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测了吗?我是完美且孤独的INTJ双面怪

文摘   2024-09-06 04:30   新西兰  

前一段时间看《圆桌派》“MBTI”那一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也测了一下,测试结果是“INTJ”,人口中第三罕见的类型,占总人口2%

I”代表内向,我的“I”占比47%。对于这个结果,认识我的人肯定很吃惊,但我一点没有觉得意外,这是近几年在纽村修炼的成果。

INTJ”是极致的完美主义者,冷静理性,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情感,对自己和别人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任何事情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愿意随波逐流,也不容易被打动。

看完MBTI”测试评价,感觉“INTJ”比"处女座"描述得更精准。我是一个喜欢“有变化”的人,一眼看到退休的工作我干不了,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地方我不能接受。

从事了20年的营销工作,我喜欢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因为这是一个“有变化”的工作。

我的公众号《旅行就是遇见》,大部分内容都是写的我旅途中的遇见。喜欢旅行,甚至喜欢一个人旅行。旅行就是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吃不同的美食、遇见不同的人。

一个人的旅行,一切就很随意,玩什么随意、吃什么随意、住哪里随意。几点起床?几点睡觉?何时来?待多久?又何时归?看心情。这很符合INTJ”性格的“独处”、“个人空间”、“享受孤独”、“以自我为中心”、“边界感极强”等。

当然,我不是不能和其他人一起旅行,只是一个人独处,那种自由的状态很美好。

生活中我有好几个旅行搭子,这么多年来,大家配合很默契,在一起也很开心。

四年前,我来到新西兰。起初,积极参加这个同学会、那个老乡会,认识了一帮“朋友”,生活变得很忙碌,耳根子也越来越嘈杂。后来发现这些全是无效社交,“朋友”也都是虚头巴脑。

我突然醒悟过来,既然来到异国他乡,一个崭新的环境,何不做一回自己?斩断一切无效社交,享受这一来之不易的清净。这很符合INTJ”性格的“讨厌不必要社交”、“珍重老朋友不爱交新朋友”、“宅”、“社恐”等。

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一个人安静、自在,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情绪,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回归真实的自己。

于是,我屏蔽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现实中屏蔽,朋友圈屏蔽,生活渐渐地安静下来。

微信朋友圈就是记录生活的一个途径,这些年我一直坚持发原创的朋友圈。朋友圈可以速查过去发生的一切事情,很方便,也很有意思。

随着人们对微信朋友圈的熟练掌握,微信朋友圈的功能被无限放大,可以是广告、可以是店铺、也可以是记录的工具。朋友圈逐渐变成了一个虚拟的江湖,内卷的载体,精神内耗的源头。

在微信发明之前,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一点是受到我父亲的影响,哪怕只有简单的几行字,目的是记录下一天的生活。

有了微信之后,我就习惯了用朋友圈记录生活。因为之前在体制内单位上班,所以我弄了两个微信号,一个用于记录私人生活,一个用于工作联络。我一直是一个发朋友圈自由的人,想记录什么就记录什么,只发原创,不转发任何内容。

来新西兰后,由于工作微信号停用,发现私人微信里的联系人越来越多。我突然不太想发太多的内容到朋友圈,这就违背了我记录生活的初衷。一开始不明白为啥?后来发现是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杂的原因,朋友圈已经变得不那么“朋友”了。

于是我决定屏蔽和删除一部分人,并在个人签名栏备注了“长期没有互动或双标,为了不打扰你,我会选择屏蔽,请理解”。“双标”的人,我是一定会屏蔽的,甚至删除。你没格局,我有原则。这很符合INTJ”性格的“手机静音”、“理性冷漠”、“回避性人格”、“有意想不到的阴暗面”、“记仇”、“强迫症”、“洁癖”、“傲娇”、“利己主义”、“有自己的语言系统”等特征。

我朋友圈只保留了三种人:一是有趣的人,从他的朋友圈内容可以获得营养和快乐;二是有用的人,日常生活总离不开那些有用的人,比如医生、代购、旅游资讯等等;三是人情世故的人,这部分人包括亲戚、朋友、同学,彼此有一定的互动频率,大家互相点个赞,什么内容不重要,礼尚往来。

对被我屏蔽的人说声抱歉,不是针对你,只是你符合我的屏蔽标准,我怕打扰到你的生活。

事实证明,适当清理生活中的外在因素,消除精神内耗,会让你变得更快乐。眼不见心不烦,耳不听心不乱。

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别人转发和推荐的内容我一般不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看都看不完。

