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吉林

文摘   2024-10-20 07:55   吉林  


行吟吉林 

雁鸣湖夜话

□陈晓雷


9月25日,我第二次来敦化参观张笑天文学馆。在馆内,我意外发现几个细节,让我的心顿时翻腾起来。时光如流,转眼先生已仙逝八周年了,关于他那些点点滴滴的往事,即刻浮现于眼前。

我于1977年高中毕业下乡,当年下煤矿当工人。在那个年代,草原煤矿小镇的物质生活虽能基本满足,可偏远边疆地区的文化生活却极其匮乏。那时我的精神世界,像被一团稠泥禁锢得几乎不能转动,而我渴望提升文化、渴望读书的愿望却非常强烈。于是,我想出个治“病”的奇招,即按报纸的提醒,开始向发达的大上海邮购图书,首批邮购的书有鲁迅的《朝花夕拾》,秦牧的《艺海拾贝》,还有一本很薄的小说《回来吧,罗兰》,作者就是张笑天!这本有趣、美好的小册子,陪伴我度过许多寂寞得要命的时光,为我尽早冲出地下千米矿坑,做足了精神储备。

我上大学的第一年,即1983年夏天,一篇小说《离离原上草》正在经受波折。不久,知道张笑天在《人民日报》(1984年1月9日)上做了检讨,这就是40余年后,我眼前陈列的这篇文章。

人生有神缘,无以知奇巧。23年后,我从草原小镇走入省某机关,笑天先生作为省文化专家咨询委员常来机关开会,我们由此相识,成为文学上的良师益友,整整共同走过11年的文学人生之旅。这期间,我们所经历的诸多工作往事和师友情谊,容我稍后再叙。

这次在笑天文学馆,我看到先生多部影视剧剧本展览,如《创业》《孙中山》《末代皇后》《关东女侠》《开国大典》《重庆谈判》等等,还有大量文学著作陈列,其中就有先生当年亲笔题赠我的多部书籍,如《太平天国》《永乐大帝》《三八线往事》《张笑天短篇小说选》《心灵驿站》《往事钩沉》,等等。

这次入住雁鸣湖畔的小山村民宿,月夜微醺下,几位作家友人,情不自禁地忆起当年笑天先生对自己的恩泽,慨叹先生早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雁鸣湖畔》,给这片湖光流金的土地,带来的美丽神奇和亘古绵长。

如今敦化的小山村和雁鸣湖畔,不仅成了吉林省名胜风景线,还成了东北地区的旅行打卡地。这块与笑天先生文学创作息息相关的金湖胜景,正在走出吉林、笑迎八方游客……

笑天当年对我的工作及文学创作帮助极大,我受惠良多,现在想来,我自感有愧于先生,尽管其从未求回报,而我却深信,人生唯感恩者才会有前程这个定律。于是,在文友们纷云笑天的絮语中,我想自己该为先生写点什么了,以释怀我对这位前辈大师的思念。

