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四大恒”到底在东四哪?

文摘   生活   2023-05-27 09:37   北京  

老北京的“四大恒”到底在东四哪?

《东华图志_北京东城史迹录》中记载在“东四北大街重要史迹”

      好友留言问我:四大恒之一的“恒利金店”,到底在东四北大街什么位置?这个问题一下子也给我问蒙了!的确,到目前为止,网上对于“四大恒”的店铺位置说法不一,仅以“恒利钱庄”来说,有说在“东四牌楼东大街”的,有说在“东四牌楼迆北路东”的,还有说在“东四头条胡同”的,那么“恒利钱庄”究竟在什么位置呢?

《东华图志_北京东城史迹录》中记载在“东四北大街重要史迹”

      据2005年出版的《东华图志_北京东城史迹录》标注的准确地址在“东四北大街东侧”。那么《东华图志》准不准呢?书中“序”里是这样描述的:“由主编陈平、王世仁,东城区文化委员会历时两年多,经过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编辑了两卷本的《东华图志》。这是一部以图文并重的形式记录北京内城东部文化古迹的图书。”

《东华图志_北京东城史迹录》中记载在“东四北大街重要史迹”

      《东华图志》“书中收录和介绍文物古迹近四百项,在地图上标出历史文化遗迹约二千处,历史文化保护区十五处,绘制古建筑图七十处八百一十六幅图,还收录了多幅古旧地图和大量精美的照片,为读者记录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材料。”从《东华图志》上看,“恒利钱庄”就在东四北大街上东四二条西口北侧的位置。

三十年代春节期间,东四牌楼北口路东街景。从恒利银号的门前向北望去。(摘自《北京日报旧京图说》文章作者:闻者 )

      有好友说,有可能是《东华图志》标错了呢?如果说因为记载错误而闹出“乌龙”的事,我也的确遇到过了几次。我在编辑“老阿带您胡同游”的视频时,东四十二条里所用贾德耀的照片是从“百度百科”里搜索到的,然而等我编辑完了视频发表以后,有好友留言说是用错了:“贾德耀的照片用的是李宗仁的照片”。

在“消失的胡同一览表”中写着:东四北大街路西,有“果局大院”、“钱锅胡同”、“吉祥大院”三个死胡同。

      近日我在考察东四北大街上的“死胡同”时,在一本专门介绍《东四》的书籍中,明确地在“消失的胡同一览表”中写着:东四北大街路西,有“果局大院”、“钱锅胡同”、“吉祥大院”三个死胡同。并注明是根据1950年出版的《北京市分区详图》,我费尽了周折掏换了该图有关东四北大街的局部,却只有“果局大院”和“吉祥大院”,却没有“钱锅胡同”。

1950年出版的《北京市分区详图》有关东四北大街的局部,西侧只有“钱满胡同”、“果局大院”和“吉祥大院”。

      后来我与该书作者老师取得联系,得到的答复是闹了乌龙:原来是把“钱满胡同”错写成了“钱锅胡同”,最后也没有校对出来。不过说“钱满胡同”是死胡同“不通行”,也并不准确,钱满胡同从1909年开始,地图上标注一直就是通行的。我记得几十年前买的书里都夹有一张“勘误表”,明明白白的把没有被校对出来的错别字写出来,让读者知道错在哪里。

1914年出版的《新北京》上标注的是“恒利金店”位于东四头条。

      那么《东华图志》上说得正确吗?“恒利钱庄”与“恒利金店”是一回事吗?我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1914年出版的《新北京》上标注的是“恒利金店”位于东四头条,电话是“东局一〇九三”。在1919年出版的《增订实用北京指南》上标注的是“恒利”金店位于“东四牌楼头条胡同”,电话是“东一〇九三”。

1919年出版的《增订实用北京指南》上标注的是“恒利”金店位于“东四牌楼头条胡同”。

      不过在1923年3月出版的《北京便览》中,标注的地址却写成了“东四牌楼北大街”,电话还是“东一〇九三”,然而同年出版的《老北京实用指南》中又改回了“东四牌楼头条胡同”,电话没有变,还是“东一〇九三”。本人分析,“头条胡同”只是一个地标性提示,告诉您位于头条附近的“东四牌楼北大街”上。

