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第二届上海下肢动脉腔内治疗新技术论坛暨上海医学会血管外科专科分会下肢动脉学组2024年工作会议(S-LETS)顺利召开。
开场致辞
会议伊始,上海医学会血管外科专科分会下肢动脉学组组长包俊敏教授开场表示,S-LETS作为LETS会议的上海特别版,会议有三大亮点:首先,正值上海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完成新老交替,余波教授将主任委员交接给了陆信武教授,郭大乔教授为下一届候任主委;其次,会议聚焦下肢动脉腔内治疗的新技术,特别是血管斑块旋切系统JETSTREAM的上市,作为2024年下肢动脉领域的最大热点,吸引了广泛关注,会议将重点讨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适应症及并发症规避;最后,本次会议的召开恰逢外周动脉集采价格落地,带来了新的工作形势和模式,但万变不离其宗,作为临床医生需始终保持初心,用最规范的技术造福于患者。
上海医学会血管外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陆信武教授致辞时表示下肢动脉作为血管领域的主战场之一,随着即将全面实施的DRG政策,如何有效结合现有技术和新技术以提升疗效成为当前科室、学会和协会共同关注的重点。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交流,大家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下肢动脉疾病的治疗提供方向和引领。
上海医学会血管外科专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余波教授致辞时表示LETS会议已深耕下肢动脉领域近十年,随着技术的快速更新,LETS会议不断壮大,成为推动下肢动脉领域发展的重要平台。此次会议内容丰富,涵盖载药器械、减容、未来展望等议题。感谢大家对第二届专委会一直以来的工作支持,期待第三届专委会在陆信武教授的带领下继续加强专科分会的建设,共创上海血管外科的新辉煌。
上海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符伟国教授致辞时表示LETS会议自举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下肢动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随着上海血管外科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年轻医生的加入,上海市医学会和上海市医师协会,两会通力协作,联合互补,旨在确保所有血管外科专业人员都能获得充分的学术支持和发展机会。在此谨代表上海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科分会和上海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祝贺本次论坛顺利召开。
第一时段:载药器具的研究进展
鉴于药物涂层技术在抑制下肢动脉内膜增生中的作用,载药器械获得了高级别的临床应用推荐,但临床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载药器具,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时段由符伟国教授、余波教授、包俊敏教授担任主持,聚焦于药物涂层球囊(DCB)和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选择。
《不同DCB的工艺比较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讲者:史伟浩教授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尽管现有研究证实DCB相较于传统PTA能显著提高一期通畅率,但不同DCB之间的疗效存在差异,主要取决于DCB四大工艺因素影响,包括药物种类和剂量、赋形剂及其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形态、以及涂装工艺。不同DCB在各因素上各有优劣。POPCORN研究提示第一代低剂量DCB(2ug/mm²)相比高剂量DCB(3.5ug/mm²)有着更高的再狭窄风险和更低的一期通畅率。但随着紫杉醇DCB剂量的增高,可能会增加下游栓塞和炎症的风险。在此背景下,第二代低剂量DCB(Ranger球囊)通过优化涂层技术和载体材料,实现了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平衡。COMPARE研究、PROSPECT MONSTER 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第二代低剂量(2ug/mm²)紫杉醇DCB(Ranger球囊)在主要血管通畅率和无重大不良事件方面与高剂量(3.5ug/mm²)紫杉醇DCB同样有效。未来需研发更平衡疗效与安全性的DCB,开展高等级的临床研究,优化治疗策略,同时关注新型药物、赋形剂及工艺创新应用。