作家们夜话笑天,仍伴长夜持续着,雁鸣湖䀹着月光眼睛,舞动着、谛听着……

红松林的秘密

□刘德远


突然,在车子行进方向的左侧,山丘之上的红松林中,大片的野百合花闯入我的视线。雨水湿润的橙红色花朵,艳丽中透着清新可人。生活在长白山区50多年,还是首次看到这么多野百合花。
红松林距离王牛沟林场不足500米,公路曲折穿行在林海。我们四人结伴寻访牡丹江源头,雨中偶遇红松林中野百合花。花丛有画意,内心生惊喜。
从车上下来,我决定顶雨上山,索性当棵松树,陪伴野百合花淋雨。
边沟蓄积雨水,我试图大步越过它,没想到由于雨水浸润,两侧泥土湿滑,落脚之处踏出深坑,险些摔倒。沟边的野草,欺骗了我的眼睛,踩上去异常滑软。情急之下,右手抓住1米多高的小杨树,借助力量将身体前倾,右脚踩稳,于慌乱中迈上山坡。此时,左脚的鞋上沾满泥浆,使我略显尴尬。如果是晴天,就可以干净地见野百合花了。
一棵有标记牌的红松树,作为我的观察点。确定树木点位,找好环境坐标。红松上挂着长方形标志牌,白底陪衬红线红字,第一行:王牛沟林场;第二行:三组42林班;第三行:1点GPS坐标值22415076.4780244;第四行:管护员姓名:姜福利。在指示牌的右上方,锈迹斑斑的铁钉固定白色菱形纸片,上面用铅笔手写两组数字:42、3004。根据两块牌子显示的信息,这棵红松是42林班,第3004棵被管护的红松。
普通人对“林班”这个词感觉陌生,林业工人却很熟悉,经常挂在嘴边,每个人心里都装着活地图。
红松作为长白山区的名片,被当地人广泛栽植并严格管护。20世纪70年代,敦化市林业局组织栽植红松林100万亩,经过近50年生长,现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红松林。42林班,是管护百万亩人工红松林的缩影,见证了荒山变青山的奇迹。
站在红松树下,我发现整个山坡,绿叶和繁花,红褐色与白色,合作完成了巨幅油画。
红松树下,蕨类植物枝叶繁茂,菠萝形植株,生长漏斗形家族,枝叶环抱相视,叶片舒展扇状,植株绿色葱郁。4月初,蕨类植物早早探出头,钻出枯枝败叶,肢体挺拔头部弯曲毛茸。弯曲的头部,被称为提琴头,人们给本地生长的植物,起了个洋名字。当提琴头伸直腰身,长长的颈部顶端,没张开的嫩叶,形成圆形的叶子苞,状如野鸡羽毛,老百姓亲切地称其为“野鸡膀子”。这种植物根状茎及叶柄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的功效。
在红松林中,白芷花个性鲜明,花茎纤细,叶片娇小,米粒儿般的花朵堆在枝头。白芷的根茎部是非常名贵的中药材,可治疗感冒、头痛、痈疖等。如果说,雨中红松林是幅画,松树青春勃发,白芷花满天星雨,橙红色百合花则清纯动人。
我的手掌撑着红松树,胳膊支撑身体,以缓解疲劳,提供观察支点。雨中百合花,使我想起它的家族。
在长白山区,百合科植物有十几种,学名和俗称混用,很难弄清楚。有时分别说出名字,其实是同一植物。人们比较熟悉的品种有:薤白、茖葱、铃兰、萱草、黄花菜、毛百合、东北百合、山丹、舞鹤草、北重楼、二苞黄精、玉竹、小玉竹、南玉带、三花顶冰花、鹿药、白花延龄草等,这些都是学名。当地人还有自己的称谓体系,仿佛自家孩子一样,都有小名儿,喊着亲切顺口。薤白叫小根蒜,茖葱别名寒葱,萱草俗称黄花菜,毛百合称为卷莲百合,东北百合又称轮叶百合,山丹唤作细叶百合,北重楼依形状称呼七叶一枝花,玉竹喊成山苞米,鹿药戏称山糜子。
眼前的红松林,与途经的松林本无区别,但盛开的东北百合吸引了我。东北百合,当地人称野百合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一般在80厘米左右,茎部直立平滑,互生或轮生叶片8—9枚,叶子长度8厘米以上。百合花生于茎顶,少则2朵,多则4朵,6片橙红色花瓣点缀紫黑色斑点。七八月间,野百合恰逢花期,红松林中野百合花,邀请我参观雨中的神秘园,丰富我对生物的认知。红松林、野百合、白芷花、蕨类植物,愿意停下脚步的我,还有远处飞来的鸟,共同演绎生命的颂歌。
雨停下来,我可以从容地观察红松林。这片红松近50年树龄,树高达15米左右,胸径50厘米。听林区人介绍,成年红松胸径可达1米,树高接近50米,绝对称得上林中王者。红松林身姿挺拔,有森林仪仗队的美誉。
顾不得树身潮湿,我拥抱第3004棵红松。树的潮湿与身体的潮湿混合,体温抵御树身的凉意,接受树身的凸凹问候。我掏出眼镜布,反复擦拭镜片,观察树身局部形态。红松树皮鳞状开裂,内皮浅驼色,裂缝红褐色,连绵环绕形同战士的铠甲。潮湿的红松林,媲美水墨画,皲裂的树皮富有立体感,放飞画家的笔墨丹青。
我左右环顾,检阅这些红松树。阳光从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穿透雾气缭绕,雨后的野百合花娇艳欲滴。倏地,一道红褐色身影从近处的松树,纵身跃上眼前的红松相邻的树枝,顺着枝干蹿到主干,攀缘到树头,隐身在绿色的松针里。这是林区人熟悉的松鼠,喜食坚果,喜欢啃食红松籽粒。松子成熟的时候,松鼠从风干炸裂的果体取出松子,忙碌地储存在树洞里。或者在它认为安全的地方,挖掘洞孔,将松子藏在洞底,洞口用树叶进行伪装。饥饿的时候,它会取出松子享用美味。有时,松鼠的记忆力会出现问题,忘记了松子储藏地点,这就给了种子破土发芽的机会。野生红松树苗生长缓慢,30年以后,这棵红松结果,产果期最长能够维持百年。
正在心驰神往之际,水珠落在我的鼻尖之上。透过镜片感觉水滴碎成花,在身前青翠中找不到踪迹。我下意识地抬头,红松林的上空,山鹰伸展翅膀,盘旋飞翔俯冲,快似黑色闪电,掠过红松林海,消失在视线之外。
继续寻访牡丹江源头。我的路径穿过林海松涛,引领我抵达牡丹岭。对于我来说,红松林中的百合花,会一直盛开在记忆深处。

