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归绥中学阶段)名人录
(一)杰出校友
李苑林(1881—1911)归绥中学堂学生,1906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联合同志暗中策动革命。不久,赴任山西省咨议局议员。同年10月29日,同盟会在太原起义,他奉命到丰镇布置口外各厅起义事项,呼应太原起义。行动不幸被大同巡防营获悉,遂英勇就义。
云亨(1884—1926)土默特旗人。1902年入古丰书院读书,1903年转入归绥中学堂。毕业后加入同盟会,积极宣传革命。1911年回绥远筹划武装起义;次年被同盟会任命为绥远将军,攻归化城未克。1919年发动地方武装反对北洋军阀。1926年2月在洛阳观战时,不幸中弹殉职。云亨是绥远地区民主革命的先驱。
云亨
荣祥(1894—1978)土默特左旗人。1912年由附设高小甲班升入中学一班,任班长。后毕业于北平中央政法专门学校法律科。1934年至1949年出任土默特旗总管等职,抗战期间兼任蒙古抗日游击军第三军区司令部中将司令。1949年后任归绥市副市长等职,1957年后改任内蒙古文史馆馆长。曾参与编撰、校堪《绥远通志稿》,著有《呼和浩特沿革纪要》《大青山人自序》等。
荣祥
李士林(1896—1975)清水河县人。1918年毕业于归绥中学第五班(矿业班),1926年在巴黎大学地质系取得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时为绥远省的第一个地质学博士。五十年代起,任国家地质部华北地质局工程师等职。
李士林
阎伟(1896—1985)托克托县人。1911年考入归绥中学。1920年冬赴法国留学,获纺织学博士学位。1928年3月归国,任职国民政府工商部。1934年2月任绥远省教育厅厅长。期间,他在女中附设幼儿园,开了绥远幼儿教育的先河。1935年,他建图书馆、体育馆和国术民众教育馆。日寇侵占归绥后,阎伟辗转内地,筹办国立第四中学,收容绥远等省沦陷区流亡教员和学生,并兼任校务委员会主任。1939年,经教育部同意,阎伟把国立四中部分绥远籍师生带回陕坝成立国立绥远中学,创校初期阎伟亲自兼任校长。1985年病逝于台北。
阎伟委任状
李裕智(1899-1927)土默特左旗人。归绥中学十一班学生,1923年8月赴北京蒙藏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包头地区开辟工作。1927年在征讨军阀井毓秀部进军伊克昭盟时,任内蒙古革命军副总指挥。是年冬,被反动军阀杀害。
李裕智
吴桐(1899-1962)托克托县人。归绥中学毕业考入北京体育研究学校,学成后曾任归绥中学体育教师。1949年“九一九”起义签字人之一,时任绥远省回教协会理事长、绥远省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主任。其后任内蒙古自治区体委办副主任等职。
吴桐
吉雅泰(1901—1968)土默特左旗人。1923年从归绥中学毕业,赴北京蒙藏学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首任驻蒙古国大使,曾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政府)副主席等职。
吉雅泰
陈志仁(1902—1969)土默特旗人。13岁考入归绥中学初中五班,1919年本校高中毕业,考入国立北京大学国文系,是绥远省第一个考入北大的文科生。1925年从北大毕业后,曾在归绥中学等学校任教。1929年担任绥远社会教育所所长,主编《通俗日报》。1931年参加编纂《绥远通志稿》。1935年任绥远民众教育馆馆长,主办《社会日报》。抗日战争爆发,他投笔从戎,先后任暂编第六旅旅长、绥远抗日民众自卫军第七路总指挥。建国后,任绥远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
杨令德(1905—1985)托克托县人。归绥中学十一班学生。曾先后任《西北民报》《绥远日报》《绥远民国日报》《陕北日报》和北平《民国日报》总编辑等职。解放后任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政府副秘书长、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革内蒙古自治区首任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云秀桐(1907—1959)1919年到归绥(呼和浩特)三贤庙女子小学读书,后升入归绥中学。中学毕业后,在小学任教一年后,考入北平女子师范大学。1934年大学毕业,同年被聘为绥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培训主任。建国后出任归绥市妇联副主席等职。1959年5月,她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突发脑溢血去世。
宋汝昭(1914-1956)即宋之的,河北丰润人,1928年入归绥中学十八班学习。其后在北平大学法学院俄文经济系肄业。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先后在上海、重庆等地从事戏剧运动。建国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处处长兼《解放军文艺》总编辑等职。著有剧本《雾重庆》《群猴》《九件衣》《保卫和平》等。
宋汝昭
杨叶澎(1914—1993)归绥(今呼和浩特市)人。1932年在归绥中学读书时参加了反帝大同盟,任本校反帝大同盟特支书记,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春在归绥发动人力车工人参加抗日反帝运动时,被当局逮捕入狱,判刑两年半。在狱中与同监的王若飞取得联系,坚持了狱中斗争。1936年刑满释放后在归绥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和武装斗争等。建国初任绥远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化学工业部副部长等职。
杨叶澎
郑天翔(1914—2013)凉城人。归绥中学十一班学生。在“12.9”抗日救亡运动中,参与组织晋绥旅京同学抗日联合会。1936年12月入党。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职。
