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方话》
2024年7月30日,笔者在《方话》公众号发表了《教育是什么?》,开启了写关于教育方面的“是什么?”系列文章。《教育是什么?》一文中,笔者写了自己对教育的诠释,如:“教育,教己育人。”“教育,教人求真、求善、求美。”“教育,给人更多的可能。”“教育,需要有序有效竞争与评价。”“教育,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心中依然向往诗和远方的美好。”等五方面的教育认知。
本文《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又开启了笔者关于教育好的方面“是什么样子?”的系列教育文章。笔者试图描绘出自己心中教育的“桃花源”。
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
好的教育是应该“接受人人与人人接受”的样子。
教育的使命是传承与传播人类文明与文化,教育的使命是推动人类文明向优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的使命是关注所有人的健康成长与平等快乐生活。
好的教育是“平等”的对待人人,好的教育是“平视”的看待人人,好的教育是“平和”的诚待人人。
“平等”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目标。“平等”是现代教育的基础,当下世界上现代文明国家,都把教育义务化、平民化、福利化。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只有一点,那就是社会与教育“平等”的价值追求,因为教育本身的“平等”与教育所带来的“平等”,足以证明国家与社会的“文明”与“现代”。“平等”也是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社会属性,就是为人类创设一个“接受人人”的“平等”社会和“人人接受”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平等”社会。
“平视”指向教育本身,教育对人类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足以用“伟大”一词来形容。即使这样,我们还是要“平视”教育,这样,教育的伟大作用才能在日常,在人人,在事事上发生。“平视”指向教育各主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这个称谓已经不够严谨,估且用这个词表达,两个主体之间或多个主体之间应该相互“平视”,这样,教育才可能真正发生,教育的作用才可能真正发挥。“平视”指向教育效果,教育因主体不同,因环境不同,因条件不同,因基础不同,因兴趣与习惯不同等因素,教育效果肯定有差异、差别和差距,这是客观存在,面对不同教育效果,需要“平视”,不能够“爱富嫌贫”,这样,教育才可能称之为“伟大”。
“平和”指向教育主体、教育状态、教育期望、教育方式,等等。教育的“平和”体现在教育主体对教育认知,体现在教育作用的认知,体现在教育效果认知。教育的“平和”体现在教育者身份的状态,体现在教育过程的情绪的状态,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状态,等等。教育的“平和”体现在对教育期待,如:教育效果期待,教育者反馈期待,教育过程氛围期待,教育关系期待,等等。教育的“平和”体现在教育方式,如:是否循循善诱,是否合作交流,是否现场生成,是否敢于质疑,是否打破常规,等等。
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
好的教育是应该“发现自己与自己发现”。
教育是在不断触及人,触动人,触发人的过程,从而引起人的内在反应与反馈,让人不断“发现自己与自己发现”的体验。
好的教育是“捕捉”,好的教育是“链接”,好的教育是“转化”,好的教育是“融合”。好的教育是“捕捉”,教师捕捉到学生的知与不知,教师捕捉到学生的良与不良,教师捕捉到学生的兴与不兴,教师捕捉到学生的诸多细节与信息,从而帮助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内容、方式、节奏、情绪等行为。好的教育是“捕捉”,学生捕捉到教师的情绪,学生捕捉到教师的情感,学生捕捉到教师情趣,学生捕捉到知识与技能的律动,学生捕捉到思维与逻辑的灵动,学生捕捉到质疑与追求的痛快,等等。从而发现自己的成长与自己发现成长的不足与方向。
好的教育是“链接”,没有链接,就没有感知,每个人都会变成“盲人”,变成听力与视力障碍者,变成味觉、嗅觉、知觉的麻木者。教育者的教育是通过内容与方式和学习者产生链接,有外在的链接,如:听,说,读,写等方式的具象化;有内在的链接,如:听,说,读,写等方式的感受。链接需要三个因素,主体A与B,和能产生联系的C。我们可以把A与B看成主体,如:阅读,读本是A,读者是B,那么,C是什么?C是阅读者想读的愿望,或有人要求阅读者阅读,或者是阅读的时空或条件,等等。
好的教育是“融合”,教育的“融合”相当于人的“消化”功能,教育的“融合”体现学习者主动性,教育的“融合”体现在内容与方式,教育的“融合”体现在效果,教育的“融合”体现在教育主体之间,教育的“融合”体现在环境与情境,教育的“融合”体现在情绪与态度,教育的“融合”体现在认知与思维,教育的“融合”体现在接受与接纳,教育的“融合”体现在固守与创新,等等。教育的融合,实则是体现教育的“流动”,驳斥教育的“固化”,如:知识固化,也称内容固化;方式固化,也称样式模式固化;思维固化,也称视野、信息、方向的固化,等等。
好的教育是“转化”,“捕捉”是教育者与学习者,或教育与学习过程的“敏感”与“信息”;“链接”是教育中产生关联,这种关联可能发生在主体之间,可能发生在过程之间,可能发生在内容与方式之间,使之能互为“交流”;“融合”是检查教育是否有“排异”现象,教育是否只是“储存”功能,教育是否是单向吸收。“转化”则是教育中智能化,自动化的“加工”。从教育本身来说,“转化”是教育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说,“转化”完成,教育也就结束了。所以说,好的教育是“转化”,让外面的未知与非己转化为已知与本体,还可以让自身的已知与本体转化为各种输出,这些输出有知识,有技能,有人文,有素养,有创新,等等。