《股腘动脉DCB、DCB+BMS、DES究竟应该如何选择?》
讲者:蒋俊豪教授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选择可分为两方面,一是从支架角度,即治疗策略(补救性支架 vs 计划内支架)的选择,二从药物角度,即为治疗模式(DCB+BMS vs DES)的选择。
从治疗策略上,目前是否应对所有复杂下肢病变进行充分血管准备,需结合病变长度、部位、性质和开通路径四方面综合考量。结合现有共识,可对两类策略进行初步鉴定:计划内支架策略无需充分血管准备,适用于长段病变、严重内膜下钙化和内膜下开通;而补救性支架则建议充分血管准备,更适合中短段病变、脂质纤维病变(可结合POBA)、致密纤维病变、中膜钙化(可结合DA+DCB)、合并血栓病变(可结合PMT)以及跨关节病变。其中最亟待解决的是对病变性质的准确判断,不同于冠脉,IVUS在外周动脉的应用普适性较差,且外周病变较长,病变多为不均质,增加了诊断难度。
在治疗模式上,目前尚缺乏严格意义上的DCB+BMS与DES的头对头对照研究,临床真正关注点在于ISR的发生率。ISR的发生可能不仅是单纯的增生性组织向管腔内生长引起,还可能源于支架向外移行。BATTLE研究表明,Zilver PTX与BMS术后早期ISR差异并不显著,但6个月后明显分化,一年时出现追赶效应,这可能是药物释放完毕后的报复性增生或药物未覆盖整个ISR发展过程所致。EMINENT研究中Eluvia未见追赶效应,可能因其药物缓释机制长达一年能更有效覆盖ISR高峰期。回顾历史数据,ISR高峰通常出现在术后一年左右,随后迅速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缓。鉴于Zilver PTX的药物释放周期较短,其作用机制更接近于DCB,因此或可将IMPERIAL研究视为一种相对的DCB+BMS与DES的间接对比。该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Zilver PTX,Eluvia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更高,术后2年CD-TLR率更低。选择DES虽有药物效果优势,但对于近膝关节、跨膝关节病变、重度钙化或小血管病变,DCB+BMS仍是优先考虑的治疗模式。
《股腘动脉DES和覆膜支架联合应用的考量与实践》
讲者:刘晓兵教授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股腘动脉病变常呈弥漫性、复杂性和闭塞性的特点,尤其是长节段(>100mm)慢性完全闭塞(CTO)非常常见(>50%)。目前,STENT+/-DCB为主要治疗选择,但长期疗效并不理想。腔内治疗的主要局限在于会带来全程的血管损伤,因此需要减少或控制可能带来的损伤,并运用相应抑制或缓解血管损伤修复等炎症反应的药物或器具(如DCB、DES、CS)。但鉴于器械各有先天不足,DCB易产生夹层和弹性回缩;DES对长病变(>300mm)的疗效及其柔顺性尚待明确;覆膜支架虽然通畅率高且柔顺性佳,但需良好的流入道和远端流出道,覆盖股深动脉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基于此,九院血管外科中心提出了Drug Eluted Cover stents (DEC) 策略,即DES(Eluvia)+CS(Viabahn)混搭方案的联合应用。共纳入2022至2024年16例病例,根据不同病变特点进行了多种组合,包括DES+CS+DES(9例)、DES+CS(2例)、CS+DES(3例)、以及DES+CS+DCB(2例)。该策略操作流程中需注意开通简捷(以内膜下为主,逆穿常用)、预扩充分(逐级至6mm高压球囊)、支架植入定位准确、常规后扩确保充分管腔获得,并重视术中并发症(如过度扩张问题、远端栓塞可能、假性动脉瘤等)。术中术后用药确保抗凝充分,双通道为上;尽量选择 “Healthy to healthy”的血管段进行腔内转流endo bypass。目前初步结果显示,DES+CS混搭方案一年期通畅率值得肯定,期待中长期疗效。
《如何看待膝下动脉DCB不同临床研究的结果差异》