山花烂漫话集安

□程云霞

    秋高气爽时节,怎能不去看山呢?一座有形有色、绰约多姿的山是会说话的,是乐意让人去悦读它,并且与人共情的。


而秋季赏山,最不能错过的是集安的山。

集安的山属于长白山系的老岭山脉,自东北向西南蜿蜒绵亘,海拔最高处1500米,最低处也有几百米。整个山脉迂回盘旋,横峰侧岭,如一条气宇轩昂的巨龙。它将古城集安牢牢地护佑其中,圈成风水宝地。古人将山谓之“崇阿”,简单二字便把高山的巍然峻秀刻画得淋漓尽致,以“崇阿”称呼集安的山应更为贴切。驰骋在山中的高速路上,两侧群山绵延不断,好像渐次展开的巨大画卷,使人迫切地想深入其中探寻更多的美景。那一道道跳跃的山脊,又好像千万匹骏马在奔腾,簇拥着历史车轮飞驰向前。这一刻,除了自由、洒脱、无拘无束,似乎别无他物。

因长白山脉和鸭绿江水系共同形成的独特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集安的山风光旖旎,四季分明。冬季,群山被白雪覆盖着,既雄伟清奇,又安静内敛。春山嫩蕊摇黄,百花待放,像一位娇羞的少女。夏天的山绿意葱茏,一派勃勃生机。最热烈奔放的还要属五色斑斓的秋山,它将积蓄了一年的能量在收获的季节里悉数释放,拥揽着金风忘情地舞蹈,这是秋山对生命的诠释和最高礼赞。

集安的秋山之所以最受欢迎,缘于它丰富多彩的颜色。老岭山脉生长着1300多种植物,其中珍稀树种不可胜数。金秋十月,红枫树当仁不让抢占“花魁”,松、椴、桦、楸、杉等树木也不逊色,争先恐后,各显神通,把群山装扮得绚烂多姿。放眼望去,整个山脉就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人们将此时的山称为“五花山”。“五花山”顾名思义,就是五彩缤纷的山。这里的“花”不是鲜花,而是秋叶。一朵鲜花可能只有一种或两三种颜色,各种树木相杂,它们的每片叶子却可以同时拥有纷繁的色彩——橙、黄、红、绿、紫、赭、棕、灰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康德说,“美是人类的终极价值”,我们通过视觉感知色彩,并通过色彩感知“美”,通过“美”治愈一切。所以,欣赏秋季里姹紫嫣红的“山花”何尝不是一种治愈呢?大自然就是这样一位卓绝的艺术家,她将一切野蛮生长的、不加修饰的原始美演化成真正的美,触动人心且无法复制。