1923年3月出版的《北京便览》中,标注的地址是“东四牌楼北大街”。

      在三十年代出版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四恒号皆设于东四牌楼左右,恒和号在牌楼北路西,今改为警察派出所。恒兴号居其北,隆福寺胡同东口,恒利号在路东,恒源号在牌楼东路北。后改中美楼饭馆。”这其中“恒利号在路东”明确指出“恒利”在东四北大街“路东”,只有“恒源号”写的是在“牌楼东路北”。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四恒号皆设于东四牌楼左右,恒和号在牌楼北路西,恒兴号居其北,隆福寺胡同东口,恒利号在路东,恒源号在牌楼东路北。

      那么恒利钱庄与恒利金店是一回事吗?民国《镇海县志》记载,郑氏十七房郑世昌,在康熙中“承父命,外出经商”,父子俩在京城东四牌楼开设四恒银号。《中国金融简史》记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沿途烧杀掳掠,继以焚烧,库银、房屋、契据荡然无存,其中最大的四家钱庄,即所谓‘四大恒’现银全部被侵略者洗劫一空。”

1934年东四牌楼履仁牌楼,远处就是中美楼饭馆。(图片来自新浪微博@看老照片

      《梦蕉亭杂记》中也记述了:“东四牌楼著名钱铺‘四恒’首先歇业,‘四恒’者均系甬商经纪,开设京都已二百余年,信用最著,流通亦最广,一旦停业,关系京都四十万人财产、生计,举国惶惶”,四恒后人董文申回忆录中记载:清政府深知“四大恒”是周转不济非亏本倒闭,遂以客户借据为抵押,从国库拨出80万两白银接济“四大恒”以安定民心。

永安堂药铺(图片来自新浪微博@振东五和先生)

      随后,恒利钱庄又惨淡经营了十余年,终因实力不济四大恒于1910年前后关闭,为了生存只得变卖不动产作为资本,在恒源号的原址上开设了“恒利金店”,制作并经营金银首饰,并收购了位于东四牌楼东南角底下因资金周转不畅,经营陷入困难的永安堂药店。同时,清末漕运停废后,东四牌楼商圈一带也逐渐进入了萧条时期。

1931年东四北大街头条二条东侧(三张照片拼接,图片来自新浪微博@看老照片)

1931年东四北大街头条二条东侧老门牌及商铺分布(三张照片拼接,图片来自新浪微博@看老照片)

      由此可见,“四恒钱庄”与“四恒金店”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据历史记载,清末在东城的东单和东四集聚了当年的很多银庄、当铺,以至后来的银行。有名的四大恒钱庄,著名的东肇当铺、过去的四大银行全部汇聚于东单与东四。相比钱庄和银行,老北京的当铺可谓是遍地开花,其中的大部分当铺又由四大富商把控着。

东四二条西口南侧储蓄所,原大陆银行东四牌楼支行,疑似“恒源号钱庄”旧址。(规划院摄影师拍摄于1962年,图片来自于网络)

      从网上搜索到的资料显示,当年老北京有名的是“常、刘、高、董”四大富商。其中的刘家和高家又有姻亲关系。四大恒(恒和、恒兴、恒源、恒茂)的东家刘槐庭娶了高家的姑娘。刘家和高家的联姻,可谓是两大家族的强强联合。老北京当铺的四大家族中:常、刘、高、董独占一方,最终以刘家取得最后胜利。

东四四条西口北庆仁堂药铺(后来的宏仁堂药铺)(规划院摄影师拍摄于1962年,图片来自于网络)

      定宜庄所著《清末民初的北京商人与内务府——从“当铺刘”与内务府增家的口述引发的考察》中记载:刘槐庭,很快就找到了一间门面的铺面房,把一个换钱的小摊扩大成为当时北京第一家兑换所形式的“恒和钱庄”。地址就在东四牌楼路西(后来的闽南餐厅)。恒和钱庄总号的地址就是在原恒和兑换庄的原址上买地皮扩建的。

东四北大街“宏仁堂乐家老铺”广告(图片来自7788收藏网)

      几年以后,刘槐庭不单把一间门面的恒和钱庄发展成为五间新式门面有几十间房全国闻名的大钱庄“恒和总号”,并且陆续在北京开设了三个分号,恒源,恒茂,恒兴。人称四大恒。这里提到的“四大恒”,又和我们说的“恒和、恒兴、恒利、恒源”四恒不同,多了一个“恒茂”,少了一个“恒利”。

东四二条西口北侧第三间铺面,北洋保商银行东城储蓄处,疑似“恒利号钱庄”旧址。(规划院摄影师拍摄于1962年,图片来自于网络)

