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广三明医改经验,5年内实现全覆盖!

健康   2024-09-06 17:05   安徽  

8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了今年第二次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


图片来源:健康中国


三明历经十多年的探索,为我国深化医改蹚出了路子、树立了典型,部分经验已经上升为国家政策。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表示,三明医改的主要经验就是党委政府勇于改革创新,各有关部门协同一致,站稳人民立场,既要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又要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还要保证医务人员合理收入,稳定发展医务人员队伍。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作为深化医改的重点工作和方法,已取得了积极成效。杨建立表示,在这项工作的落实层面,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11个综合医改联系省,委省共建协议签订省市,30个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14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以及各省内的试点医院,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在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等方面,率先取得新的突破。指导其他省份每年选择2-3个地区为重点来推广三明经验,5年内实现全覆盖。



三明:医改进入3.0阶段


「三明市切实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在深化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三医联动’,寻找和凝聚改革的最大公约数,保障改革发展可持续。」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元明说。


一是发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关键作用。过去11年,三明市共调整11批次共1.04万项次医疗服务价格,今年已经启动了第12次调价,由此增加医疗服务收入,不断健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目前,全市公立医院「医、药、检」的收入结构,从改革前2011年的18.4∶60.1∶21.5优化为2023年的46.1∶29.8∶24.1。到今年6月底,三明市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已经提高到了47.65%。


二是发挥医保基金打包的引导作用。2018年以来,三明市按县域、按年度、按人头将医保基金打包给各总医院使用,建立「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明确医保基金结余部分纳入医院的医疗服务性收入,健康促进经费可从医疗机构的成本中列支,有效引导公立医院从过去的「以治病为中心」向「治已病」与「治未病」并重转变,而且有效遏制了过度医疗行为。


三是发挥健康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2021年以来,三明市探索按健康绩效取酬的全员岗位年薪制,将基本年薪与岗位职责挂钩、绩效年薪与考核结果挂钩,增强健康导向作用,激励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和老百姓的健康诉求同向而行,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56万元,医务人员获得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张元明介绍,三明市深化医改的行动方案将围绕全面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重点从三个方面深化改革:


一是推动「医共体」提升为「健共体」。目前,三明以县域总医院为基础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构建「健康服务共同体」,由「管医疗」提升至「管健康」,构建「健康全程管、卫生有保障、医疗高质量」的现代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二是完善「两师两中心」标准化建设。在全市各总医院全覆盖建设健康管理中心和疾病管理中心,打造「医防融合的服务模式」,促进公立医院实现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将健康服务重心向前端延伸。


三是构建「六病共管」体系。深化与国内高水平医院合作共建、对口帮扶,在他们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对全市疾病谱的分析,积极探索共建肿瘤、代谢、心脑血管等「六病共管」体系,加快提升三明全市的「防、筛、诊、治、管、康」一体化的诊疗服务水平。


他表示,实施这三项改革,需要政府带动、部门联动、社会推动、个人行动,目的是让群众的健康有人管、愿意管、管到位,努力让群众少得病、晚得病,尽可能不得大病。



湘潭:「第一书记」促进技术下基层


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丰富三明医改的内涵,各地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已取得了积极进展。湖南省湘潭市便是典型城市之一。


湖南省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艳希表示,近年来,湘潭市充分学习了三明医改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的经验做法,切实强化党对医改工作的领导,给政策、给投入。譬如财政支持方面,近年来,湘潭市累计投入30多亿元的资金来推进公立医院提质改造和整体搬迁等项目,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同时,多措并举,帮助公立医院化解债务,减轻运行压力。


湘潭市在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的一些具体改革措施同时,也结合实际进行了一些丰富和延展。


比如在价格调整方面,近三年来,湘潭市已形成了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调整了能够体现医务工作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如护理、诊疗、中医等服务价格。特别难得的是,湘潭市还争取了调价的增量,为缓解价格成本矛盾创造了空间。湘潭市还在城市医疗集团里试行了三明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里应用的医保基金总额预付和结余留用的机制。


湘潭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夏红表示,湘潭市的市直医院均已纳入城市医疗集团,由牵头单位统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第一,推进医疗集团急诊急救一体化建设,构建了区域内网格化、分层级的急救网络,更好地满足基层患者的急救需求。


