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中国 | 查干湖畔的丰碑

文摘   2024-09-19 07:40   吉林  



查干湖畔的丰碑


作者:刘鸿鸣

在查干湖畔,高高矗立着一座由三个大写的“人”字组成的纪念碑,三个肩膀靠在一起共擎一颗明珠,这就是“引松工程”纪念碑。
这颗明珠,象征着查干湖。
抚摸着春风中有些渐渐回暖的碑身,在蓝天白云之下,我仿佛看到了一支长长的队伍正举着红旗、扛着铁锹、挑着土篮子从湖水中走来。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戴着帽子拿着铁锹的中年人,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他叫傅海宽,1976年兴修“引松工程”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前郭县的县委书记。其他别的人,好像也都面熟。
其实,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才见到过傅书记。那时他已经退休多年,偶尔还能看见他走在小城前郭的大街上。老人家高高的个头儿,早已满头银发,最显著的特征是腰有点弯了,常背着手行走,腿脚好像还拖着岁月的沉重。不过精神状态还好,总有熟人上前跟他打招呼。
他的腰是累弯的,还是压弯的?当时还不清楚。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在过往的岁月里寻找答案。

付国芳 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霍林河上游开始兴建罕嘎力、兴隆、胜利水库,下游从1962年开始断流,致使末端的查干湖水面逐年缩小。到了1972年,查干湖已经由过去的420平方公里缩小到不足50平方公里了。水少了,水质发生了变化,PH值由8.5上升到12.8。白色的湖底露出来后,一到春天,风一刮,查干湖及周边就扬起白色的“沙尘暴”,碱面子把耕地和草原盖上一层又一层。从此,降雨量减少了,草没了,鸟不来了,周边的耕地是种了毁,毁了又种。
与湖区一样让人犯难的还有前郭灌区及西部的“望海”“深重”等涝区。
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看好了松花江畔哈达山下这片一马平川的草原,想把这里建成他们向外侵略扩张的粮食基地。他们于1944年强迫中国劳工十万余人挖渠筑坝,在松花江畔的哈达山下及北侧的锡伯屯附近修建了两处抽水站。他们的美梦还没实现,东北就光复了。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东北四大灌区之一的前郭灌区,开始在日伪时期的半截子工程上开发水田。虽然政府投入很大,但用水量和用电量高,粮食产量很低。灌区进退两难。原因是土地碱化严重,岗地上不去水,洼地排不出水,地下水位高,限制了水田的发展。那时前郭灌区穷得出名,曾有“三吐(吉拉吐、扎拉吐、讷日吐)一哈(白依哈)外加达里巴,谁见谁害怕”之说。西部涝区也是排水不畅,水患严重,农牧业的发展都受到了影响。
在那个年份,几届县委领导看到这一切都急在眼里。傅海宽上任后,他和县委班子成员更是痛在心上。不久,一个美好的蓝图就在他们心中描绘出来:中北部(包括前郭灌区)要把土地资源有效利用起来,改造成米粮川;北部要复活查干湖;南部要发展成林、草、果、粮丰产的多品种农作物经济区;西部要造林、治沙、种草、治碱、锁住风沙,大力发展畜牧业,开发林、草、肉、奶,使之成为林、牧丰足的经济区。并决定大搞水利工程,分期治理,分期建设。
1976年,是个值得人们铭记的年份。正是在这年的9月5日,前乾“引松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这项获得上级党委和水利部门支持的“引松工程”,也叫草原运河,是在前郭灌区的第一总引水干渠和第二总引水干渠之间,即在原总泻干及三、四泻干基础上修建的,南起松花江畔的锡伯屯东侧,北至查干湖,长53.85公里。运河河底宽50米,深2米。
1976年的秋天,“引松工程”百里工地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工地大喇叭几里外都听得到,一派气壮山河的场面令人感动。8万多人日夜奋战,大家挑的挑,抬的抬,拉车的拉车,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埋头苦干。县委书记傅海宽任工程总指挥,他带着铁锹亲临一线。工程分东部战区、南部战区、中部战区、西部战区和北部战区,其他县领导常万海、阿古拉(赵凤山)、萨音那木拉(包文汗)、石汉文、刘升、孙盛春任副总指挥兼战区指挥。指挥部下设政工处、施工处、后勤处和办公室,分别负责组织宣传、工程施工、物资供应和食宿安排等事宜。各公社、农、林、牧、渔场和县直各单位参加的会战人员,按民兵军事化要求组成团、营、连组织。指挥部决定,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必须在工地亲自参加劳动。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哪里艰苦就出现在哪里,同农村社员、各级干部及部分中学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让人感动和传颂的,有众多的普通党员,也有普通群众的事迹。前郭镇公社党委书记关晓东年纪较大,患有低血压、心脏病,同样在工地拉车、挑土,专拣重活干。工业局副局长李金龙身患脑血管痉挛等多种疾病,一次晕倒在泥坑里,大家把他拉上来,他换上衣服后又上工地干起活来。深井子公社七棵树大队八队政治队长刘贵,患胸膜炎,施工中两次累吐了血,坚持不下火线,组织上让他回去治疗,他回去第二天就又赶回到工地,他说:“死也要战斗到会战胜利。”长龙公社六股道一队政治队长祝洪福,爱人病故,家中五个孩子没人照顾。他扔下家,组织上几次劝他回去他都不肯,他说:“家中困难再大,没有工地的困难大,个人事情再重要,没有建设社会主义重要。”大山公社尔娄七队老党员赵洪斌,当时66岁,患有严重的肺气肿病,自己带着针管和药品战斗在工地上,领导安排他在后勤干,他坚决不肯,一直坚持在泥水里劳动。东风公社(现王府镇)外五家子大队邵大娘,60多岁,家人和领导都不同意她上引松工地,她偷着跟队伍来到工地,给大家做饭。后来腰腿痛老毛病加重,几次动员仍不回去。大车店老工人马殿臣,别人挑两只土篮,他挑四只,别人休息他继续干。一次大会战,他一连顶了九个班,他说:“为了建设前郭县,我就是要一锹一锹地作贡献。”东风公社二龙山大队的11名教师,周六骑自行车赶到工地,晚上干一夜,周日干一天,周一照常上班。吉林农业大学学生吴彦军和回家探亲的解放军战士崔建林,在工地上度过了整个假期。

