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董子竹
本文经董子竹老师授权发布
1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上录《论语》二十。这些古圣的语录存在于《论语》中,曾经是有很大的争论的,许多人认为这是汉人簒入的。
其实,言此论点的人是实在不解真正的儒家文化。
孔子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绝四,毋意,毋必,勿固,毋我。”
把孔子上述的言论以及孔子摘古圣的语录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孔子对一切无论是心内的、心外的,一概予以“内省不疚”。
这正是中国文化难以普遍传承但又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老子》第一章、第二章讲了人的“知”与“识”产生的微妙关系:“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但是,此“知”一旦“名可”之后,马上变为“识”,也就是说,从此刻就开始了人类的“分别心”。与人类分别心相应的就是我们这个地球上的所谓的“人际关系”的产生,也同时就是这个世界的实体可感知了,即《老子》所谓的“上下、左右、前后、高低……”。
坤卦的《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当我们明白了生命从“知”到“识”的转变,再返回头看古代诸圣的“忏悔”与“内省不疚”。
为什么总是在责备自我,忏悔自我?
这些古圣知道,凡自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它正是带着你无量劫的“因缘”呈现出来的。不管这一切看似是好是坏、是是是非,皆是“识”。如果你还要盲目肯定或否定它们,不是“罪”那又是什么?如果你不顾一切,事先“悔”了,在你的此刻念头中,他们有没有细微的变化?变化后的念头,它们又会是什么?因此,人最好只有不停提起念头“忏悔”,才有“正念”的产生的可能。
“正念”是什么?“知”。不被“识”污染的“知”。
《周易》的真正目的,是在实践中截断人类“识”的瀑流。截断此魔的同时,也即你“悔”时,也即不信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初步给你的“识”的感知时,“知”的萌芽会自生。
正因为如此,中国古圣才对《周易》无比重视,奉《周易》为诸经之首。《周易》的画卦及卦辞、爻辞,本身虽不是你这次起卦中直接要的“知”,但它可以给你一个“境界”,这个“境界”提醒你此时的用心,是正确还是错误以及各种偏差,甚至是包括你是如何出现这些误差的方向内容。事实上,这本身就一个方向清晰的“悔”。
事情是人自己在掌握的,人们在此“必有事发”时,必有朦胧或清晰的“念头”。人们用《周易》截断“识”的瀑流,只要是真虔诚,《周易》所显的卦爻,尤其是卦画境界,一定会提示人的“心”对此事原来的用心是不是真正确了或者是错误了,或者部分错了。因为卦中只会有“知”的内涵,还没有顾上“识”的污染。你只要按卦爻的“画影图形”及提示(卦爻词),一旦拨正思路,就是这一刹,“正念”会自动升起。但这念头往往会隐隐约约、骤升骤落、不好掌握,所以孔子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承认“知”中有“不知” ,知“不知”,也是“知” 。
一般来说,人的“意识”完全清晰主宰的所谓明白的念头十有九污,即使有“对”,也会是千疮百孔。所以,只能“悔”字诀中,而令有真正的正念可起,即可能有“知”升起来。
这一切在儒家可以说是其看家宝,即孔子语:“毋意,毋必,勿固,毋我”的具体体现。《论语》中孔子的弟子有千变万化的纷争,皆是在此“知”与“识”之变化中,寻找如何辨析的出路,几乎各人有各人的体会。
可惜的是,在《周易》主宰中国文化之时,“唯识论”还没有传到中国,但中国人利用《周易》早已得心应手。实在应该惊叹中国古圣的智慧与对生命的虔诚。由此,人们要明白中国的古占卜,为什么没有假设神灵,尤其没有假设一个人格神来主宰,这是由于其“神”即“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