郑天翔主持包头市第一次党代表会(1951年)
(二)卓越教职人员
温廷相 丰镇人,清末秀才,后就读于归绥中学堂,在校期间参加了同盟会的活动。1912年任归绥中学堂学监,1913年任国会众议院候补议员,1922年10月任国会议员。
王定圻(1886—1915)字亚平,号屏章,包头人,归绥中学堂甲班学生,因进行反清活动被开除;1907年入山西优级师范学堂学习,其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任革命党西北方面总指挥,由北京返归绥策动驻军起义,配合阎锡山部光复包头。1912年冬,任归绥中学学监。1913年9月13日,当选为国会众议员。1914年4月起兼任归绥中学校长。因革命立场坚定,为当局不容,于1915年1月遇难。他主持校务时因其在民主革命中的杰出表现,对学校师生发生过持久的影响。
王定圻
李正乐(1886—1973) 字子韶,归绥南区人,清末秀才,先在古丰书院就读,后转入归绥中学堂甲班。辛亥革命期间曾任《一报》社长,为绥远地区早期国民党议会活动家。曾任归绥女子高等小学校长、归绥中学校长。1973年在台北去世。
祁志厚(1892—1961)字定远,土默特旗人。1910年进入归绥中学堂附设高小学习,1912年升入归绥中学一班,学习成绩连续四年均为班级第一。1916年中学毕业,考入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国文系,1920年毕业。同年应邀回母校归绥中学担任校长。任校长期间,热心教务,又逢五四运动之后,使学校有了新气象,也推动了学生运动的发展。1923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斯坦福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哥伦毕业大学教育学院学习,1926年获教育硕士学位。1928年回绥远,担任省教育厅厅长等职。1971年在台北病故。
祁志厚
侯璠(1900—1985)字子奂,土默特右旗人。北平师范大学未毕业即留校任教。1932年应聘回归绥出任绥远省立归绥中学校长。1934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和乔治亚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又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后,做教育研究。1941年完成学业后,回国执教于国立中山大学。抗战胜利后,他历任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49年后多次出席国际教育会议。1985年病故于台湾。2010年4月,他的骨灰由其在海外子女陪护,从台北运往家乡土右旗双龙镇安葬。
侯璠(左二)在哥伦比亚大学;中为胡适,右二为苏珽
霍世休(1905—1945),字佩心,托克托县人。归绥中学十一班学生。1930年从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考入该校研究院,成为朱自清的学生,毕业后留校做研究。1934年7月任归绥中学校长,一直到1937年归绥沦陷前夕折返北平。任职期间积极推动归绥地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并促成多位国内文学艺术界名流访问了学校。著有《王昭君的故事在中国文学上的演变》《唐代传奇与印度故事》等。
三排:安文倬 xxx xxx xxx 许世瑛 xxx 赵赓飏
郭良才(1911—1981),即郭根,山西定襄人。中国新闻学奠基人邵飘萍的女婿。1931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师从梁实秋,期间参加了“北方左联”。1935年应聘归绥中学任语文教师。抗战暴发后,南下上海和江西从事敌后进步文艺工作。建国后先后在《人民日报》《文汇报》和山东大学等单位任职。
冀丕扬(1909—1989)丰镇人。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 1936年赴日本留学。1948年9月任绥蒙中学(设在丰镇)校长,1950年8月任绥远省立归绥中学校长,1854年至1971年任内蒙古师范学院副院长。
冀丕扬
(三)来访社会名流
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新文化运动先驱。1934年7月2日,他赴百灵庙考察,返回归绥(今呼和浩特)并于本日来校发表演讲;刘先生时任北京大学教授。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演讲,本月14日他病逝于北平(今北京)协和医院。
刘半农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字适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1935年7月5日,他接受霍世休校长的邀请,来我校作了演讲;胡博士时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胡适
朱自清(1898—1948),江苏省东海人,著名诗人、散文作家。1936年11月20日,他应霍世休校长邀请,来我校演讲,根据抗战即将来临的时局,他促请学生切实接受军事训练,并养成战时组织能力。朱先生时任清华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
吕骥(1909—2002),湖南湘潭人,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生前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1937年3月率上海文化界绥远前线慰劳团抵达归绥,住归绥中学,霍世休校长全程陪同。1938年参与筹建鲁迅艺术学院,并任其音乐系主任及教务主任。1953年、1960年、1979年三届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都当选为主席。
吕骥
长按或扫描这个二维码
欢迎您光临文化茶座
感※谢※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