第二,推动专家下沉、服务下沉、技术下沉。比如,在医院层面,将康复科、心血管内科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一级、二级医院,开设联合病房,制定下转的病种目录,确保基础疾病、康复期患者得到合理的收治。在医疗集团层面,统筹集团内二、三级医疗机构分区域与2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开展联合门诊和专家工作室,专科医生团队加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多个领域形成了「专全结合」的慢病管理服务流程。


第三,推进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的全面共享。由牵头医院建设心电、检验、影像、病理诊断等共享中心,推动医疗集团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通过开展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等线上服务,实现市域内辅助诊断资源的全面共享。还将三级医院的药房服务延伸到社区医院,解决基层药品配备不全的问题,确保了患者在基层就能获得最合适的药物。


周艳希表示,2023年,湘潭市派驻了22名「第一书记」进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一年多来,「第一书记」们促进了130多项诊疗新技术在基层落地。老百姓都反映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能够更方便,同时费用更低,报销比例也更高,获得感比较强。今年1月到6月,湘潭市基层的诊疗量同比上升了5.21%,成效初显。



韶山:「健共体」成效初显


韶山市是湘潭市下辖县级市,以往,韶山的县域外住院率居高不下,既加重了群众的就医负担,也导致了医保基金的外流。面对这种情况,韶山市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积极探索实施紧密型健康共同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韶山市人民政府市长邓望军介绍,韶山市建设了由县级人民医院牵总、疾控中心协同,乡镇卫生院为分院、村卫生室为网点的紧密型健康共同体,实行人员、业务、绩效一体化管理,形成了上下联动、医防协同的健康服务体系。实施了医保基金总额预付、人事编制、薪酬制度等改革。比如,从2023年起,健共体内人员招聘和分配都由牵头医院统筹,解决了招管分离、用管分离的问题;2024年,将招聘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实现了村医的「乡聘村用」,有效稳定了村医队伍;同时,实行健共体班子成员目标年薪制,由财政保障、考核兑现,落实了公益性导向的要求。在落实服务方面,则做了三个重点工作:


一是把资源沉下去。健共体牵头医院向分院选派「第一书记」、院长;安排53名专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选派10名高级职称的专家,每周定点到各分院坐诊帮带;解决基层药品不全的问题,统一健共体药品目录,实现了用药同质化,保障基层用药需求。


二是把惠民政策落实好。对健共体内双向转诊住院患者只计算一次起付线;对在总医院介入治疗的患者给予15%的手术费减免;对困难人群实行药费减免政策,受益群众达到了1086人次;对疑难病例由健共体外专家进行会诊,尽可能减少老百姓异地就医,降低费用负担。


三是把重点人群管起来。组建健共体公卫管理中心,统筹全市基本公卫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居民实行「网格化」健康管理,精准服务慢性病群体;充分发挥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作用,发动党员、志愿者、家庭医生组建健康管家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打造「韶小卫」健康共治品牌;建设11个「健康小屋」,为居民提供慢性病筛查、健康自测和药品共享服务,指导开展自我管理,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


👇下附发布会文字实录: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8月30日(周五)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的发布会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四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部署。


福建省三明市敢为人先,发扬改革精神,持之以恒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丰富三明医改的内涵,各地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取得了积极进展。


随着三明医改经验从地方走向全国,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要继续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


我们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我们请来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先生;


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元明先生;


湖南省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艳希女士;


湖南省韶山市人民政府市长邓望军先生;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夏红先生。


请他们共同回答记者的提问。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三明医改作为全国的样板,它的核心经验和成功要素都有哪些?特别是在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方面有哪些实招?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

谢谢记者的提问。首先要明确的是,三明历经十多年的探索,为我国深化医改趟出了路子、树立了典型,部分经验已经上升为国家政策,很多地方因地制宜实践并丰富了三明医改经验的内涵,总结起来有六个方面的经验:


一是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勇于担当的改革精神。2012年以来,三明历届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抓医改,持续推进,不断深化,一位政府负责同志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最值得肯定和学习的是三明医改中事不避难,以问题为导向,敢为人先,勇于改革创新,敢于较真碰硬,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这是三明医改的内核,也是各地最应该学习的经验。


