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端于中东地区的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一神教,基本上都信奉唯一真神,共同特点是拒绝偶像崇拜。基督教的耶和华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如果你试着把这个形象用一副写实主义的绘画表现出来,你是无法完成的,所以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偶像崇拜。
而形成于恒河流域的佛教和黄河流域的道教不是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多神,除了佛陀和玉皇外,还有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众多神仙。不仅如此,道教所描写的三十三天也好,佛教所追求的极乐世界也好,简直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人间社会。那里的众位神仙,个性显明,男女有别,各有所归,本质上是现实社会的直接反映,在中国的庙宇里,人们顶礼膜拜的是一个个可见可感的栩栩如生的偶像。
按照马克思主义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我国的传统宗教本质上是唯物的,而唯物论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所以说我国的宗教具有明显的无神论倾向。
我国传统宗教里的许多神仙本身就是来自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物。比如佛陀本人就是释加牟尼——古印度净饭国的一个王子,他的一段指骨还有幸保存在陕西省的一座著名寺庙里。而道教里的众神除了个个都有来头外,忽而在天上,忽而在人间,就分不清他们是人还是神,对这类更加人性化的神,古人为他们创造了一个专属名词,叫“仙”,特别加了一个“人”字旁,以区别享受祭祀,更加脸谱化、符号化了的“神”。
所以了解中国传统宗教的人总会从中体验出更加浓厚的人文精神。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从来都没有把自己的地位拔得高高在上,更没有把自己推向世俗的对立面,而是作为世俗社会的补充,作为人们的精神家园而与世俗社会和谐共存。
这一点与基督教有显著区别。由于唯一真神观念的确立,就有了排他性。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发生过无数次的宗教战争,而我国的各宗教之间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后者观照了人间的礼俗、制度,深受本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当中世纪欧洲陷入了黑暗的宗教统治时,我国却迎来了道教、佛教的极盛时期和气势恢宏的大唐盛世。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由于我国宗教的唯物论基础及所渗透的人文思想,我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发育出执着的、恒久的、更具献身倾向的宗教精神。有专家就指出过,古代中国辉煌的学科成就最终没有发展成近代科学的众多原因中,缺乏宗教精神也是重要原因。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伽利略、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无一不是虔诚的宗教徒,而且其中一些人本身就是杰出的神学家,他们在不懈地证明上帝存在的过程中,对宇宙的本体、本源有了更深入、更理性的了解,并以此推动了实验科学的发展。
两类宗教精神影响下形成的两种传统文化并无优劣之分,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殊途同归,达到了同样的高度,这是不争的事实。西方实验科学证明了物质的无限可分性,两千四百年前的庄子就知道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道理。分子结构的发现证明了人与自然同源,两千年前的董仲舒就不仅完善,而且实践了“天人感应”学说。而中国道教对世界本源的认识,完全符合当代科学关于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模式。
画家范祯先生把这种凭意识活动所能达到的高度称之为“悟性”,而且认为“悟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基础上的中国文化核心地位的逐渐回归,人们对世界本源本体的认识也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跃,哲学、宗教学、美学等与认识论相关的学科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2010.4.25;旧文重发)
长按或扫描这个二维码
感※谢※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