我手机里没有“抖音”、“今日头条”,我平时用“微信”、“小红书”、“淘宝”、“闲鱼”、“得物”、“去哪儿”、“大众点评”和“美团”。有了“去哪儿”,我就不会用“携程”;有了“淘宝”,我就没用过“京东”;有了“美团”,我就懒得下载“饿了么”。

我没看过直播,是不是很不与时俱进?什么李佳琦、薇娅、罗永浩等等,一次没看过。就连当下最红的董宇辉的直播我也没打开过,更不要谈直播间买东西了。我有自己审美,买什么东西,看什么书,我自己清楚,干嘛需要别人推荐?这一点符合INTJ的“对任何事情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愿意随波逐流,也不容易被打动”。

言归正传。这一篇我想写一写新西兰的人,形形色色的人,仅限于我遇见的那些人,可能有点片面。

来纽村之前,我了解的新西兰是被美化过的,什么都好,几乎听不到缺点。我来了之后,通过生活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充分地认识了一下新西兰。

现在我基本能够客观地评价中纽两国的差异,各有利弊,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好,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孬。“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新西兰是个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种聚集在此。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欧洲人率先登陆,现在新西兰的白人大部分是欧洲人的后裔。

后来太平洋岛国、亚洲、南美洲的移民接踵而来,亚洲又分中国、印度、日韩和东南亚。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歧视,种族歧视、地区歧视、城乡歧视、学历歧视、职业歧视等等。最近郑钦文在美网打比赛,观众席有人恶意大喊“yellow banana”。"yellow banana "是对黄种人的歧视。面对挑衅,郑钦文愤怒地回应"I'll beat u !"。

在国内,初次见面总要彼此打听一番,你哪里人?在哪个单位上班?哪个学校毕业的?住哪个小区?开什么车?获取以上信息,主要用于考量下一步对你的尊重程度。

在国外,种族歧视是一个永远避不开的话题,新西兰不明显,但存在。白人在鄙视链的最顶层,亚洲人之间还分好几层,中国人骨子里看不上“印度三哥”,中日韩彼此之间的鄙视链不清晰,但肯定没把东南亚的小国家放在眼里。在新西兰的东南亚人主要来自菲律宾、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

太平洋岛国的人,被新西兰华人称作为“岛民”,这显然也是一个有歧视性的称呼。

不同人种的人基本上都有自身的很多特征,大部分白人比较注重形象管理和生活品味,生活比较精致。

我所遇见的白人,大概率素质都比较高,见面至少是客气的。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我无法从语气和微表情判断他们的想法。

岛民不管男女老少一般都比较魁梧,喜欢胡吃海塞,不注重身材管理。他们往往喜欢群居,成群结队出行。着装随意,一年四季拖鞋、裤衩是标配。岛民在新西兰一般从事重体力劳动,像建房、修路、搬家这些工作。

在马路上,老远就能听到轰鸣的音乐声,在车上加装一个大音响炸街的一般都是岛民,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未考虑过扰民。声音越近越炸,一辆很破的小汽车,车窗全开,里面挤满了人,肥胖的身躯卡在座位和方向盘中间。

毛利人在新西兰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官方语言包含毛利语。毛利人属于波利尼西亚人种,皮肤黝黑,卷曲的黑头发,颧骨高耸,鼻翼宽阔。

毛利人喜欢刺青,男性的刺青通常布满整张脸,女性只在嘴唇、下巴和脖子这些区域刺青。刺青在毛利文化中具有神圣的意义,记录着他们的职业、地位和成就。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大地主,他们手上依然把控着新西兰的很多土地的产权。

印度三哥的长相就比较明显了,大多数印度人的着装像极了中国八九年代的风格,无论从衣服的款式,还是颜色,都显得有些过时。

印度男人应该都是“妻管严”,男人毕恭毕敬的跟在女人后面,话不多,服服帖帖的。女人永远摆着一张臭脸,好像总是刚刚生完气的样子。

印度人在新西兰的比例很高,他们活跃在新西兰的很多领域,尤其是技术、服务和交通领域。新西兰的交通行业基本上是印度人的天下,涉及地铁、公交、路边停车管理以及驾照考核等等。还有在网络和通信行业,我每次接到移动公司和网络公司的电话,客服基本上都是印度人,那个口音,懂的都懂。