二是切实履行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三明市政府持续加大对卫生健康的投入力度,卫生健康支出年均增长12.1%,政府还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长期债务进行化解,使其公益性得以发挥,“轻装上阵”服务群众。


三是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三医”改革政策同步设计,先是通过挤压药品耗材价格虚高“水分”,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推动药品耗材“量价”齐下,在惠及群众的同时,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做好与医保报销政策的衔接,促进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不加重群众负担。


四是发挥医保支付方式的杠杆作用,推动资源和服务下沉。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总额预付、结余留用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医疗资源和服务下沉。鼓励医务人员开展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让群众少得病、晚得病、少得大病。


五是不断改革完善薪酬制度。打破医务人员收入与科室收入挂钩的分配模式,促进医务人员更加关注医疗服务质量和健康结果,更好地体现医务人员岗位职责和技术劳动价值。


六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全民健康管理,在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健康管理中心和疾病管理中心,培养健康管理医师和疾病管理师,提供“院前健康管理、院中诊断治疗、院后疾病管理”的全过程医疗服务新模式。


总的来说,三明医改的主要经验就是党委政府勇于改革创新,各有关部门协同一致,站稳人民立场,既要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又要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还要保证医务人员合理收入,稳定发展医务人员队伍。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都知道,三明医改贯穿了市县乡村四级,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并全市“一盘棋”推进,请问三明市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谢谢。

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元明

感谢您对三明医改的关心。确实如您所说,推动医改上下左右的协调一致,是个很大的难题。三明之所以能够做到全市“一盘棋”“齐步走”,是因为建立了一整套良好的运行机制。


首先,党委政府有“人民至上”的强烈决心和担当。12年来,历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始终把深化医改摆在重要的位置,亲自抓部署、抓协调、抓督查,下基层调研,必看医改的点、必问医改的事、必解医改的难。并将医改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评的重点内容,强化责任传导和跟踪问效。


其次,有高效运转的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对医改领导小组充分信任、充分支持、充分授权,各职能部门通过医改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充分沟通、充分协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使医改领导小组既有事务的决策权,也能更直接、更具体地抓措施落实、抓督促推进,大大提高了改革推进力度和效率。


再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突破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坚持事不避难,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不遮掩、不回避,毫不犹豫去攻坚,逐个环节去细化论证,逐项政策去研究制定。这12年来,始终坚持改革不停步、不走弯路和回头路,不断探索形成了一些制度性、机制性的成果,在攻坚克难中持续深化改革。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我们比较关注湘潭市的情况。在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过程中,湘潭市探索了怎样的改革路径,有哪些学习推广的创新举措?效果怎样?谢谢。

湖南省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艳希

好,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湘潭市在学习三明医改经验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借鉴和一些探索。


第一个方面,充分学习三明医改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的经验做法,切实强化党对医改工作的领导。一是在组织领导方面,我们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抓,将医改工作列入市委的重大改革事项,多次实地调研和专题调度医改工作,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给政策、给投入。二是在财政支持方面,我们克服了财政资金比较紧缺的困难,近年来累计投入30多亿的资金来推进公立医院提质改造和整体搬迁等项目,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同时,我们也多措并举,来帮助公立医院化解债务,减轻运行压力。三是在推进机制方面,由我来分管“三医”工作,每周定期调度医改工作,市长每周听取医改工作情况的汇报,形成了高效联动的推进机制。四是在党建引领方面,我们选优配强了公立医院的党委书记,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融合,在全市的卫健系统打造了“医者红”党建工作品牌,为医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组织推动力。


我们学习三明医改第二个方面的做法,主要是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的一些具体改革措施,同时结合湘潭的实际,我们进行了一些丰富和延展。比如在价格调整方面,近三年来,我们形成了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的机制,特别是我们重点调整了能够体现医务工作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像护理、诊疗、中医等服务价格。同时特别难得的是,我们还争取了调价的增量,这样为我们缓解价格成本矛盾创造了空间。另外,我们也认真学习了三明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里面来推动医保基金的总额预付和结余留用的机制。我们也在城市医疗集团里面试行了这种机制,因为有了结余留用的激励机制,所以我们推进公立医院能够更加主动推动医疗资源的下沉,更加主动推动分级诊疗,更加主动来推动医防融合,这样可以为老百姓提供在家门口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的增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进一步学习三明的医改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三明医改是全国深化医改的标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请问三明如何深化改革,继续在全国作出示范?谢谢。

