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经典,活读经典
书友
我们在读董老师讲的《道德经》里说水能利万物而不争,他其实背后就是愿力身,就是说你要像水那样。
善源老师
你现在读书呢,读书本来是把我们从迷茫中解惑出来,书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开明,他的本意是开明。但是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又把书中的这种教条又把它教条化来面对现实生活的话,有时候反而失去了书的意义。
而任何一个书,不管是作者也好,甚至他在解答问题的时候,他可能当时都有想表达的一个内容,这个时候它的措词用语可能针对性都是有的,所以你不可能把它适用于各个层面、方式,这样的话就被书就捆住了。
书友
刚才你说的那个就是从佛那边说的嘛,董老师是从道这边说,你说的就是要观音菩萨的这边的那个。
善源老师
观音菩萨阿弥陀佛,跟他们的心相应。
书友
这个是一个方式,然后董老师这边说的是以道以万物的灵。
善源老师
首先《道德经》里面就没有愿力身这个提法。是为了汇通旁通,用了这种方式来接引大众。这样话来汇通佛、道之间的关系,能给人一种方便。如果你把它呆定的僵化的,那反而读书没有得其意,反而受其害。
书友
我是把两边就是佛和道串在一起来说,因为我们在读董老师的书,然后善源老师这边又在讲。
善源老师
这种书的这个表诠方式是用这种,比如说《道德经》的主题,让我们汇通到佛法,然后慢慢对佛法生起善根来。因为现前大众关心的读的书基本的这些书,这个是对的,也引申一些比如说这个主题里面的一些深层的一些东西,让它能够更开明一些,这是他的用意,我们读书首先要知道这个作者的意趣是什么。
而作者本身是什么,他不是一个经典的东西对不对?首先我们要知道作者本身他所说的话能不能成为经典,这是需要时间,需要大众来最后得出评断的,对不对?他不像佛说的话。所以首先你要知道他的结论不是一个经典,他会对我有启发,会对我有帮助,这就可以了。
而你现在态度实际上是把作者的话当做经典一样的来接受,甚至来纳之于生活当中,你想什么东西都能条条框框,显然已经违背了他的事实和他的价值。
经典是经过了漫长的一个时间,很多很多大众人心的互通,不断的这个陶冶以后,最后他的广阔性,人人都可以通行了,他才能称之为经典。如果只有少部分人,觉得有道理,那还不能称之为经典。如果《道德经》只是某些人觉得是好的,那还不能流传到今天。佛经也是啊,只是少部分人觉得阿弥陀佛是有价值,那不能留到今天。所以现在所有的学者也好,作者也好,他来解释他有他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他不是经典。也可能有时候他接近于经典,或者是经典,那还是经典本身,这个立场一定要明确。
书友
我的意思是如何在了解道的时候,然后又就是把佛学,我想那个董老师的意思也是把两部经典,让我们刚入门的人能够理解。
善源老师
就是对那些对《道德经》有兴趣的人,以《道德经》为主题人生的人,然后把它挖一挖,是吧,用佛法的道理把它再开一开,这就是他的本意。只要你觉得《道德经》原来是讲这个,他讲的跟佛法这个道理也是相通的。有了这样的心得,他的价值就成立了,再继续下去的话呢,那可能就会适得其反。
书友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讲的两个。
善源老师
对,他本身框架体系就不一样,你说有汇通的地方是没有问题,但是你认为完全是一样的,那显然又不尊重历史和事实。
书友
那怎么才能既汇通又不成为条条框框。
善源老师
那就要善读书,活读书,灵活来读书。一本书读完以后,哎,把书翻翻,把它合上来。然后跟自己的生活,什么都对照一下,哎,他讲这个,去品味他。而不是马上像一个条框一样,马上又多了一个知识,那这样话,你还是没有化呀。
我们之所以要来读经典,还要读这个经典的解释也好,就是为了消化经典里面的。而经典是什么?一定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处可以看到的,他所描述的,只不过他把真相、真理用这种方式诠释出来,你就知道了。
所以你把书合上,跟你的生活对照,把它消化了,消化完了以后然后再去看。作者为什么这里这么描述?为什么这么描述跟作者同步。甚至还可以发明出一些见解,超越作者。因为经典是大家都一样,我都是同学了,他对我有启发,我们尊重他老师或者什么。但是如果你模拟老师,或者拘泥于老师,那学问就继续不下去。
所以好的学问一定是在同行当中不断地参想,大家共同进步。任何一个老师,他在这方面他可能是突出,在另外一方面可能还是也不足的。古人有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意思,读的同时你能脱开它,取的同时也能把它分离开来一部分,然后把可以消化的这部分把它消化掉。要活要圆要熟,然后在生活当中用。
学问有个磋磨的过程,直到他跟你的这个气质发生变化了。 这个知识学问就成为你的了,你就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不单单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这是不一样。你以后你一动静,啊,这个经典的文明就在你身上就流露出来,这就对了。
01
道信书院
Dao Xin
微信号|Amitabahya
抖音|子竹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