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东四牌楼周边的影剧院
那会儿话匣子是家里唯一的娱乐。(五十年代,图片来自新浪微博@看老照片)
六一儿童节,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住在钱粮胡同那会儿的生活比较单调,晚半晌儿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家里也没有话匣子,晚上吃了饭以后,爸爸拿着一张晚报,在手里来回地揉搓,妈妈晚上就是洗洗涮涮缝缝补补。我趴在八仙桌上画一会儿画,然后自己就上床委咕去了,等委咕着了,这一天也就过去了。
吉祥戏院(图片来自《大华、胜利、吉祥……藏着几代东西城人的青春记忆!》)
那会儿“看电影”、“看戏”是最幸福的事了,有时候姑姑会带我去隆福寺街的电影院看电影,也有时候会跑去米市大街上的红星电影院和大华电影院。如果在奇珍阁上班的谭伯伯送来吉祥戏院的戏票,就会跟着大人们去东安市场。我最喜欢看的是打功戏,从头至尾都会盯着看,但如果是唱功戏我就会在戏院里睡上一大觉。
东四北大街森隆饭庄(规划院摄影师拍摄于1961年,图片来自于网络)
记得姑姑还没有回南方的时候,有一天像往常那样接我去东四七条姑姑家,那天姑姑家突然来了几个朋友,中午在十条口森隆饭馆子吃的饭。我忘了吃的什么了,只是那天姑姑和朋友一个劲儿地往我碗里夹菜,我也不好说什么,反正夹什么菜我就吃什么菜呗,只是吃了饭特别叫渴,回到七条姑姑家我喝了好几缸子水。
明星影院曾异常红火,这是2000年秋天该影院上映《生死抉择》的海报。(摄影:张风,图片来自网络)
下午,姑姑的朋友说要去隆福寺逛逛,姑姑说正好逛完了送我回家。我们溜达着去东四,快到隆福寺的时候,不知道是谁说的看场电影再去逛。那天的电影名字好像是“护士日记”,在电影院里不一会儿我就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姑姑不在旁边,我站起来四下张望,看看姑姑是不是换了座位,可是看了半天也没有姑姑的影子。
东四北大街明星电影院(规划院摄影师拍摄于1962年,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出去尿尿,可是又没有看见姑姑,我自己出去又怕姑姑回来找我,我就小声地喊了一句“姑姑”,没有人回应我,我又大声地叫了一声“姑姑!”,电影院里的人一下子都回头看我,有个大人还冲我嚷了一句:“小孩子别说话!”这个时候服务员也过来让我坐下,我吓得不知所措,我一边委屈的抽泣一边往外走。
明星电影院电影票(图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我出了剧场眼泪就流出来了,因为尿急赶快先跑去茅房,等我从茅房出来再回到剧场的时候,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四周一片漆黑,我慢慢地摸索着找座位,并且冲着座位上的人小声地喊“姑姑”,等我的瞳孔扩大后隐隐约约地看着不是姑姑,这个时候服务员又过来让我赶紧找位子坐下,那个时候电影院里不是很满,有很多空着的座位。
蟾宫电影院更名长虹影城外景(图片来自于网络)
我在边上找了个椅子坐下,伸着脖子四下寻摸,还是没有看见姑姑的影子,我马上起身往外走,不知不觉的就走出了电影院,我站在大街上一边喊着“姑姑”,一边哇哇地大哭起来,突然姑姑从后面一把搂住了我,一边哄着我一边说“就去了趟茅斯(南方话)”。原来姑姑也去了茅房,回来看见我不在就以为我自己出来了,也赶快跑出来找我。
1956年蟾宫影戏院(图片来自于网络)
那会儿在东四牌楼住是比较享福的了,围着东四都是电影院剧场:首先在隆福寺里就有两个电影院、一个俱乐部、一个剧场,蟾宫电影院与明星电影院,东四工人俱乐部与东四小剧场。东四牌楼往南,有红星电影院与大华电影院,还有演乐胡同俱乐部、金鱼胡同西口的吉祥戏院、东安门的中国儿童剧场,再远点有东单牌楼东边旯的儿童电影院。
1944年蟾宫电影院广告(图片来自《听痴迷电影70余载的老炮儿聊聊老北京的电影院》)
据查,蟾宫电影院前身是个茶楼,叫“景泰茶园”,没有建造年代,据翁偶虹所著《春明梦忆》中记载:“曾由古玩商孙喜华集资修建了景泰茶园”。据了解,景泰茶园曾于1921年改称隆福寺电影院,1921到1925年间一度恢复景泰园原名,1925年改称来福戏院,1942年改建后才正式叫做蟾宫电影院,1972年改名叫“长虹电影院”。
蟾宫电影院票“长期电影优待证”(图片来自于网络)
我查阅资料,1874年刊印的《清实录同治朝实录》中对“景泰茶园”就有记载:“京城内城地面向不准设立戏园。近日东四牌楼竟有泰华茶轩。隆福寺胡同竟有景泰茶园。登台演戏。并于斋戒忌辰日期公然演唱。实属有干例禁。著步军统领衙门严行禁止。傥敢故违。即行从严惩办。”可见,在1874年之前就有景泰茶园了。
