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看 | 寻湖记

文摘   2024-11-02 07:07   吉林  


寻湖记


作者:王小微

深信,一个人走出家门,就会增长见闻。

更何况,是这么美好的秋天。

今年的夏末秋初,连续多日淅淅沥沥的雨。秋深了,天晴了,而且是出奇得晴朗。这样一个好天气,在家里是坐不住的,心上毛毛躁躁,恨不能一步迈出门去。

听说不远处有湖,索性,就以家为原点,漫无目的——寻湖去。

脚踩着纷飞的落叶,顿感秋意一天比一天深浓。也许是因为多雨的缘故,今秋的树叶竟不见往年的金黄,满目皆是深深褐色。抬眼再望,那树也在风中呈现萧索之态,半绿半枯,在秋风中飒飒。

但是,阳光暖暖,照得人浑身舒坦,是真正的“日光浴”。还有蓝的天,白的云,高远,舒展,望之说不尽的畅快。

就这样快步疾行,不觉中,竟来到了一块荒莽之地。也许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工地。楼群之下,竟有如此一块“完卵”。七拐八拐踅上去,满目皆是青蒿,不过此时已是黄蒿了。撸上一把,满手是秋的狂野气,沁入口鼻,煞是好闻呢。

细看,这沟沟壑壑的荒野,竟有成片的小菜地。有菜农在收秋,见我们踏入,直起身来痴痴凝望。问他们前面可有个湖,回说不知道,泡子倒是有一个。

于是,继续前行。又路过若干个小菜田。萝卜、白菜,各样的小青菜,皆是面黄肌瘦。难为这些菜农,如此坚韧不拔地在这样的荒凉之地开垦。可是终究营养不良,小菜们个个恹恹的。不知道它们吃起来,还有没有蔬菜的香甜滋味。

这让我想起那年的广西之行。遍地的喀斯特地貌,菜农们就蹲在房前屋后的小块菜地里,一瓢一瓢地给小苗浇着水。那样认真的表情,躬身细作,让人很是疑心在给大地绣花呢。

天南地北,对每一块可播种的土地,总有人在心底默默珍视。在这样晴暖的秋阳下,能有一块小小的菜地,毕竟是让人羡慕的。即便这菜地贫瘠,也不嫌弃,反而要愈加精心耕耘。肥沃呢,就更是欢喜异常了。不过,秋收大概也是有苦恼的。想起席慕蓉的一篇散文,就诉说了她丰收的烦恼。作家写到自家小院里的两棵芭乐树,如何在金秋时节,结出了芳香四溢的果实。她筹划着、梦想着,在满树芭乐彻底熟透的某一天,给孩子们和自己一个满满仪式感的“丰收节”。然而,到了她预想的那一天,忙到傍晚才回来的那一天,却等到邻居太太略带羞色地前来告知:你画室后面的芭乐,我们今天几个太太看它太熟了,你们又不吃,所以,爬墙进入你家采了一点。想想不好意思,来跟你讲一声……第二天作家忙完了,分出身来走到树下,却看到成熟的能够吃的果子几乎都被摘光了,只剩下一些极青极硬的小果子,高高地挂在枝头……第二年,她院子里的莲雾又开始挂果,待到果子成熟红红地耀人眼目,小巷子里忽又多了很多陌生来客。日里夜里,院子里时时传来树枝的断裂声,闪现小孩子们上蹿下跳的身影……这样的“丰收”,也给作家心头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丰收的快乐,理所当然,属于辛勤撒种的人。如此想来,既无良田,也无美地,倒也少却了劳作的艰辛,以及别样的“丰收之烦恼”。那么在秋天,就权且在天地间漫游吧。让自己,像风一样自由。

走着,望着,一湖碧水,就在眼前了。

湖并不是很大,难怪菜农们要将其称为“泡子”。但是美就美在,湖岸尽是大片的草地。半枯半绿的草,铺展开来,让人恍如来到了大草原。

置身湖畔,身前身后,尽是清凉自由的风了!有人在放风筝,大风里,翻飞的大蝴蝶呼啦啦地左飞右旋,竟是无尽恣意。远远地,是大人孩子们在安营扎寨,湖面上,回荡着缕缕笑闹之声。

蜿蜒的柏油路,漆成深灰色,窄窄仅供两人行,似乎有意要将路面隐没在草丛里。小路弯弯扭扭,也许是环湖路,让人感到无尽的漫长。不断有骑着自行车的孩子,在小路上呼啸而过。那一刹那,我也涌起了买一辆自行车的冲动。跟着骑行的孩子们一起冲锋?那是万万不可了。只乞求,能够在他们游蛇一样的夹缝里生存。可竟还是担心,万一摔坏了胳膊腿咋办?斜阳下,芳草千万里。需要提防着,让衰老的忐忑心灵和脆弱身躯,迟一天,再迟一天来临。

还是,尽享此刻的温暖斜阳吧。也真是疲乏了。在绵软的草地上一屁股坐下。太阳烘烤着后背,耳畔微风甜爽。这一刻深深地觉得,在好天气里不出门,简直是对自己深深的虐待。

忽然就羡慕起这湖畔的人家。我是远远地,寻湖而来,而他们,每天都生活在这里。

然而,寻湖也有寻湖的乐趣罢。在这凉爽的清秋里,走走,看看,无数的风景,进入了眼里,进入了心里。




来源:2024年11月2日《吉林日报·东北风》副刊

制作:鲁钟思

初审:孙艺凌

复审:曾红雨

终审:刘  怀






原创稿件,欢迎转发,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风吹东北,必推精品。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

立即关注,每周推送



吉报副刊
“东北风”作为《吉林日报》文化周刊,多年来领先吉林、声震东北、影响全国,一直广受关注。本公众号将提供本土及异地的深度文化解读。高雅、深沉、清新、隽永。风吹东北,遍地生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