讲者:司逸教授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回溯DCB的发展,DCB最早获批于冠脉领域,在最初的运用探索中,DCB与POBA、BMS、载紫杉醇的DES都进行了疗效对比。冠脉研究证实,DCB在ISR病变和不适宜植入支架的小血管原发病变中均表现出色。随后开始进行外周DCB的探索,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DCB在股腘动脉病变中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PTA。然而,对于膝下DCB的应用仍存在争议,这与DCB工艺及膝下动脉的特点(如管径纤细、钙化严重、长段病变)相关。且不同膝下DCB的研究中,DCB疗效存在明显差异,这是由于研究设计、入排标准、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的差异所致。阴性结果的研究往往对膝上动脉通畅度要求更为严格,入组患者膝上动脉条件更好,病变选择相对简单(靶病变血管长度较短,闭塞率较低)。在膝下病变中DCB使用相对于POBA的优效性有待更多的数据论证,未来临床研究需要规范入组患者入排标准(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近远端流入流出道有无狭窄病变,是否处理等),基线数据如钙化程度等的评估分级应规范、统一;BTK中长段、较重狭窄病变更加适合DCB治疗;通过将DCB与不同的血管准备方式如刻痕球囊、巧克力球囊等联合运用可能有助于应对相对复杂的病变。
讨论与点评
本时段讨论环节中,徐欣教授、汤敬东教授均认为对于动脉病变还需考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情况,应根据病变处于静止期或进展期来调整治疗策略;杨硕菲教授和秦金保教授分别就不同病人对DCB剂量的需求差异、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无复流现象向史伟浩教授提出了探讨。史伟浩教授认为DCB的疗效还需取决于血管准备的充分与否;对于无复流现象,可以在进鞘前先置入保护套,并在扩张时通过打开长鞘的Y阀减少药物流出,必要时放置保护伞等措施减少药物脱落。
第二时段:血管减容的研究进展
腔内减容技术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正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外周血管斑块旋切系统JETSTREAM的上市,为了更好规范腔内减容器械的临床应用,本时段由陆信武教授、郭大乔教授、陆清声教授担任主持,聚焦于减容器械的最新研究进展。
《血管减容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选择》
讲者:梁卫教授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减容治疗的原理在于通过切除或移除动脉壁内的斑块,从而增加血管内腔的体积。现有的经典减容器械可分为四类:包括定向性斑块切除(DA)、旋转性斑块切除(RA)、轨道性斑块切除(OA)、准分子激光斑块切除(ELA)。2024中国减容共识首次将减容器械分为两大类:一、管壁减容/斑块切除;二、管腔减容/血栓清除。
管壁减容器械是以切除动脉管壁斑块为目的的减容,包括DA、RA、OA、ELA。以TurboHawk/SilverHawk为代表的DA,可切除正常内膜,但“不能消灭”深部钙化斑块,且减容过深会造成管壁严重损伤,引发报复性血管再狭窄。尽管联合DCB可以提高疗效,但还需考虑操作复杂性、远端栓塞、费用及后期动脉瘤等问题。因此DA可适用于:1.浅表斑块,非血栓病变;2.短段非适合支架的病变:股总动脉、腘动脉;3.多处、短段病变。以JETSTREAM/Rotarex为代表的RA不仅可以清除管腔内的血栓,还可以进行管壁减容,发挥双重作用。可适用于:1.血栓病变(包括下肢动脉慢性病变);2.ISR病变;3.软斑病变。同时JETSTREAM可通过调整刀片模式(Blades Down\Blades Up)来优化减容效果。OA尚未引进国内,但结合国外文献报道,OA已被证实可适用于钙化病变。ELA适用于直径≥2mm的下肢动脉,临床应用场景包括:1.ISR病变;2.轻中度斑块病变;3. 血管炎性病变。VEITH 2024会议上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处理ISR/ST患者时,RA(Rotarex)减容相较于激光减容展示了更好的即时管腔获得率和术后6个月的支架通畅率。
与此同时,管腔减容也不容忽视,研究发现慢性动脉闭塞病变中有73%动脉管腔内含血栓,因此要重视血栓问题。2024中国减容共识首次就减容器械分类提出管腔减容/血栓清除,包括经皮机械血栓清除系统、外周血栓抽吸系统、CDT外周血管灌注导管。对于下肢动脉减容器械,必须要合理选择、规范使用,重视管腔内容物减容+切除/改良管壁斑块;必要时可结合药物涂层器械或补救支架的应用。临床治疗的目的不仅是获得管腔,更需要维持长久的管腔通畅率。
《从现有证据看RA(Jetstream)减容究竟适合什么样的病变?》
