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交易学习笔记(1)——为啥这么难?

文摘   2024-11-01 23:29   广东  
大家好,我是吴静文。

这段时间没更新文章,感谢朋友们的催促和关心。

其实,我一直在学习电力交易,但我没发文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忙,而是希望能够更系统地掌握知识,写出一些更有深度和价值的内容。

不过,我低估了电力市场的复杂度,想要一时半会儿就写出高价值的文章并不容易,所以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电力交易比碳交易、绿电绿证那些要复杂得多。但正是这种复杂性,让它变得更有趣,让人愿意不断去探索和思考。虽然有时候因为理解不够深入或者缺乏实际操作,学了的东西很快就忘了。

想要全面了解电力市场,至少得涵盖四个方面:电力改革市场建设电价机制绿色发展。每个方面都涉及到一大堆政策和规定,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具体的区域和省份,整个体系非常庞大。

我的看法还是和之前在《如何快速建立行业认知》那篇文章里说的一样,不一定要按照体系来学,可以先有一些零散的认识,然后慢慢连成线,再形成网络,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
来源:https://www.gapingvoid.com/want-to-know-how-to-turn-change-into-a-movement/


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找一个切入点。

比如我对绿电绿证感兴趣,从这个点切入,新能源、电力交易、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中长期/现货、电价机制等等,这些概念自然而然就会接触到,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我也见过一些人,他们对电费结算单特别感兴趣,想要搞清楚电费的构成和每个项目的来源。从用户侧到电厂侧、售电侧,这样也能全面覆盖电力交易的各个方面,虽然路径不同,但最终都能达到目的。

电力交易为啥这么难学呢?

第一,变化快。

电力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变化,政策也在不断演变,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重要文件发布。想要跟上新文件,最好把之前的、相关的都研究一下,这需要大量的工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多文件要反复看很多次才能理解。

第二,复杂程度高。

1.各地规则不同。每个省的经济发展情况、能源结构、电力系统建设目标都不同,有的地区重点是保供,有的则是促消纳,因此电力系统的发展阶段和电力交易规则也不一样,分时电价规则、代理购电要求等也可能不一样。
一个省的规则搞懂了,再看其他省,也得重新来过,所以电力交易学习群里经常有人问“有做xx省的吗?”
另外,只看规则没有实际操作、没见过结算,对规则也很难理解到位,只有操作过电力交易系统,才能深刻理解规则,最细节的规则都是在系统设计上体现出来的。

2.物理执行+金融执行。电力交易和其他交易不一样,它涉及到物理执行,不仅仅是经济执行,这就涉及到出清、偏差,还要考虑输电通道容量,有没有堵塞等问题,复杂度至少增加了一个维度。
而电力系统的物理执行,涉及到电能量、辅助服务、容量、输电权等,每个都够学一阵子的。

3.商品种类、场次多。商品种类包括电能量、辅助服务、容量、输电权、环境权益等,不同的种类在不同的市场。场次从时间上分为中长期和现货,从地域上分为省内、省间,有时候还有区域间或者一些特定项目。

那么不同的种类是联合出清还是单独出清,不同的场次结算如何衔接,想想就一堆概念与细节。例如,下图是某省储能电费结算单,光看结算科目就知道有多复杂了:

购电侧

售电侧

第三,初学者容易贪多。

反正我是这样的,刚搞明白山东现货是怎么套利的,又想看看广东电厂为什么会联合发文,过一会儿又听说有新的中长期绿电交易模板……什么都想了解,结果都没搞清楚,学得太杂,只觉得电力市场繁复深奥、变幻莫测。

不过,我很佩服电力体系架构师,能搭建这么纵横交错、复杂有序的机制,我想很多从业者只对自己的小版块熟悉,能看到全貌的人很少,正是这样更觉得体系建设者的厉害。

越难的东西,越需要教别人,或者至少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学得更快——这就是费曼学习法。

所以,我还是想把学习电力交易的过程记录下来,虽然思考那些不太了解的东西的过程很痛苦,但是把原本混乱的想法梳理清楚,能让自己学得更扎实。

比如我现在都快忘了碳掉期是怎么回事了,但之前在想明白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回头再看,因为是自己的思路,容易捡起来。

所以,后续我会不定期更新电力交易学习笔记,有的内容可能很基础、很简单,但都是我之前不懂的,有收获就好。

不过文章内容不会形成体系,而是想到哪说到哪,主题跟着我的兴趣或者近期热点而定。

也希望认识更多电力行业从业者,或者对电力交易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学习,也希望读者能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END



我是吴静文:


  • 可持续领域从业者

  • 前地产人

  • 好奇心强,热爱研究式学习,擅长深度检索与信息整合

  • 对商业、产品、内容创作、信息管理等话题感兴趣


欢迎加我微信,让我们相识于微时



吴静文笔记
基于事实与逻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