刘跃红 摄
百里引松工地上感人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大家团结一心无怨无悔,硬是坚持到第一场大雪飘落下来。
雪,后来是伴着呼啸的寒风吹来的,嗖嗖地刮在脸上生疼,大有要将引松工程填平之势。那个冬天过早地来了。
当时有的公社如期完成了工程任务。有的因地段出现泉眼太多,有的因地段下面是狼屎泥,还有的因没有充分发挥畜力和机械的作用,慢了一些。这一年因部分村屯秋收人力不足,加上雪下得早,导致成片的庄稼被压在雪里,群众负担确实挺重。傅海宽等县领导在组织抢收的同时,咬着牙没有让“引松工程”停下来。他们坚信,困难是暂时的,这条引松工程建成了,不但能解决前郭灌区及西部涝区积水排不出去的问题,还能扩大水田和旱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更主要的是前郭灌区及西部涝区排出的水能通过这条草原运河流到查干湖里,可以恢复昔日湖区的水面和自然生态。这是一举多得的千秋大业,眼下虽然丢了几粒芝麻,明天将得到的是西瓜。
当时,“这个工程是造害工程,如果通水的话,新庙以南全部被淹”“劳民伤财,不上算工程”等言论很多,让傅海宽及县委班子成员在双丰林场办班,“说清楚”。此时“引松工程”第一期只完成总工程量的81%。还没进行后续工程时,傅海宽被停职反省,其他县领导也都挨了批。
一时间,引松工程仿佛成了一道显赫的伤口,在白雪覆盖的草原上流着血,让人疼痛。
后来,新任的省委书记王恩茂到前郭县视察,认为大工程今后还得搞,不能盲目批,新疆大兵团作战,解决了水源和干旱问题,白城现在吃饭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要解决温饱问题,不能把干的人搞得灰溜溜的,咱们应保护干的人。不久,傅海宽被调到通榆县的通发牧场任筹建负责人,后又担任通榆县常务副县长。