讲者:叶开创教授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Jetstream最初源于Pathway PV Atherectomy System,几经更迭,最终演变而来。针对中度和重度钙化闭塞性病变,Jetstream G3钙化研究证实Jetstream能显著增加管腔获得,IVUS评估Jetstream斑块减容效果显著,管腔容积提升86%;Jetstream上市后注册研究则进一步表明Jetstream在处理包括弥漫性、血栓性和钙化性在内的多种类型病变时,能够显著改善管腔狭窄,提高一期通畅率和免于二次干预率。JET-SCE研究对比了JET+POBA vs JET+DCB在股腘动脉中的疗效,结果显示JET+DCB一期通畅率显著优于JET+POBA(93.3% vs 50%)。JET-RANGER研究结果则显示相较于JET+DCB vs POBA+DCB,DCB后补救性支架通畅率大受影响,强调了免于支架植入的重要性。对于复杂病变,如TASC C/D级、CTO、长段病变(>150mm)等,Jetstream展示了高技术成功率(88%)和手术成功率(99%),术后ABI得到显著改善。此外,有研究报道Jetstream在处理ISR病变时同样优于单纯POBA,但需注意远端栓塞的风险。针对亚洲人群,来自日本的J-SUPREME Ⅱ研究显示Jetstream与DCB联用,术后6月一期通畅率可达96.7%。对于深层重度钙化,有研究显示Jetstream与Shockwave联用,可以实现内膜、中膜和外膜的全方位重塑钙化。另外,Thomas Zeller等人还报道了Jetstream在处理亚急性血栓性病变方面同样有效。目前FDA批准的JetStream IFU可适用于下肢动脉的各种病变,包括钙化、斑块和血栓性病变,在原发性和ISR病变中还可与DCB联用,表现更出色。
《RA(Jetstream)应用的技术细节与并发症防治》
讲者:史振宇教授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Jetstream适用于常规需要减容的病变,相对更适合于混合性病变的减容,尤其是慢性完全闭塞(CTO)、斑块伴血栓形成、混合血栓的支架内再狭窄及严重钙化等复杂病变。绝对禁忌证为长段内膜下开通,目前在国内获批的适应症主要用于股腘动脉原发性病变的经皮腔内斑块旋切预处理治疗。Jetstream应用的操作要点包括血管入路的选择(建议顺血流使用,兼顾顺穿、翻山,存在影响翻山操作情况时推荐顺穿)、鞘管的选择(均适配7F鞘管,不推荐使用止血阀)、灌注液的配置、旋切刀头的选择(根据病变部位及病变两端最小的参考血管直径决定,初尝试时股腘动脉建议选择XC-2)、0.014导丝的选择、旋切刀头的前进与后退(刀头旋转模式共有三种:Blades Down/Blades UP/REX模式,每次操作时优先使用Blades Down模式并遵循S.L.O.W原则)、保护伞的选择、旋切转速与声音的变化、RA终点确认等9个方面。
Jetstream使用并发症防治需注意:1.对于血管穿孔,首先确保真腔开通,切忌暴力推送导管,每次均应先使用Blades Down模式先点状旋磨以获得一定管腔后再打开可扩展刀片,以进二退一的方式缓慢通过病变,降低穿孔风险;2.对于高风险患者(XC-1刀头、严重钙化、长段CTO、血栓负荷重及膝下流出道差),预防性使用保护伞可降低远端栓塞风险;3. Jetstream造成夹层及重大血管损伤,主要与导丝内膜下通过及前向推进速度过快有关,因此保证真腔开通,缓慢推进操作可减少夹层风险;4.针对导丝断裂的预防和处理,可尽量将导丝送得足够远,使导丝Taper离刀头远端至少10cm的距离以保证安全;5.选择配套导丝和推荐的保护伞应用,保持1mm/s的速度移动,以避免导丝导管抱死现象。JETSTREAM作为旋转式减容的代表,集斑块旋切、主动抽吸、盐水灌注三大功能于一体,能够一站式解决血栓、斑块和钙化,应对复杂且综合的血管内容物。在处理复杂动脉病变中具有显著优势,但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技术规范,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讨论与点评
本时段讨论环节中,范隆华教授希望积极推动Jetstream在临床中的应用,以积累更多真实世界的数据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金杰教授表示Jetstream适应症广泛,但还需通过更多的实践来确认其效果。施娅雪教授表示对于中膜和内膜钙化的处理,如果将Jetstream与特殊球囊如震波球囊联合应用可能更利于深层钙化病变的处理,并进一步讨论了器械联用的先后策略选择。刘杰教授强调需重视Jetstream在使用过程中远端栓塞的风险,提升患者安全性。李黎教授从DRG政策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见解,如何在兼顾费用和疗效的情况下,合理选择治疗手段是关键。冯家烜教授则围绕严重钙化病变的处理,就先使用Jetstream还是震波球囊提出了探讨。高斌教授表示在DRG政策下,如何实现合理的器械使用成为了新的临床挑战。王鹏教授、陆民浩教授进一步探讨了减容器械的适用场景和合适的病例选择。魏小龙教授就减容新器械的研发方向提出了新的展望。
