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力交易和游戏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比游戏还好玩。
2/ 首先,电力交易可以看作是一种角色扮演游戏。市场主体包括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电网企业等,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交易目标和业务规则。
3/ 其次,它是一种实时策略型游戏。玩家需要根据供需形势不断调整交易策略和发用电方案,没有任何固定的策略可以保证一劳永逸。市场的变化往往是动态和实时的,交易者必须迅速分析信息、做出决策并执行策略。
4/ 再次,电力交易很像卡牌类游戏。每个参与者手中的资源、政策或工具就像卡牌,交易者需要根据这些“手牌”制定策略,与其他玩家竞争或合作。例如发电能力、储能设备、政策支持等都是可以“打出”的“牌”,而选择何时出牌非常重要。
5/ 对于电力市场运营机构而言,电力交易更像一款塔防游戏。他们的任务是保持供需动态平衡、控制价格在合理范围内,同时防御市场过度波动带来的不合理偏差。
6/ 交易系统平台就像游戏的服务器,需要不断更新升级以适配最新的交易规则,市场主体时常会感叹“又发新版本了”。
7/ 虽然从业者通常通过研究交易规则和细则来跟踪机制变化,但有些规则的理解,往往要等到实际交易时才能彻底明白。
8/ 制定交易细则的机构就像游戏策划师。他们负责设计整体规则,既要符合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向,又要在变更中保持各类主体的动态平衡,不让任何一方长期获利或受损。
9/ 各省之间的交易规则差异很大,甚至可能大到完全不同。如果想参与多个市场,就需要熟悉每个地区的规则,然后精通自身资源类型的规则。
10/ 这种差异可以类比于麻将的地方玩法:广东麻将和四川麻将规则截然不同,广东人刚接触四川麻将时,可能根本搞不懂“定张”或“查叫”。因此,在电力市场交流群里,最常见的问法是:“有在某省做某能源类型交易的朋友吗?”
11/ 相较于麻将,电力交易的规则变化更快。有时候,规则变化的速度甚至快过交易系统更新的节奏——所以我认为软件服务商的机会也很多。
12/ 电力市场的文件种类繁多,包括交易公告、交易结果公告、结算公告等常规文件,还有一些类似游戏“补丁”的临时通知。这些文件一旦发布,市场主体就需立刻按新规则执行,灵活性和实时性极高。
13/ 要熟悉一个地区的电力市场,除了研究当年的交易方案和规则,还需要翻阅历史文件和非常规通知,才能逐步掌握市场的全貌。
14/ 电力交易还像游戏中的“做任务”——特定周期的特定时间,组织特定场次的交易,只有对应类型的市场主体可以参与。有些关键场次交易量巨大,错过可能只能以不理想的价格完成交割。
15/ 所以,提前关注相关公告非常重要。有一次,我在某个交流群看到有人居然错过了年度交易,可谓重大失误。
16/ 和游戏一样,电力交易也能让人进入“心流”状态。研究市场规则时,你会全神贯注,而这种专注会逐步提升你对市场的理解。
17/在“游戏”的环境里,自然地,你会有很多探索、创造的机会,没有那么多“照着来”,有风险,也很好玩。
18/ 此外,电力交易还会让人乐于与同行交流。只有真正“玩这个游戏”的人,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乐趣和复杂性。
19/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从2022年开始研究某省规则,经历了从“完全不懂”到“似懂非懂”,再到发现自己“真的不懂”。如今,他只敢确认自己懂的部分,其他的则不轻易下结论。这种体验就像读《红楼梦》,每次都会有新的领悟,而电力交易规则的信息量绝不比《红楼梦》少。
20/ 规则研究必须结合实际交易,否则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比如我此前研究绿电、绿证一年多,却始终不明白绿电交易到底如何实现。
21/ 复杂事物总有多种实现方式。以电力交易为例,可以按发电侧总量固定分配给用电侧,也可以由售电公司赚固定服务费,或完全市场化赚差价,还可以融合多种机制……每种方案都可以根据当地的能源禀赋和市场定位进行定制。
22/ 交易主体类型、比例、时间划分、方式、结算和考核规则等,每个方向都有无数种可能性,造就了几乎每个地区规则都不相同,即便是相同电源类型的规则也存在巨大差异。
23/ 这正是电力交易的魅力所在。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我相信有人愿意研究所有地方的交易规则。原因无他,只因好玩,就像有人热衷于不同类型的游戏或精通各地麻将玩法一样。
周末直播聊聊
👇点击下方预约👇
相关文章:
END
我是吴静文:
可持续领域从业者
前地产人
好奇心强,热爱研究式学习,擅长深度检索与信息整合
对商业、产品、内容创作、信息管理等话题感兴趣
欢迎加我微信,让我们相识于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