇牵手相连,一面是热闹的街市,车来人往,一面是安静的村子,树茂水丰,动静糅合恰到分寸。

踏上景观桥,步行往藤八河南岸的三湾村去。

江水悠悠,凭栏近观,一道拦水坝,上游波光粼粼,水平如镜,下游流水哗哗,滩石凸起,一群鸭子在水中觅食、争抢。到岸,这是一片纯粹的樟林,密密匝匝,足有近千棵香樟,你挨我挤,每棵都有二三十米之高苍翠挺拔。最让人惊奇的是,这千棵香樟之丛,竟难寻一二株异类。

迈入林中,如入巨伞之下,浓荫蔽了白日,花岗岩铺成的步道,将这千棵古樟分割成大小不一的一块块领地,虽是初冬,但依旧百草青青,一股清新之气,自鼻而入,直达肺腑。抬头,阳光自叶缝中洒下,似万千繁星漏在林下的草木上。沿着步道徐行,一边沐浴徐徐清风,一边欣赏布于小道旁的文化牌、宣传廊。这些牌廊,以法治为主题,内容丰富,涵盖了宪法、民法典、反邪教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徜徉其间,观人物雕像,入进士及第亭,过仿古长廊,看法治文化墙,廊柱上一联“无风草木闲,有水园亭活”,将这自然之景与匠心之气精到概之。从林中慢慢走过,既能怡心健体,又可启智增识,一举多得。

静静在林中小坐一会,思绪从三湾飞出,飞过樟林,飞到瑶田全镇。

瑶田自古便是人才辈出,历史上曾有36人高中进士,其中还有状元榜眼各一名,着实是才子云集之乡。历史上涌现出抗元英雄罗开礼、理学家罗伦、明代空想社会主义实践者梁汝元(何心隐)等影响至今的先贤。他们生于斯,瑶田何其有幸!居于其中的三湾村也不例外,在这些乡贤精神的影响下,张氏一门曾有“一门四进士”的佳话。据县志记载,清嘉、道、咸三朝,三湾后裔张匡世一子三孙进士及第,入朝为官。他们是张匡世的子张琼英,孙张舒翘、张舒翰、张元健。咸丰六年中进士的张元健还被入列“永丰四忠”之一。他们不仅光耀了家族门庭,也把耕读之风、节义之气传沿给了后代。

在村子和樟林之间有一眼大大的水塘,一方小岛卧于水中央,有一桥与岸相连。岛上杂树参差,一只只白鹭停歇于塘边树枝间,见有人上岛来,扑棱着翅膀便飞到了从塘中间穿过的电缆上。它们紧盯水面,时刻准备来一个俯冲。有时也会绕水塘飞一圈,像是巡航侦察的战机。这方领地是它们的,这儿有树林,有稻田,有水塘,有河流。它们居于此,没有觅食果腹之愁,也无筑巢安居之忧。这样的日子,不紧不慢,怕就是它们的小康了吧。

三湾村民的日子,也在不紧不慢中,过得滋味盎然。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再也不用担心雨天出门一脚泥了。标准化农田沟渠纵横,收割机、农用车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省却了肩挑背扛之累。植树种草绿化了村庄,盏盏路灯照亮着村道,特别是垃圾集中处理,家禽家畜圈养之后,村子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农村就这样一天天新了起来。

三湾人以美化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双管齐下,用产业支撑起了一条富民之路。在改良传统经济作物如百合、油茶、黄栀子的同时,他们又引入了新的种植作物,如烟叶、甜叶菊和茶叶等。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村民们不惧怕付出辛勤的汗水,进行试验,承担风险。村里的党员和干部,他们以身作则,甘愿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村民们探索出一条致富之路。

在三湾,百亩稻田之中,千亩山岭之上,花开季节,田里有花,山冈有色,青绿山水中,染了白,也渲了红。这是大好的自然之美,也是勤劳的致富之彩。

别忘了  ↓↓↓

关注侃点,一起侃点

侃点
■一个教师作家的文字江湖——侃教育,谈历史,写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