民国时期北京东四隆福寺街蟾宫影戏院电影票(图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文革影院(蟾宫电影院)电影票(图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又查,1907年震钧所著《咫尺偶闻》中“卷七外城西”记载:“京师内城,旧亦有戏园。嘉庆初以言官之请,奉旨停止,今无知者矣。以余所及,如隆福寺之景泰园、四牌楼之泰华轩皆是,东安门外金鱼胡同、北城府学胡同皆有戏园。”嘉庆年是从公元1796年至1820年,由此推断“景泰茶园”应该建于1820年之前了。
东四工人文化宫(图片来自于网络)
明星电影院初名是“社交堂电影院”于1930年5月开业,1941年10月更名为“明星电影院”。首映影片《楚霸王》。由于条件简陋,经营不佳,不久即加演曲艺杂技。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1966年5月,更名为“红旗电影院”。1968年进行了翻建,1974年,更名为“东四电影院”,1979年,恢复原名“明星电影院”。
东宫影剧院-东四工人文化宫(作者拍摄)
东四工人俱乐部,前身是北京著名大饭店“福全馆”。1954年2月由北京市总工会投资20万元筹建俱乐部,次年5月1日建成。演乐胡同俱乐部1950年建成,1958年5月,东四、东单两区合并为东城区,随之,东四工人俱乐部与演乐胡同俱乐部也合并为东城区工人俱乐部。1989年原隆福寺东城区工人俱乐部更名为“东四工人文化宫”。
米市大街路西的青年会,紧挨着的是光陆电影院、后来的红星电影院。(图片来自新浪微博@busseto92)
东四剧场位于隆福寺东廊下,是建东四人民市场时的仓库,后有人提议盖个小剧场,原小剧场只想做为人民市场的大礼堂,专用于职工开会,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对外演出曲剧和杂技,后来慢慢地变成木偶、皮影戏的专用场地,偶尔的时候也放过电影。人民市场内部工会经常组织职工观看,后因隆福寺商场改建而拆除。
红星电影院(规划院摄影师拍摄于1961年,图片来自于网络)
红星电影院,是1938年10月在米市大街基督教青年会礼堂旧址建成,取名“芮克电影院”。1947年1月,改名“北洋电影院”,1949年1月改名为“红星电影院”。1956年进行公私合营,1960年改为专放新闻纪录电影的“新闻电影院”。1983年6月停业扩建。工程期间,因新建王府饭店占地,1984年12月红星电影院拆除。
大华电影院(规划院摄影师拍摄于1961年,图片来自于网络)
大华电影院,米市大街基督教女青年会堂,1927年2月开业,1930年改称“光陆有声电影院”。1935年夏迁至东单北西总布胡同西口,1938年3月改名光陆剧场,1945年11月改名大华电影院。1988年影院更新改造为多方位文化娱乐场所,增设录像厅。1990年增设豪华小厅影剧院、歌舞厅。1992改造电影放映厅,增加新梦影视厅。
儿童电影院(规划院摄影师拍摄于1955年,图片来自于网络)
儿童电影院,位于东长安街9号,1907年由外商经营的北京第一家电影放映场所,名叫“平安电影公司”,1910年12月停演。1911年7月,改名为“兴利平安电影公司”,1940年4月,再次改建为“罗马电影院”。1941年失火焚毁,1945年10月在原址重建,又称平安电影院。1957年1月,改名儿童电影院,1992年,建“东方广场”被拆除。
儿童电影院全景(规划院摄影师拍摄于1955年,图片来自于网络)
吉祥戏院,1898年由内廷大公主府总管事刘燮之出资兴建,取名“吉祥园”,也叫“吉祥茶园”。1912年东安市场火灾之后重建,改名“吉祥戏院”。1920年东安市场遭遇火灾后再次重建。1950年改为国营,1951年重修。1964年、1965年重建。1966年后一度改名“东风剧场”,后恢复原名。1994年被拆除,移至银泰大厦7至9层。
吉祥大戏院巨幅广告(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儿童剧场,1920年2月,著名导演罗明佑租借东安市场丹桂园开办真光电影院,1920年6月东安市场大火,真光电影院在《晨报》上刊登了停业启示。1921年10月罗明佑在东安门大街重新创建“真光电影剧场”。五十年代初改为“北京剧场”,1959年正式命名“中国儿童剧场”。1987年拆除重建,1990年9月新剧场正式投入使用。
五十年代中国儿童剧场(图片来自网络)
在隆福寺街东边旯路南还有个春庆电影院,在东四老商场内。1930年10月改称中国电影院,1933年1月改建为荣华戏院,1937年后,东四商场大部分房屋被日军强占改为仓库。商场受到严重破坏而衰败下去。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东四商场虽然得以恢复,但是元气已大伤,无法重新振兴,于1950年宣布停业了。