      据《刘氏家族兴衰史:刘汝舟回忆录》中“当铺刘”后人刘汝舟回忆,刘槐庭临终之时,把自己的儿子刘禹臣托付给了内弟高笠堂。高笠堂并没有辜负姐夫的嘱托,凭着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帮助外甥刘禹臣创立了东肇当铺。刘汝舟是1923年出生的,他出生的时候已经不做钱庄了,只留了一个金店,就是恒肇金店。

“北平宏仁堂乐家老铺”广告(图片来自7788收藏网)

      1930年,刘汝舟的父亲刘禹臣在北京和天津共开办了十三家当铺。当时,就有人称誉其“头枕京津两地,脚踩十三家”。后来,刘禹臣的四女儿刘敏卿嫁给了同仁堂乐家大房小排行老三,大排行老五的乐笃周。乐笃周早年留学法国,1919年回国后长期从事药材业。1931年在北京创办宏仁堂国药号,后又在上海、青岛、天津等地开设分号。

1930年,北京街头兑换银元钞票的小贩。(图片来自新浪微博@看老照片)

      据了解,明清两代采取的货币制度,为大数用“银”,小数用“钱”。早期钱庄的业务主要是从事银两和制钱的兑换,因此清初的文献中,习惯地称之为“金钱之经济铺”。在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里,均开设了钱庄。据史料统计,在北京,自康熙初年到道光十年以前,开设的钱庄有389家。

前门“三益号金珠店”(图片来自新浪微博@看老照片)

      乾隆后期,钱庄的业务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变化。出现了钱票的使用和流通。而钱票是一种信用票据,由钱庄,银号等信用机构发行,在一定范围内流通。钱庄又称钱肆、钱铺、钱摊、钱桌、兑店、兑换银店等等。钱庄与银号实为一类,大致上在长江一带名为钱庄,在北方各省及广州、香港多叫做银号。

1917年,前门珠宝市街老明信片(图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民国以后,新式银行取代了老式钱庄,成为城市之间资金流动的主要载体。1927年以后,钱庄处于逐步衰退的过程中。解放以后,钱庄也同其他私营银行业一样,被改造成为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银行,在1966年,一律被并入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开放后,私营钱庄曾经萌发过,但随之被全部取缔了。

1911年,东四牌楼北边路东“宝源金店”凭条取京平足银贰两银票(图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1949年北京市加强了对私营金融业的管理。经缴验资本金和登记后,北京市私营金融业共有51家,其中私营银行15家(原有18家),私营钱庄34家(原有45家)。而没有办理登记和缴验资本的3家私营银行和11家私营钱庄,因无力增资或股东不在北平,都先后呈请歇业。至此恒利金店、老恒利银号依法结束了营业,“四大恒”的历史彻底结束。

北京前门外打磨厂西口路北的“镒丰金店”(图片来自新浪微博@busseto92)

      由此看来,“四大恒”的地址在东四地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一个时期的位置也有所不同。网上流行的每一篇文章及回忆录指出的地点都有他们各自的道理,我们不是历史学家,我们虽然不可能像考古那样去寻找历史的真相,但是我们力求追寻历史的足迹,去接近到历史的原点。(本文资料感谢:车晴老师、马玉明老师)

1949年10月,北京“荣长厚钱庄”私营银钱业营业登记证(图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六十年代东四北大街的店铺 ——东四,抹不去的记忆(一)

六十年代隆福寺街的店铺 ——东四,抹不去的记忆(二)

东四人民市场的那些记忆

东四北边旯的寺庙

一个人弃权,六个人赞成,拆除了东四牌楼

老北京东四繁华的起因与形成

从东四牌楼的饽饽铺说起

东四牌楼北的杂货铺

回忆钱粮胡同门诊部

从东四牌楼西的“猪市大街”说起

有关五八年的一些记忆

忆老北京的“当当”车

东安市场里的那些记忆

一段有关粮票的回忆

再忆八十年代东四北大街的店铺

一张松竹园浴池老照片勾起的回忆

回忆五八年在东四推头的往事

一张六十年代钱粮胡同照片想起的往事

终身难忘的两分钱故事——东四北大街上油盐店的回忆

再现六十年代东四北大街胡同口的全部照片

东四牌楼
从胡同里的晨钟暮鼓,到市井间的烟火气息;从皇家宫殿的庄重肃穆,到茶馆相声的嬉笑怒骂,每一处细节都凝聚了那个时代特有的京华风韵。无论是繁华落尽后的沧桑,还是时代变迁中的坚守,《东四牌楼》都将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历久弥新的老北京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