秋日宜登高,登高宜远眺。伫立在五女峰的仙人台上,雄伟的群山巍然屹立。山梁的一道道脊线仿佛巨人结实的臂膀上隆起的筋脉,迸发出强劲的力量。一座座绚烂的五花山攒成重重叠叠的五花岭,大气磅礴,蔚为壮观。集安的秋山,就是用这种恢宏的气势和绮丽的色彩感染着亲近它的每一个人。陶醉于山色之中,当山风轻轻拂过,会从内心升腾出一个声音:没有哪一个人经历的风雨会比一座山更多……

秋天是成熟与收获的季节。那就允许秋山毫不谦逊地展示吧,允许它高调地擎着一树树繁花歌唱吧!遥想当年铁马金戈,就是在这高山密林中,东北抗联的英雄们以七尺之躯铸就钢铁城墙。他们用坚定的脚步和笃定的信念夯实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倾尽满腔热血灌溉了这里的每一棵树……每逢金秋,山花分外鲜艳,那是因为英雄从未谢幕,而是以另一种形式与我们同生共存。

金风送爽的秋日是最适合看山的。秋山有色,秋色宜人!

奇石飞瀑望天鹅

□朱乃波

望天鹅山位于吉林省长白县十五道沟,海拔2051.4米,是东北的第二高峰,远望犹如一只昂首翘盼的天鹅。
我们沿山路从南向北前行,两岸高山,古树参天,花草竞秀。道路左侧是一条小溪,溪水由山上泉、瀑的流水汇集而成,从北向南流淌。小溪有三四米宽,水不深,明澈纯净,清可见底。溪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头,有的形似鹅卵,有的状如馒头,有的很平坦,就像一块捶衣石。溪水撞击在石头上,溅起一朵朵浪花,发出了哗哗的响声。
行走间,看见道路右侧的“千柱峰”石壁上,排列着一根根巨大的、圆圆的石柱,一根紧挨一根,就像一棵棵粗壮、笔直的原木。有一根石柱断成了三截,就在即将坠地之时,一根斜刺飞来的石柱,把它死死顶住。一刹那间的惊险,形成了奇美的永恒。这就是“千钧一发”!树木掩映着石柱,阴暗中增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前面传来了水的轰鸣声,我们加快脚步,只见一条宽大的瀑布,跃下数层台阶,恰似一条银练,从天而降。这条瀑布游龙,摇头摆尾,飞流而下,吐出千万颗龙珠,卷起千堆雪,原来它就是胜景“天河落地”。复前行几步,我们来到“母子瀑”,但见并排的三条瀑布,从石崖飞流而下,中间的较宽大,两边的窄小,形同母子。
我们在大石碑“天书展册”旁留了影,往前走,就看见小溪对岸的山壁上出现一排巨大的石柱,有的四棱,有的六棱,石柱高六七米,就像一根根枕木矗立在那里。石柱的上面则是一些杂乱的小石块组合在一起,就像一块儿巨大的发糕。
看,前面左侧的山上又出现了一条瀑布,在一排灰黑相间的巨大石柱构成的峭壁上方,在万木葱茏之中,瀑布从50多米高的石崖上飞腾而下,恰似一条跃出的白龙,一头扎进溪水,这就是“白龙瀑”。
我们欣赏了“万古岩”“九叠瀑”等景观,来到“石转运来”处。山前有一块巨大的长方形石碑,碑前刻有“石转运来”四个红色大字,碑上面刻有碑文。石碑后面石壁上面的石头一层一层,成半卷状,好似正在旋转。旁边瀑布飞流泻下,水似珍珠串串相连。奇石秀水,天造地设,身在其中,心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路经左侧山涧中的“悠荡桥”,沿右侧登山栈道拾级而上,沿途欣赏了“水帘洞”“听泉石”和“猴头石”等景观,便来到了“悬石洞”。洞的顶部悬着五块孤石,悬石一块挨着一块,但都是相对独立的,每块悬石都好像嵌进去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叹为观止。
山上怪石嶙峋,瀑布众多,有名的瀑布有二十几处,无名的瀑布亦随处可见。有的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有的纤细秀丽,丝丝巧挂;有的从岩壁、石缝间涌出涓涓细流,悄悄流下, 就像有人用一把巨壶从山上往下倾倒着玉液琼浆,到处流淌,真可谓“两岸奇石叠翠出,山崖随处见瀑布”。