王永华师傅年轻时期的照片(图片来自王师傅家人)
我记得小时候去东四人民市场,有时候总要从轿子胡同拐孙家坑南口到隆福寺街,每次拐过去的时候,总要看见蟾宫电影院门前,一位瘦瘦高个子的工作人员打扫影院前的一片空地,后来才知道扫地的师傅叫“王永华”,1928年出生,随王师傅姐姐来京到蟾宫电影院学徒,这一干就是四十六年,勤勤恳恳的为蟾宫电影院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王永华师傅电影发行放映三十年荣誉证书(图片来自王师傅家人)
据王永华师傅的家人介绍,王永华来的时候已经十六周岁了,但是蟾宫掌柜的说只收十四岁的做学徒,无奈只得将自己的年龄改成了十四岁。王永华1944年来蟾宫工作,直到退休就没有离开过蟾宫电影院,从门口检票、卖零食,到检票、领座、机房放电影、跑片子,什么都干过。王永华1990年退休,2021年11月仙逝,终年九十三岁。
1982年电影预告(图片来自于网络)
那会儿电影票成人两毛五分钱,学生票五分钱一张,没有上学的不要票,只是有的电影不让小孩子进。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所以小学五年级那年我离家出走以后,爸爸就专门在电影院门口转悠,知道我肯定没有地方去,只能去电影院找我了,后来还真是在米市大街的大华电影院门口找到了我。
真光电影剧场电影票(图片来自《那些年的电影票,你还留着吗?》)
在我的记忆里电影是伴随着我的成长,下面是我从网上搜到的1949年至1965年上映过的国产老电影名单,列举出来的都是我看过的:
1949年(上映10部)看过:三毛流浪记。
1950年(上映27部)看过:赵一曼、白毛女。
1951年(上映17部)看过:上饶集中营。
1952年(上映8部)看过:六号门、龙须沟、南征北战。
1953年(上映8部)看过:智取华山。
1954年(上映15部)看过:沙家浜粮站、鸡毛信、渡江侦察记、山间铃响马帮来。
1955年(上映16部)看过:神秘的旅伴、平原游击队、怒海轻骑、董存瑞。
1956年(上映28部)看过:虎穴追踪、马兰花开、上甘岭、国庆十点钟、祝福、秋翁遇仙记、母亲、铁道游击队、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1957年(上映33部)看过:寂静的山林、芦笙恋歌、地下尖兵、羊城暗哨、海魂、女蓝五号、护士日记、柳堡的故事、激战前夜。
1958年(上映85部)看过:花好月圆、党的女儿、古刹钟声、画中人、风筝、上海姑娘、铁窗烈火、鲁班的传说、林冲、鲁班的传说、黑山狙击战、长空比翼、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狼牙山五壮士。
1959年(上映61部)看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冰上姐妹、五朵金花、林家铺子、风暴、青春之歌、水上春秋、粮食、聂耳、今天我休息、乔老爷上轿、林则徐、老兵新传、沙漠追匪记、回民之队、战上海。
1960年(上映47部)看过:鸿雁、铁道卫士、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红旗谱、革命家庭、马兰花、三八线上、林海雪原、奇袭、草原风暴、刘三姐。
1961年(上映20部)看过:马戏团的新节目、洪湖赤卫队、暴风骤雨、51号兵站、枯木逢春、红色娘子军、英雄小八路、突破乌江、达吉和他的父亲、风雪大别山。
1962年(上映22部)看过:甲午风云、停战以后、锦上添花、李双双、魔术师的奇遇、女理发师、大李小李和老李、东进序曲、哥俩好、槐树庄、地雷战、鄂尔多斯风暴、碧海丹心、南海潮。
1963年(上映28部)看过:冰山上的来客、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满意不满意、冰雪金达莱、早春二月、小兵张嘎、北国江南、红日、金沙江畔、宝葫芦的秘密、野火春风斗古城、农奴、怒潮、夺印、桃花扇、七十二家房客。
1964年(上映24部)看过:独立大队、兵临城下、英雄儿女、女跳水队员、小铃铛、青年鲁班、小二黑结婚、阿诗玛、白求恩大夫、霓虹灯下的哨兵、雷锋。
1965年(上映21部)看过:三进山城、景颇姑娘、特快列车、青松岭、烈火中永生、舞台姐妹、山村姐妹、打击侵略者、红色背篓、苦菜花、龙马精神、秘密图纸、地道战。
(本文资料感谢:车晴老师、马玉明老师)
1964上映电影独立大队,北京市剧场联合售票处(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