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教育点亮明灯

文摘   生活   2024-09-10 18:08   江西  
(全文共1300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今年是第40个教师节,主题是:“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弘扬教育家精神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多个关键方面入手,其中包括尊重教育常识、尊重教师、尊重学生,让懂教育的人从事教育,让懂教育的人担任教育局长,以及学校去行政化等。

首先,尊重教育常识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它有着其自身的规律和原则。比如,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有其特定的阶段和节奏。然而,在当下的一些教育场景中,过分追求速成和高分,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就如同某些地区的学校超前教学,幼儿园小学化,小学初中化,甚至有将初中教学时间缩为2.5年,高中增为3.5年,初中快进为高中复习腾时间,这无疑是违背了教育常识的,无疑是罔顾教育规律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强调“生活即教育”,教育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而不是脱离生活的纯粹知识灌输。没有生活作基础的教育,犹如在沙滩上建楼。

尊重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他们的辛勤付出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但如今,一些教师面临着过大的工作压力和不公正的评价体系,除了教学,几乎没有自我,我们的教育宣传引导,也把一些教师不顾家庭、带病工作、加班辅导等,作为评先评优的重点亮点。李镇西老师一直倡导关爱教师,他认为只有教师感受到尊重和关爱,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得到尊重和关爱。没有幸福的教师哪有幸福的学生。

尊重学生,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天赋需求。比如魏书生老师一直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但现实中仍存在“一刀切”的教育方式,仍是主流,学生不可能有商量和选择的余地,这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让懂教育的人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深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例如,朱永新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动新教育实验,他深知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能够为教育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而让那些不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来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教育管理工作,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还有阻碍作用。

让懂教育的人做局长,是对教育管理的有力保障。局长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者,需要懂得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了解教师的工作和需求,了解教育和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常识,敬畏生命。不以钻政策空子为执政智慧。像李希贵老师,他从教师成长为教育管理者,深刻理解教师的困境和期望,能够制定出更贴合实际的教育政策。教育局长,不应是一个只求政绩的行政官员,他还应该是一个不在学校的校长,不上讲台的老师,不带学生的班主任。

推动学校去行政化,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学校去行政化,让教育摆脱官僚体制的束缚,回归其塑造人格、启迪智慧、培养人才的本质。行政化过重,不仅促使学校将重心偏移至繁文缛节与政绩展示,更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深度。教师们疲于应对层出不穷的检查、考核、评估、汇报,而学生则在不必要的竞争与压力下失去了探索与创造的时间,更无法培养创新的能力,倒是学会一些应对检查的形式主义做法,这样的环境难以孕育出真正的创新人才。因此,去行政化势在必行,旨在构建一个更加纯粹、高效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生态系统。

弘扬教育家精神需要我们在尊重教育常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基础上,让懂行的人参与教育决策和管理,并逐步去除学校中的行政化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教育事业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步伐。

别忘了  ↓↓↓

关注侃点,一起侃点

侃点
■一个教师作家的文字江湖——侃教育,谈历史,写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