第三时段:未来展望
近年来,医学技术和医疗器械的发展日新月异,下肢动脉腔内治疗的多个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展。本时段由黄新天教授、曲乐丰教授、董智慧教授担任主持,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探讨下肢动脉领域的未来发展。
《严重钙化病变腔内治疗的出路在哪里?》
讲者:董健教授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目前常用的严重钙化处理技术,包括PIERCE(增强器具通过性)、PICKING(处理钙化结节和偏心性病变)、POBA、高压球囊、RA与切割/刻痕球囊的对比、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IVL)、Supera支架(基于BURDOCK研究),以及Pave-and-Crack和Hawk等技术。根据严重钙化的不同特点,可选择不同的技术治疗:钙化结节(狭窄短病变)可应用Hawk、Jetstream和360;偏心性病变(狭窄)推荐使用Jetstream和360;同心圆病变(狭窄/闭塞短)适合Jetstream、360和IVL处理;混合长病变建议采用IVL+支架、Pave and Crack或Supera支架;器具难于通过时可选择PIERCE技术和激光辅助(LA);对于重度钙化病变,可选择IVL、360和PICKING技术进行钙化重塑。
但当前的数据主要基于即刻管腔获得,而远期通畅率的循证支持仍然不足。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组织灌注、降低截肢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重度钙化主要是管壁代谢和功能异常,即使管腔维持远期通畅,血管壁仍存在氧和营养物质交换的问题。研究表明,动脉管壁钙化机制与管壁中具有分化能力的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相关,一旦钙化过程开始,会沿弹性纤维传播,最终导致弹力层破坏。此外,管壁钙化与内膜增生无关,现有的DCB和DES的负载药物主要针对内膜增生,而非管壁钙化的形成和重塑。因此如何从钙化机制入手解决血管壁失功问题将可作为未来研究方向,进一步探索和研发新型载药器具,如阻断向成骨细胞转化的关键信号分子的阻断剂,以及激活向破骨细胞转化的信号通路的诱导剂。这些创新有望为严重钙化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
《血管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与下肢动脉病变性质评估的问题与展望》
讲者:殷敏毅教授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目前下肢动脉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分为非侵入性和侵入性两类。非侵入性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评估斑块特征和优化治疗策略;而侵入性检查则主要依赖于血管内影像技术,包括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近红外线光谱(NIRS)。IVUS在下肢动脉疾病中可用于测量血管直径、分析病变性质、评估钙化负荷分布,导丝走行判断、夹层轻重判断、支架释放形态等。一项澳大利亚的单中心RCT研究显示IVUS的使用显著降低了血管介入治疗后的再狭窄率;回顾性多中心研究也显示IVUS可能通过对病变范围和管腔直径精确评估,从而选择合适的腔内方法,改善预后。OCT主要用于颈动脉斑块成分分析,但在外周血管应用较少;NIRS可直接明确监测血管腔内脂质核心,但无法显示管腔结构。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多模态影像学的联合应用将实现对病变性质的精准评估,例如NIRS+OCT、NIRS+IVUS、OCT+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NIRF)等组合。此外,与介入器械高度集成的血管内影像系统将是发展方向之一,如集成在导丝头端的IVUS有助于真腔开通CTO病变,寻找分支开口;集成在减容器械头端的OCT则有利于精准减容,减少中外膜损伤。最终目标是开发出细胞水平的血管内影像系统,指导精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从现有的结果看依托数据库开展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意义-第二期》