韩国人和日本人,虽然他们的着装风格相似,但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上很容易分辨。日本人的体型一般都比较瘦,通常面带微笑,时不时地点头哈腰。

韩国人,身材不高,微胖,大脸盆子,单眼皮,表情木纳,像“面瘫”一样。特别是韩国中老年女性,她们的妆容像“僵尸”。

日本人和韩国人喜欢开咖啡店,奥克兰有不少网红咖啡店是韩国人和日本人开的,他们都是自己烘焙咖啡豆,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新西兰连续几年的咖啡冠军不是日本人就是韩国人。

奥克兰的韩国烤肉店和日本寿司店很多,这些店不一定都是韩国人、日本人开的,很多老板都是我们中国同胞。

南美人,我对南美人印象很好,他们都是帅哥、靓女,面部狭窄,五官立体。南美人很注重身材建设,健身房里有很多南美年轻人,个个身材绝佳。

东南亚人特征也很明显,个子普遍不高,皮肤偏黑,尤其是菲律宾人为新西兰的护理和服务行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当然,新西兰的移民还有很多来自其他地方,比如南非、中东的一些国家。

在新西兰我接触最多的就是华人移民了,不同阶段的华人移民也有很多差异性。

我认识的最早的华人移民,他们90年代就来到新西兰,已经三十几年了。这批老移民当时都是高材生或者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移民前他们在国内多为从事外贸进出口、旅游、英文等相关行业,是最早有机会看到外面世界的中国人。

九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还很落后,国外的条件比国内好很多,一些见过世面且思想前卫的人选择了出国,先行一步过上了好日子。

但这批人没有享受到国内“江胡时代”十几年经济腾飞的红利,毕竟资本主义社会有完善的制度,想赚到大钱不容易。

这批老移民基本上已经退休,子女都出生在新西兰,很多孩子只会中文听说,中文读写基本不会。

老一代移民通常兄弟姐妹很多,父母不可能跟随他们来新西兰,所以这二三十年间,跟父母见面次数有限,都是在父母临终的时候才回去尽孝。

第二种华人移民群体是7080后的中年人,他们移民的原因就多元了,几乎每个移民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一部分人,财务自由了,单纯喜欢国外的生活,来到这里。另一部分人,不排除在国内遇到什么麻烦或瓶颈,不得不选择移民。

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如果你没有财务自由,靠在新西兰打工养活一家,其实活得还是蛮辛苦的。

7080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自然跟着来到新西兰,帮忙带带孩子、做做家务。这帮父母更不容易,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亲朋好友,面临生活习惯、语言障碍、交通出行等问题。同时他们也把一些不好的习惯带到了国外,比如闯红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破坏了华人在国外的形象。其实他们也很委屈,很多规矩他们不知道,之前的习惯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何况很多子女为了父母的自尊心,也疏于指正父母的不当行为。

上述这两类移民,基本上适应了新西兰的生活,他们遵守规矩,活得很谨慎,甚至有点小心翼翼。我们都有被前辈“警告”和“指点”的经验,大部分观点我认同,但很多行为已经从“守规矩”变成了“偏执”。我喜欢用“迂”字来形容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不是个例。

在国内,很多家庭都找钟点工或者住家保姆。新西兰人力资源稀缺且成本很高,凡事都得亲力亲为,小到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大到搬家、修理房屋。

在纽村,朋友之间的互动不像国内那么频繁,平时也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夫妻之间的感情普遍比较好,因为没什么社交活动,女人不捯饬,男人也不讲究,出行总是以家庭为单位,夫妻两个整天黏在一起,相互依赖,感情能不好吗?不像国内,兄弟一大帮,闺蜜一大群,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今天约顿酒,明天撸个串儿。

最后一种华人移民群体是年轻人,他们基本是上学留下或者随父母移民过来的。这群孩子就比较讲究了,注重形象,喜欢时尚的东西,反正花父母的钱

国内、国外,就像“城里、城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新时代的中国也很强大,不必崇洋媚外,也不要固步自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一篇啰啰嗦嗦地讲了很多,MBTI,独处,朋友圈江湖以及纽村形形色色的人。

无论是“I还是“E人”,做自己很重要。中年人的焦虑是“人到中年还没有活成自己”,远离让你精神内耗的人和事,学会不在乎是余生最好的活法,与万事言和,与独处相安。


旅行就是遇见
以随笔的形式记录我曾经的遇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