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mons−Smith反应:牛掰的设计,依托文献但不依赖文献

文摘   2024-11-06 07:03   天津  

化合物1的结构和其立体选择性杂质结构

  • 合成的关键是Simmons−Smith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最初路线如下

  • 不适合工艺应用的柱层析分离策略

  • Simmons−Smith反应,目标物是劣势产物。


第一代路线路线

经典的拆分策略,外加母液消旋再拆分循环利用。

  • Simmons−Smith反应,以选择性大约2:1的比例得到化合物12b和12c混合物,经分离得到目标物12b

  • 化合物12b经水解得到化合物1b

  • 化合物1b经消旋,经典拆分得到目标物1,拆分母液经消旋再拆分,循环利用。



  • 经典拆分加上循环利用,往往成本低于不对称构建(相对而言)



第二代路线

  • 取代基诱导策略,改善Simmons−Smith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设计思路来源

  • 文献显示大位阻的硅醚会改善立体选择性

根据文献信息设计取代基思路

  • (1) be sufficiently bulky to cover
    the β-face to block approaching carbene species, 

  • (2) lack a carbonyl proximal to the proline ring, 

  • (3) be readily available and easy to install, 

  • (4) be easy to remove, and

  • (5) contain a chromophore to facilitate analytical measurements and aid in monitoring the purification of stereoisomers in the cyclopropanation and subsequent steps. 

设计结果

实验结果

  • 选择性95/5-97/3,非常漂亮


第二代路线信息如下

  • 化合物15上Cbz,上Boc得到化合物17

  • 化合物17用Bredereck’s试剂处理后,还原引入甲基得到化合物19

  • 化合物19经还原羰基、三氟乙酸酐处理得到双键化合物13

  • Simmons−Smith关环后,去除苄基得到化合物21

  • TEMPO氧化后,经第一代路线的苄胺处理,游离得到化合物1。


Bredereck’s反应

  • 不同供应商的物料,结果相差很大,注意使用前要做使用性实验


氧化反应

  • 筛选氧化体系的数据如下,选择次氯酸钠/TEMPO氧化,同时增加了亚氯酸钠(entry 6-8)。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21/acs.oprd.4c00223


小结

  • Simmons−Smith反应,借大位阻硅醚的文献思路,设计非硅醚的取代基;依托文献但不依赖文献

  • 设计取代基不仅考虑上、下问题,还需考虑紫外吸收问题

  • 最后引入甲基和氧化醇到酸的实验策略也值得学习。


原料药合成工艺开发
有机合成工艺文献分享和总结;有机合成工艺经验分享和交流;原料药研发的法规指导文件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