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阅读《海绵阅读法》,学到了一个万能读书笔记模板。这个万能读书笔记模板:包括九个要素:阅读动机、核心概念(核心人物和核心情节)、金句收集、故事案例、联想发散、任何疑问、洞见时刻、情绪感受、行动灵感。我们阅读会经历好几个阶段,当跨过了泛读阶段后,大部分人都会跨过下一个阶段:为了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每读一本书,都会带着一个目的,要么为了解决问题,要么是提升某个技能,或者想要了解一本小说讲了什么。带着问题去阅读,强化阅读动机,在读的时候,目的性会更强烈。比如: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市面上有那么多书,我为什么翻开了这本?是什么让我对这本书感兴趣?我对这本书有什么期待?我想从书里得到什么?这本书能给我什么?多思考这几个问题,在阅读之前写下来,带着这几个问题去阅读,达到目的后,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也算是完成了。一本书讲了什么?可以用简单的概述,或者自己提炼一下一本书的主题。比如《微习惯》的主题是每天用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小目标来帮助习惯;如果我们能准确提炼出核心概念,用自己的话解释清楚这些概念的内涵,把这些概念融入自己的表达和思考体系中,阅读效率就能大大提升了。金句是那些我们特别想收藏和摘抄的句子,具体有哪些呢?2、思想特别深刻、洞察特别准确、蕴含的意义丰富、能够启发思考的句子。 金句可以在其他写作经历里使用,做一个修改,也能成为自己未来文章里的升华部分。读完这里后,我也建了一个文档专门保存金句,为了之后方面找到,我在金句前面也会加几个关键词。掘一个洞,藏起来,勤力修炼,秘密练兵,待有朝一日,破土而出,非得像十七年蝉那样,混着桂花香,大鸣大放,路人皆知。----《流金岁月》蒋南孙收集那些触动我们的、带来启发的故事,不仅能帮助理解和记忆故事背后的理念,还能帮我们理解更复杂的事物。那些曾经打动我们的故事案例,既然能打动我们,就能打动读者,是绝佳的写作素材。我也会记录故事从哪本书读到,以及故事背后的意义和启发,这在未来是一个非常好的素材库。联想发散是指,把读到的内容与其他知识或者自己关联起来。阅读的时候,刻意进行联想发散,把读到的观点,联结到自己的知识库里边去。在阅读时,判断自己有没有真正理解的关键在于能否举一反三,能否联想到佐证这个内容的东西,如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一句话、一个新闻、一个比喻、自己的亲身经历等。如果能联想到,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以及进行持久的记忆。比如在《掌控习惯》这本书里,提到改变自己的身份,习惯会更容易养成。我就联想到与太太一起进行的改变,我们接受了自己是一个喜欢健康生活的人,接着改变了很多生活习惯,比起之前单纯盯着跑步、早睡这些效率高多了。很多人说没有思考力,其实是没有向自己提问,或者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写下来,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问题表述出来,被清晰表述的疑问才会催动严谨的思考。根据自己的提问,再继续回到带着问题的阶段,一边思考一边阅读,提高理解力和阅读的目的性。英文里有个词叫作“Aha moment”,被译为“啊哈时刻”或“顿悟时刻”,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卡尔·布勒(Karl Bühler)在大约100年前首创的。他当时对这个词的定义是:思考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愉悦的体验,其间会突然对之前并不明朗的某个局面产生深入的认识。 “知道”和“悟到”是有区别的。“悟到”即洞见时刻,是指向个人认知和领悟层面的重要突破。除了洞见时刻以外,还要记录自己的情绪,在阅读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喜、怒、忧、思、悲、恐、惊。比如我们阅读悬疑小说,可能会感到恐怖,这些感受就值得记录下来。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捕捉自己的情绪感受,尤其是那些强烈的情绪感受。这些鲜活的情绪和感受是思考的绝佳入口,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捕捉自己的情绪感受,尤其是那些强烈的情绪感受。读完一本书、看到一篇文章,觉得有道理,那就花时间去做。比如阅读这本书,绝对不能感慨一下“哇,这个读书模板真好”后就结束了,而是把这个读书模板内化为自己的,找3-5本书,用这个模板用起来。比如阅读《财富自由之路》,知道了冥想可以提升注意力,一旦发现自己注意力不足,那就花时间去练习冥想。大家要想明白什么是阅读成果,一定要明白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和改变量的关系: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以上,就是我学到的读书笔记模板和使用心得,希望对你有启发。扫码加入我的免费知识星球
划拳小匠,终身成长的程序员,行动小达人。
日更1年+
早冥读写跑5件套践行者,已坚持2年。
主业是程序猿,业余阅读/码字/运动。
能提供:软件开发、自媒体入门、写作指导、成长陪伴。
关注【划拳小匠】公众号,回复【1】,领取高效成长的10本书单,回复【888】,送你《自媒体搞钱的14条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