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元明

感谢您对三明医改的肯定。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医改工作的重要部署,研究制定了深化医改的行动方案,围绕全面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重点从三个方面深化改革:


一是推动“医共体”提升为“健共体”。目前,三明以县域总医院为基础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下一步,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构建“健康服务共同体”,由“管医疗”提升至“管健康”,构建“健康全程管、卫生有保障、医疗高质量”的现代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二是完善“两师两中心”标准化建设。在全市各总医院全覆盖建设健康管理中心和疾病管理中心,打造“医防融合的服务模式”,促进公立医院实现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将健康服务重心向前端延伸。


三是构建“六病共管”体系。深化与国内高水平医院合作共建、对口帮扶,在他们的关心支持下,我们通过对全市疾病谱的分析,积极探索共建肿瘤、代谢、心脑血管等“六病共管”体系,加快提升三明全市的“防、筛、诊、治、管、康”一体化的诊疗服务水平。


实施这三项改革,需要政府带动、部门联动、社会推动、个人行动,目的是让群众的健康有人管、愿意管、管到位,努力让群众少得病、晚得病,尽可能不得大病。谢谢!

央视农业农村频道记者

我们了解到,韶山市提出了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请问韶山是如何发挥健共体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的呢?谢谢。

湖南省韶山市人民政府市长邓望军

好,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韶山的县域外住院率曾居高不下,这种情况既加重了群众的就医负担,同时也导致了我们医保基金的外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积极发挥健康共同体的作用,努力构建有序就医格局。


一是把资源沉下去。健共体牵头医院向分院选派“第一书记”、院长,安排53名专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选派10名高级职称的专家,每周定点到各分院坐诊帮带;解决基层药品不全的问题,统一健共体药品目录,实现了用药同质化,保障基层用药需求。


二是把惠民政策落实好。对健共体内双向转诊住院患者只计算一次起付线;对在总医院介入治疗的患者给予15%的手术费减免;对困难人群实行药费减免政策,受益群众达到了1086人次;对疑难病例由健共体外专家进行会诊,尽可能减少老百姓异地就医,降低费用负担。


三是把重点人群管起来。我们组建健共体公卫管理中心,统筹全市基本公卫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居民实行“网格化”健康管理,精准服务慢性病群体;充分发挥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作用,发动党员、志愿者、家庭医生组建健康管家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打造“韶小卫”健康共治品牌;建设11个“健康小屋”,为居民提供慢性病筛查、健康自测和药品共享,指导开展自我管理,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请问,在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时,采取什么机制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人事编制、医务人员薪酬等重点改革?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

谢谢记者的提问。近年来,我们将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作为深化医改的重点工作和方法,取得了积极成效,先后有浙江湖州、江苏盐城、河南周口、湖南湘潭、贵州遵义等一批典型地区,丰富拓展了三明医改经验的内涵。今天我们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是以三明市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地区改革经验的系统集成。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加快推动重点改革。


一是从地方政府层面,推动各地党委政府由一位负责同志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加强工作统筹,同时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指导各地学懂弄通三明医改经验的精髓,掌握三明医改经验中的底层逻辑,落实“两个允许”,缩小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科室、不同专业的薪酬差距,优化绩效工资分配结构,因地制宜学习借鉴。


二是从政府各相关部门层面,进一步增强部门间宏观政策的一致性,推动“三医”目标统一、行动协调、政策衔接、信息联通和监管联动,让信息化赋能医改。


三是从抓落实层面,指导11个综合医改联系省,委省共建协议签订省市,30个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14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以及各省内的试点医院,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在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等方面,率先取得新的突破。指导其他省份每年选择2-3个地区为重点来推广三明经验,5年内实现全覆盖。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发挥委领导医改联系省工作机制的作用,与各地共同推进改革措施的落实。


四是从督导评价方面,我们已经建立了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监测的评价机制,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投入责任、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深化人事编制薪酬制度改革以及提高群众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等方面,进行监测评价。指导督促各地因地制宜加大学习推广力度。同时,对地方在改革中探索出的好做法,及时进行总结提炼推广,努力形成因地制宜学三明,部门联动出政策,上下结合求创新,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深化医改新局面。谢谢!