老秃顶子并不“秃”

□董知远

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说老秃顶子,一定会问:老秃顶子秃吗?是啊,和长白山区一望无际的莽莽林海比起来,山顶处草甸茵茵的它是有些秃。

但老秃顶子并不秃,在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上,四周茂密森林的环抱中,竟然长出一片上百亩的高山草原——这里到处绿意如织,间或有牛儿、马儿或立或卧,悠闲地在草地上吃草,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老秃顶子是位于331国道上的临江花山森林公园的一部分。这里的风景很独特——原始次生林、高山草原、怪石、云海……每一样都令人称奇。

老秃顶子的来历很神秘,有人说这是当年种参人留下的,还有人推测这是伐木后形成的,依我看来要归功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然造化了。

老秃顶子四季分明,春季时山花开得漫山遍野,最多的是冰凌花与猪牙花,虽然都是普普通通的花花草草,但在春风中一齐怒放,平添了许多如诗如画;夏天老秃顶上清新凉爽,早来的人可欣赏云海日出,晚来的人可搭起帐篷露营;秋天的老秃顶子适合登高远望,为此当地旅游部门还在山顶修建了一座望瑶亭,在晴朗的秋日,你可以顺着木栈道,登上望瑶亭,在最高一层凭栏远眺,看远山在脚下起伏,看千山万壑都成五彩斑斓,一定会让你心旷神怡;冬天的老秃顶子银装素裹,一派粉雕玉琢的世界……

老秃顶子很高,高到站在山顶上可以看到长白山主峰,高到会生长出只有在高海拔地区才能见到的植物,比如岳桦。

老秃顶上有很多巨石,散落在草场之间,让人一见,仿佛置身于远古时期。这些巨石都是自然形成的,其中在一块巨石间还有一棵高大的枯木,也许,它在哪一次电闪雷击、火山爆发的天灾中死去,但还是倔强地立在那里,经受着风雨侵袭和岁月的洗礼。平整的巨石上可坐可躺,秋日的阳光晒得暖洋洋的,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在巨石上闭目养神,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云海是老秃顶上的又一奇观,都说秋天是来老秃顶子看云海最佳的季节。在日出之前站在老秃顶上,此时的云雾在一定的海拔上形成一个平面,它们不断地交织着、蒸腾着、涌动着,群山都在云雾的笼罩中。云海是如此壮阔,也许只有浩瀚的大海才可比拟。而当东方渐渐变红,红日从云雾间喷薄而出,为云海和山林抹上一层瑰丽的色彩,让人感叹世间竟有如此美景。

老秃顶子的秋天,在不经意间总是带着一点深邃,你看它,绿得可爱,白得纯洁,红得热烈,青得纯粹,黄得温暖……每种颜色都带着不同的含义,就像一颗颗炽热的心。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来到林中,五味子、圆枣子、蘑菇、核桃、松子……到处都是,有心的人过来时带着个小筐或袋子,就会载着满满的收获回去。

秋日的老秃顶子,没有张扬,没有喧哗,只有你走进它的怀中,才会真正了解它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丰富多彩。

老秃顶子,是一首岁月的牧歌。





来源:2024年10月19日《吉林日报·东北风》副刊

制作:孙艺凌

初审:鲁钟思

复审:曾红雨

终审:刘  怀






原创稿件,欢迎转发,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风吹东北,必推精品。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

立即关注,每周推送


吉报副刊
“东北风”作为《吉林日报》文化周刊,多年来领先吉林、声震东北、影响全国,一直广受关注。本公众号将提供本土及异地的深度文化解读。高雅、深沉、清新、隽永。风吹东北,遍地生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