讲者:叶猛教授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基于CoachPVD多中心患者登记研究的早期结果,首先对于合并急性、亚急性血栓的股腘动脉闭塞预后,根据国内多中心的Resolve研究,Rotarex@治疗组24个月结果显示,一期支架植入率约为41%,但合并血栓的患者在术后24个月的主要不良事件(MAEs)远超间歇性跛行(IC)患者,接近于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患者。分析表明,血栓性病变治疗中,一期支架植入并未减少后期不良事件,覆膜支架甚至可能增加术后失败风险;反之DCB的运用则存在保护性趋势,意味着血栓性病变,谨慎使用支架,通过DCB来改善术后效果可能是一个更为合理的治疗方式。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对于血栓性病变存在改善预后的趋势。未来工作将聚焦于是否进行一期支架植入的亚组分析和扩大样本量以验证这些结论,并发起队列对照研究。
其次,膝下流出道的健康状况对股腘动脉腔内治疗术后的临床疗效有显著影响。存在健康流出道的患者相比无健康流出道者,MAES及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CD-TLR)均显著降低。特别是对于术前无健康膝下流出道的患者,更为积极重建膝下流出道(>1条)较只重建1条有更好的临床结果。然而,对于无流出道的IC患者,是否重建膝下流出道,对于术后的MAE无显著影响;而对于CLTI患者则影响显著。这表明,膝下流出道不佳是造成股腘动脉腔内治疗术后效果不佳的原因,积极地膝下流出道重建可以显著减少CLTI患者的再次干预率,但对于IC患者,重建流出道的作用有限。
第三,以Eluvia,Supera和Smart flex为代表的三代支架在中国真实世界运用的早期临床结果显示术后12个月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真实世界研究是否一定要以通畅率作为研究的首要终点指标?通过对三组基线未经匹配的队列结果比较,可以获得初步体会:1.CD-TLR作为有效性终点指标,与PP相比,并不敏感,需要有更长的随访时间;2.三种支架的使用均能带来早期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3.CD-TLR与 MAEs结果上的巨大差异,说明使用三种支架的人群在全身情况和病变特征上存在巨大差异。未来会继续为大家带来全球最大的膝下DCB队列研究(ACT研究)的12个月随访结果,对于GLASS分级中膝下GLASS分级合理性的评价以及术后不同药物组合对于预防术后30天MALE和MACE的影响。
讨论与点评
本时段讨论环节中,讨论专家从钙化机制到具体治疗策略等多个角度分享了见解:甘树杰教授表示深入了解钙化机制有助于从根本解决血管失功问题,同时对于未来的精准影像技术如IVUS、OCT等的应用,将会进一步优化以Jetstream为代表的减容效果。黄渌教授就糖尿病足患者在没有创面的情况下BTK的三支病变的处理策略选择提出了探讨。潘杰教授表示对于IC患者还是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尽可能多地开通膝下流出道。宋褔晨教授分享了中医药在治疗CLTI患者中的应用经验,主要用于辅助提升血管长期通畅和改善患者症状。王翔教授从临床研究的角度出发,提出膝下动脉的治疗可以参考冠脉的经验,效果不佳可能与当前使用的器械不完全适合有关,并建议开展更多关于IVUS在膝下动脉中的临床研究,以优化治疗方案并提高疗效。肖煜教授表示本次会议令人受益匪浅;张婉教授就长段病变使用影像技术的实操经验、膝下高钙化病变如何选择合适的球囊直径、以及足背动脉弓的健康状况是否可作为影响膝下病变预后的重要因素等话题与讲者进行了讨论。
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涵盖了载药器具、血管减容、影像技术、国内循证研究等多个重要议题,充分展示了目前下肢动脉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思考。随着集采的落地、DRG政策的全面实施,不论是医院、医生还是企业都将迎来新的环境和挑战。但始终以最规范的治疗、高质量的器械和诊疗服务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是大家不变的初心。正如包俊敏教授所言,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保持积极的态度,鼓足干劲和信心,共同迎接挑战。希望S-LETS会议的召开,能够为更多同道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共同推动下肢动脉治疗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vascular@edoctor.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