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娱乐:很清楚中国电影市场在改变,但为什么依然乐观?

体娱   2024-11-27 22:45   上海  

迪士尼2024APAC content showcase开场

迪士尼2024APAC content showcase现场史迪奇互动

新加坡会场内,来自亚洲的合作伙伴与受邀前来的媒体坐满了整个大厅。荧幕上已经开始提示禁止拍摄电影或者剧集片段,这是老规矩了,但一眼望去,不少人的手机还是处在拍照或者摄像模式。手略微上扬的姿态之上,是等待记录下某些时刻的眼神。


大家当然不会冒着风险和职业道德泄漏电影的预告片段,只是每个人都清楚这是一次盛会,“这是迪士尼,大家总想拍点什么,哪怕是米奇头一闪而过的动画。”一个日本记者说。


灯光暗了下来,迪士尼APAC 2024内容展示会即将开始。很快,中国的参会者就在开场2024年回顾的花絮中,看到了熟悉的画面。


那是每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之一上海SHO影城。镜头扫过,能容纳千名观众的巨幕厅里,是满座的中国观众,年轻的女孩开心地站起来准备发言。


时间拉回到7月。镜头之外,女孩面向的是电影《死侍和金刚狼》映前礼的舞台。主演瑞安·雷诺兹和休·杰克曼正接受来自中国观众的提问。


彼时,出现在上海的瑞安·雷诺兹和休·杰克曼,被外界视为是迪士尼和中国观众一次重要的链接。在全球电影市场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的当下,这样一次需要投入一定人力和无数细节协调的安排,多少也向外界表明了迪士尼对中国电影市场的态度。


同样的,对在这一切背后,支持迪士尼中国团队执行的蔡志行来说,时隔十几年后,以华特迪士尼亚太区整合营销及原创内容战略执行副总裁的身份,在新加坡与中国媒体面对面,其意义也是一样的。


大部分时候都坚持用普通话交流的蔡志行,对中国市场并不陌生。她职业履历中重要的一段,是在上海度过的。“2016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当天,我就在现场。”蔡志行很轻松地打开了话题。


不出意外地,大家的问题都集中在迪士尼电影接下来是否会在中国有更多动作,以及迪士尼对中国电影市场的看法。


对于前者,蔡志行的回答是毫不犹豫地“yes”,除了2024年年末,一部前作在全球斩获流媒体top数据的《海洋奇缘2》、一部在中国拥有深厚狮子王粉丝基础的《狮子王:木法沙传奇》两部迪士尼的经典系列将在中国上映,蔡志行直言2025年的片单“必有一款适合你(中国观众)”,也会和团队一起努力把更多电影带到中国。


至于后者,蔡志行则围绕观众观影需求的变化提到了迪士尼中国的应对。


显然,迪士尼很清楚中国电影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而面对变化,无论是电影本身作为一种娱乐形态的价值,还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蔡志行都给予了乐观的回应。


“电影在各种娱乐的形式里面,还是最有影响力的,关键是它能影响到下游很多产业。”


蔡志行的这句话,很“迪士尼”,毕竟放诸全球以及国内,迪士尼电影的确能影响到下游很多产业。


又其实,把这个回答投射到国内电影产业,也可以算作是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个答案之一。


华特迪士尼亚太区整合营销及原创内容战略执行副总裁蔡志行

会努力把更多电影带到中国

但清楚观众不会因为好莱坞大片就买单
而是需要体验


片单是对电影巨头看待市场的直观反应。


纵观迪士尼娱乐给出的2025片单。一方面,是片单的数量可观,丰富多元。从合家欢到超英,从个体情感到暗黑悬疑,迪士尼影业、二十世纪影业、探照灯影业、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皮克斯、卢卡斯影业、漫威影业等均有坚守各自品牌或厂牌气质,或对旗下IP进行持续开发的作品。


信心明显!迪士尼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亚太地区内容展示会,两部剧带动效应明显,强调亚太地区“活跃且重要”|现场点击图片或链接,了解片单详细内容


另一方面,也可以感觉到整体片单中,包括迪士尼影业、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在内,电影叙事或多或少都有契合时代背景下大众所关心议题的尝试,在人物设定上,也在探索展现人性复杂的多面:《白雪公主》(暂译)的公主人设变化、《玩具总动员5》出现的数码产品、《创:战神》中的人工智能、“Hoppers” 的仿生机器与脑机、 “The Fantastic Four: First Steps”的复古未来风......


蔡志行提到了《白雪公主》(暂译)。“经典的版本主要展现了白雪公主的善良,但我们内部刚刚看过最新剪的版本,突出了她身上更勇于表达自己的一面,而且她利用自己公主的身份,期待了一些推动的作用,人设有变化。”


《白雪公主》(暂译)剧照


再比如《玩具总动员5》中,新加入的冲突点是小主人的电子用品正在抢夺小主人的时间。


蔡志行表示,这类对当下的映射,有助于吸引新的观众进场,但也不会破坏既定观众的观感。


虽然有很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存,但基于这份丰厚的片单以及迪士尼旗下其他厂牌所展现出的文化多元性,如果迪士尼最终能够把更多电影引入到中国,市场自去年开始好奇的一个问题,势必也会再回公众关心的视野:即迪士尼电影是否会在中国,不局囿于“合家欢”的标签?也会做更多题材的突破?


