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只是“特朗普经济学”的一环,复兴美国制造业才是目标
—“如何用GTI分析国际贸易统计数据”系列文章
GTI系统(gti.sinoimex.com)全称是“全球贸易与产业增长实验室”(Global Trade & Industry Growth Lab),是由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覆盖200多国/地的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GTI数据的广度、精确度和更新速度超过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UN)。GTI提供100万条原始数据集的极速下载功能,满足国际贸易研究、贸易政策制定、国际市场开拓和外贸大数据分析等相关人士的多维度、个性化数据分析需求。(意向用户请详询瀚闻资讯李经理+86-411-8307-1172,156-4091-4381微信同号)
<答读者问>
2024年11月12日,来自浙江的读者“海阔天空”在本号发布的《就任总统后,特朗普会兑现他的经济政策承诺吗?》下面留言称:“政纲里根本没有关税!”
是的,虽然共和党政纲没有明确提到增加关税,但:
1.关税是重塑美国对外贸易关系、保护国内产业利益推动制造业回归的重要一环,也是对外谈判筹码之一,参见政纲第4条。
2.美国政府对内大幅减税的同时,势必要增加关税等其他税种收入。参见政纲第6条。
3.关税只是“特朗普经济学”的其中一环,复兴制造业才是其最终目标。这也是本文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特朗普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思路
“特朗普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围绕减税、放松监管、政府削减开支、贸易政策等方面展开。关税只是其中一环,通过复兴美国制造业重振美国经济才是目标。或者说,美国制造业强大之日,是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实现之时。
“特朗普经济学”施政思路如下(各政策工具应会齐头并进):
Step1--政府“减税”、“减少干预”支持自由市场经济
奉行经济自由主义政策,放松监管对行业和企业的监管,促进投资鼓励创新,以大幅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特朗普主张将企业税率从21%进一步降低到15%,还提议取消小费税和加班收入税。
Step2--持守“小政府”理念开源节流。
(开源)对外加征关税。特朗普提出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认为这将扭转美国的“不公平贸易”并保护本土产业。
(节流)政府瘦身。旨在削减联邦政府的规模和预算,减少官僚机构和不必要的监管,砍掉过多的福利保障计划,推动政府改革增效。
Step3—激发化石燃料产能,复兴制造业,促进经济增长
释放石化能源产能,通过抑制油价来遏制通胀。吸引全球制造业回流并减少对外依赖,拉动美国经济繁荣。落实“买美国货,雇美国人”、“美国优先”的政策理念。
Step4—经济繁荣后政府收支平衡
上述政策达到预期效果后,市场经济稳健持续增长,税基扩大,政府的财政收入“回血”,在通胀率可控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可实现收支平衡。
二、度过"贫血期”,加征关税只是其中一环
问题来了,从Step1减税导致财政收入下降,到Step4经济重新繁荣后政府收支平衡,这一时期是一段“贫血期”,政府怎样安然熬过这段时间呢?
按照“特朗普经济学”的思路,政府主要有以下几种应对措施:
1.加征关税
金伯利•克劳辛(Kimberly Clausing)和莫里斯•奥布斯特菲尔德(Maurice Obstfeld)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撰写的一篇论文里提到,50%的收入最大化关税会带来7800亿美元的收入,会弥补大约40%的所得税损失。
2.削减军事预算开支
特朗普政府主要关注两方面的军费开支。一是北约,二是俄乌战场。
特朗普强调欧洲盟国需要更多地承担自身的防务责任,而不是过度依赖美国的军事支持,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其国防开支提升到GDP的至少2%。
特朗普还力促俄乌战争必须尽快终止,停止把美国纳税人的钱变成乌克兰军火库里的武器。
3.政府减员增效
特朗普计划委任马斯克和维韦克·拉马斯瓦米两位企业家联合组建“政府效率部”(DOGE)。仿效推特公司的大规模裁员和整顿方式,采取以下措施减员增效:
削减政府开支;
大规模裁员;
取消不必要的监管;
严格审核联邦支出;
由技术和法律人才推动实施;
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deadline定于2026年7月4日);
三、回归常识:制造业才是立国之本
特朗普经济学和里根经济学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小政府”,支持自由市场。更进一步的是,特朗普看到美国的衰落是由于制造业的衰落,而制造业衰落的本质是外包及本地投资不足导致了产业公地“贫瘠“(对多个产业发展和创新起到支撑作用的一系列技术能力和制造能力的集合称为”产业公地”—摘自《制造繁荣—美国为什么需要制造业复兴》美国学者Gary P. Pisano和Willy C. Shih合著)。在新的四年执政期,特朗普希望借助多种政策工具把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和能源等汇集整合,意图重振美国的制造业生态系统,掀起一场“美国制造业复兴运动”,特别在关键技术领域不再依赖自“非友邦”进口。
四、“特朗普经济学”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既然“特朗普经济学”的核心是把美国重新打造成制造业超级大国,那么中国经济的复兴是不是也要从制造业复兴开始呢?
笔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制造业复兴的范围并不是制造业的所有领域,而是在那些可以为未来创新提供决定性基础作用的领域内构建制造能力,而“产业公地”至关重要。制造业“产业公地”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同培育,同时,它也根植于产业链上的供应商、消费者、合作伙伴、技术工人甚至技工学校。对那些需要共享能力的制造业企业来说,“产业公地”才是竞争力之源。
典型的例子是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得益于日本政府、企业、研究院所构建的良性发展的“产学研”体系(可以理解为“产业公地”),富士胶片每年将6%至7%的销售额投入研发,从而保持在胶片成像技术的领先地位。
随着数码摄影的崛起,传统胶片市场急剧萎缩。富士将其在摄影胶片生产中积累的精密化学和光学控制技术,成功转移到多个新领域。例如,富士开发了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薄膜材料,并在医疗设备中应用其影像处理技术。这种技术的再利用不仅帮助公司开拓了新市场,还增强了其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的地位。
为支持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公地”建设,瀚闻资讯独家开发《全球贸易与产业增长实验室》(简称GTI)里的“热力图”模块,通过计算商品的“出口关联度”,体现产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接近程度,刻画两个产品在同一个国家内同一时期均存在大量出口的可能性。
GTI系统还拥有“关系图”模块,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出口额/与当前该国已拥有产业相对距离三个分析角度出发,考察某国的产品空间分布和拥有竞争力的产业集中度。
用户注册“全球关税查询系统”(tariff.sinoimex.com)后,还可免费查询全球100多个国家全行业全品类的商品关税率。
机会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