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
好的教育是应该“帮助别人与别人帮助”。
教育是成长,成长就是自我向“不良”“不佳”“不懂”的过往告别,成长就是自我对“未见”“未知”“未来”的未来迎接。
好的教育是“助己”,好的教育是“助人”,好的教育是“助力”。
好的教育是“助己”,教育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是基于发起者和参与者的自我认知,或称之为自我认知的逻辑自洽。换句话说,就是自我有了想法,有了感触,有了冲动,并说服了自己,认为是“要做的”“应该做的”“做了有益的”等。好的教育是“助己”,可以从教育主体来说,如:父母亲教育子女,父母认为教育子女是为人父母的天职,这个天职看似对社会、对道义、对文化的负责,实则,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待。又如:教师教学生,从职业上来看是“师者,授业解惑也”,从社会职责来是“教师,教书育人”,从教师本身来看是“职业”“陪伴成长”和“自我成长”,等等。
好的教育是“助人”,教育的“助人”作用,好似一直都是教育主流功能,也是广为大家教育的“画像”。教育如何“助人”、助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与助什么样的人,是考量教育者的智慧与良知。笔者曾经写过《教育是什么?》一文,其中有一些观点与内容,是来写教育“助人”的功能。
好的教育是“助力”,教育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科学回答的问题。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对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足以配得上用“伟大”与“壮举”来形容。教育对人的成长、成才与成功的作用,也足以配得上“关键”与“重要”来形容。但教育过程中的每个时空,每个环节,每件事情,对人来说,外力都是辅助,自己才是“硬盘”,只能用“帮助”一词。
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
好的教育是应该“贴近生活与生活贴近”。
教育是服务生活,教育是源于生活,教育是贴近生活。没有生活的教育,教育就没有根;没有教育的生活,生活就没有光。
好的教育是“温和”,好的教育是“温润”,好的教育是“温暖”。
好的教育是“温和”,教育给人的感觉是“严谨”,是“规范”,是“标准”,是“科学”;但,教育同时也是“温和”。好的教育关系,带来教育主体之间的“温和”,带来教育过程的“温和”,带来教育评价的“温和”,带来教育效果的“温和”,带来教育生态的“温和”;等等。生活是温和的,教育也是。
好的教育是“温润”,教育的“温润”,可以用“丝滑”来理解。教育的“温润”基于教育的实践,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师关系带来的“温润”;课堂的内容、设计、状态带来的“温润”。教育的“温润”基于教育的理解,如: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竞争,而是个人的变化式成长,就会让“横向比拼”减少,师生眼里就看到每个人细微的变化,教育自然就“温润”起来。生活是“温润”的,教育也是。
好的教育是“温暖”,教育的“温暖”体现在教育者的感受,如:教师处处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与作用,感受到付出的成就,教师就感受到教师“温暖”;又如:教师以学生的真诚,以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予以学生的恰当与适宜的帮助,学生就感受到教育的“温暖”;教育的“温暖”体现在面对教育成效的多样性,如:一个班级在某次学校竞赛活动中,获得了第一名,教师与同学们庆祝并总结,师生都认为成绩的取得是其他人,还非自己,这是教育的“温暖”;如果一个班级在某次学校竞赛活动中,处于倒数第一名,教师与同学们总结,并认为成绩不佳原因是自己,而同学们认为是他们,这是教育的“温暖”。生活是温暖人的,教育也是。
好的教育,应该怎么样?这是大话题,也是公共话题,但又是个性化极强的观点。笔者的观点,也是“盲人摸象”,只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路而已。
《重构教育生态 区域教育生态与区域教育发展》
教育政策、理论和实践是影响教育发展的“三驾马车”,本书试图以融合的视域,寻找教育健康发展真正“关键”的要素。作者认为无论是课堂、课程、评价、队伍等方面的变革,还是中考、高考、治理方式改革,其实都是部分的改变,还不足以为教育带来质的发展。教育要发生真正的改革,应从教育生态构建出发。
重构教育生态,是教育发展的真正“要素”,教育生态优化,方能夯实教育发展之道。本书从不同主体,不同内容思考教育生态重构,更多的是实践层面的理性思考,扎根于实际的教育生态,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带来更多深层次的启发。
长按或微信扫码
跳转小程序👆
《做有温度的教育》
本书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对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师、学生、学校文化、家校合作等问题的独到的思考,是一本接地气的教育著作。
本书思想性、现实性、可操作性都很强,是“做”出来的,是真正的“做”而论道,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长按或微信扫码
跳转小程序👆
欢迎关注并转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