蔡志行理解市场的好奇,她对此的回应是,合家欢作为一个外来翻译的概念,在当下是否是可以全面概括迪士尼的理念值得探讨,但从中文语境上所原本所对应的家庭观影这一内涵,也客观上切中了迪士尼品牌一直想要传递的目标。即无论是什么电影,都尽可能创造适配家庭以及更多人一起观影的体验。这是不会变的。


“甚至不是说不可以以反派为主角,但所有故事都有一条主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一个好的故事,同时它的观影感受和体验是特别的。”蔡志行强调这恰恰是迪士尼品牌优势所在。


本质上,迪士尼持续完善的业务布局,让迪士尼整体运转,自带多个与观众触达的点。


这些触达,已经可以做到贯通电影内容开发到赋予观众观影的体验。


在电影内容开发上,Disney+已经让迪士尼可以从观众那里收获到足够的数据样本,形成直接的反馈,影响开发的决策。一个案例是《海洋奇缘》,尽管第一部受客观环境影响,未在中国市场获得大的声量,但随后在Disney+上表现出的惊人数据,给了这一系列持续开发的动力,所以有了《海洋奇缘2》。


而在观影体验上,迪士尼各类衍生品、主题乐园本身就已经有独特的品牌认知和极强的消费者粘性,对迪士尼来说,需要考虑的,更多是根据电影本身,做资源的适配。


对迪士尼来说,做一部电影,并不是仅仅是做一部电影,而是做品牌。而对观众来说,来观看迪士尼的电影,也不是“仅仅消磨时间just spend time,而是一种体验(the experience )”。



全球观众都在变得“挑剔”

提供情绪价值和情感链接很重要

但迪士尼的核心价值观不会改变


瑞安·雷诺兹和休·杰克曼的中国行掀起了不小的声浪。


他们出现在上海街头,这是迪士尼中国为他们安排的行程之一。很多路人偶遇他们,几张松弛感满满的街拍后,他们在上海外滩巨大的死侍与金刚狼的专属装置前,留下了搞怪的合影。与此同时,他们在电影首映礼上的发言,也以短视频的方式,被配上字幕、音乐,在抖音、小红书、微信、B站等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粉丝自发的行为。


除了死侍与金刚狼,之前同样引发中国粉丝追捧的还有《异形:夺命舰》。从映前活动到最后下映,异形的热度始终居高不下,年轻人显然很买单颇具仪式感的观影活动,这些活动最终和电影内容一起,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异形:夺命舰》在中国的票房,超过了北美。


一波一波声浪背后,迪士尼中国团队始终在线,关注这些讨论。他们不仅是一系列活动的策划者,也是社交平台上讨论的发起者之一。能够把观众看电影,变成类似于迪士尼乐园那样的体验,营造出那样的氛围,产生情感的共鸣与链接,他们是擅长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乐在其中。


严格意义上,无论是死侍和金刚狼还是异形,他们都不属于大众认知上典型的“迪士尼”电影,他们都归属于迪士尼娱乐旗下的20世纪福克斯,后者自从被迪士尼收购后,已经成为了迪士尼娱乐旗下,极具竞争力的电影厂牌之一。


但这些背后,都反映了迪士尼中国在中国市场,更注重拥抱本土社交平台、重视本土受众情感需求的积极策略。


“告诉观众这是一部好莱坞的大片是不够的。你还必须给到更多情绪上的价值,在情感上打动我。”蔡志行觉得这种变化不是中国市场独有的,“全世界观众进电影院看电影,要求都是在提高的,大家的选择也越来越’挑剔’。”


蔡志行透露,在电影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团队都会尽可能争取提前看片,制定策略,并根据市场的变化,提前储备更多的营销内容素材。


“比如此前主演们来中国宣传电影《死侍与金刚狼》时,我们就在各大社交平台用了‘City不City’这个热词,这也是近期入境游客非常喜欢使用的网络用语。”蔡志行表示,“我们会加强和抖音、小红书、B站等社交平台的合作。”


整体而言,借助中国本土社交平台,通过对受众情绪与情感需求的洞察,更好地进入圈层的视野,建立起与他们情感链接,创造更多情绪价值和文化体验,将是迪士尼中国团队目前投入的重点,也是未来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


并且在执行上,迪士尼中国团队也会重视精准的圈层的覆盖与触达,会根据不题材和内容,不同的城市受众,选择不同的细分圈层渠道合作。


而这些策略接下来都会在《海洋奇缘2》(内地11月29日上映)、《狮子王:木法沙》(内地12月20日上映)上进一步深入实践,持续探索。


《海洋奇缘2》剧照


不过,蔡志行还是强调,不管做出怎样的探索,迪士尼有一点不会改变。


“大环境各方面发展变化非常大,但是我们会非常坚持品牌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要确保消费者都知道,来看一部迪士尼品牌的电影,肯定能得到欢乐和谐乐观向上的精神,获得这样的情绪价值。我们会不断重复。”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探索






东西文娱
“Glocal”视角的文娱研究与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