辛艳玲 摄
后续工程历时八年,在各方齐心协力之下,完成了剩余的19%的工程量,于1984年8月23日正式竣工,开闸放水。
“引松工程”开闸放水时,人们没有忘记老书记傅海宽。县领导把老书记全家接回来参加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随着一声“开闸”!江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出来,四周一时间欢呼声阵阵。
老书记望着滚滚的松花江水沿着“引松工程”这条草原运河流向了前郭灌区的万顷良田,望着这水又向查干湖流去,再也控制不住,哭了。他说:“引松工程终于开闸通水了,我们引来了松花江水,这真是圆了前郭人民百年的梦啊!”很多在场的人也都流下了热泪。
这泪,一定像他们当年流过的汗一样,溶入了滔滔的松花江水,滋润着前郭灌区的2万多公顷水田(1976年灌区水田面积6452公顷),然后又流入到存水量7亿立方米、水面420多平方公里的查干湖中(1976年湖水面积50平方公里,1981年存水量1亿立方米)。
他的身躯是为了查干湖和前郭灌区及西部涝区的今天才弯的。他的腰弯了,可是前郭人的腰杆从此挺直起来了。
当年在他和县委一班人的带领下,前郭县各族人民靠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斗志,完成了一大壮举:一条造福子孙后代的黄金水道,流来了今天的富强。
之后,大家围绕守护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绘起了蓝图。

邵群 摄
如今,更显活力的是,灌区的泄水都排走了,不再流入湖里。湖区周边的村屯建设了多座污水处理站、收集池,家家门口都设置污水井,通过管线输送后集中处理。在湖的东侧还开凿一条7公里的运河,串联起苏家泡和六家泡,两端连接着查干湖东北部和东南部,保证了东部流向查干湖的泄水在体外循环,再从东南部的马营泡流出。随着私开滥垦草原林地行为的有效整治,以及查干湖缓冲区油井和采油平台的拆除,查干湖显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实现了河湖连通,与松花江和嫩江相连,查干湖的水体三年置换一次。
这些,都是老书记无法看到的,但却是他们的梦想。
今年的清明节,我去松花江畔的一处公共墓地,意外地见到了傅海宽书记也长眠在那里。墓碑不高不大,碑文是一副对联:“志引松江千里水,情灌前郭万顷田。”我没有准备,只买了一束鲜花献上,默默地鞠上一躬。
近年来,查干湖成了吉林省西部河湖连通的核心区,不但是生态的湖,还成了文化的湖。特别是在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中推出了“查干淖尔冬捕习俗”“冰湖腾鱼”以及“辽帝春捺钵”等众多的文旅品牌,又引来了全国众多文化名人关注的目光,大家又写又展又摄又演,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查干湖畔,“引松工程”纪念碑也成了一处人文景观,一处人们心中景仰的丰碑。
今年的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日子里,我想再次来到“引松工程”纪念碑前,看看那些新立的雕像,看看傅海宽及众多的“引松工程”的建设者。如今,那些圆了前郭人民百年之梦的建设者们,已经站成了由三个大写的“人”字组成的纪念碑。他们高擎着的明珠闪烁着永恒的精神之光,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这颗明珠象征着查干湖这方圣水,想想看,又何尝不是当年前郭县八万干部群众的一大滴汗水,甚至是傅海宽八年之后流下的一滴热泪呢?
是得再鞠上一躬了,为傅海宽,也为所有参加“引松工程”建设的党员和普通群众,当然还有那些在后方支援“引松工程”建设的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党员和普通群众。





来源:2024年9月17日《吉林日报·东北风》副刊

制作:孙艺凌

初审:王小微

复审:曾红雨

终审:刘  怀






原创稿件,欢迎转发,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风吹东北,必推精品。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

立即关注,每周推送



吉报副刊
“东北风”作为《吉林日报》文化周刊,多年来领先吉林、声震东北、影响全国,一直广受关注。本公众号将提供本土及异地的深度文化解读。高雅、深沉、清新、隽永。风吹东北,遍地生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