极目新闻记者

湘潭市成立了城市医疗集团,请问牵头医院如何发挥牵头作用,使人民群众就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谢谢。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夏红

谢谢你的提问。我们市委市政府为了解决医疗机构之间低水平重复和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将市直医院均纳入城市医疗集团,由牵头单位统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第一,推进医疗集团急诊急救一体化建设。我们负责指导全市二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研究明确标准;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标准化的胸痛单元、创伤单元以及卒中防治站,通过同质化培训和质量控制,构建了区域内网格化、分层级的急救网络,更好满足基层患者的急救需求。


第二,推动专家下沉、服务下沉、技术下沉。比如,在医院层面,我们将康复科、心血管内科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一级、二级医院,开设联合病房,制定下转的病种目录,确保基础疾病、康复期患者得到合理的收治。在医疗集团层面,我们统筹集团内二、三级医疗机构分区域与2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开展联合门诊和专家工作室,专科医生团队加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来指导基层开展无创呼吸机、支气管纤维镜等技术,并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阻肺以及“三癌”(乳腺癌、宫颈癌、肝癌)防治等领域形成了“专全结合”的慢病管理服务流程。


第三,推进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的全面共享。我们牵头建设心电、检验、影像、病理诊断等共享中心,推动医疗集团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通过开展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等线上服务,实现市域内辅助诊断资源的全面共享。


我们还将三级医院的药房服务延伸到社区医院,解决基层药品配备不全的问题,确保了患者在基层就能获得最合适的药物。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保障。谢谢!

北京日报记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请问湘潭市在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推进分级诊疗方面是怎么做的?给群众带来哪些实惠?谢谢。

湖南省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艳希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福建视察的时候提出“大病不出省,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所以围绕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医疗联合体的建设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下沉,特别是创新城市医疗集团的建设,来促进分级诊疗。这里我们主要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一些改革。


一是推动诊疗体系的一体化管理。我们在城区整合了市直9家公立医院和24家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组成了城市医疗集团,在紧密型的城市医疗集团的成员单位里面,实行了医疗、信息和药品耗材设备采购的三个一体化管理,同时成立了6个共享中心,使我们紧密型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之间可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结果互认、同质同效。在县域的紧密型医共体里面,我们也基本实现了“县乡一体、乡村一体、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的体系。


二是建立人员下沉的长效机制。针对我们长期以来上级医院的人员下沉难以长效常态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小切口”改革。比如说,我们从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驻“第一书记”,这个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我们2023年派驻的22名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的“第一书记”,这一年多来促进了130多项诊疗新技术在基层的落地。被派驻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一年来门诊量同比增加了17.42%,手术台次数同比增加了11.11%,老百姓都反映在我们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能够更方便,同时费用更低,而且报销比例也更高,所以获得感还是比较强的。因此,从今年1月到6月,我们基层的诊疗量同比上升了5.21个百分点,成效初显。


另外,我们也建立了联合病房的机制。刚才我们中心医院的夏红书记也进行了大体的介绍。比如中心医院和岳塘区五里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了中西医结合的联合病房,由中心医院派出了4名医务人员常驻联合病房,为他提供人才、技术和设备的支持。从今年1月到6月来看,联合病房出院1128人次,所以老百姓还是纷纷表示这种措施给他们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就医服务。


三是家庭医生的网格化服务。我们依托了医联体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由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派出专业的医务人员和我们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同志一起组成了一共558个家庭医生的团队,下沉融入到1269个社区网格,由家庭医生来为老百姓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而且明确了工作要求、严格了工作考核。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让人民群众有病就联系家庭医生,这样让家庭医生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同时,也能够科学引导群众有序就医。所以我们全市7类重点人群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率达到了99.41%,反响还是比较好的。当然,让人民群众都一致认可我们分级诊疗的体系,我觉得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我们下一步还要继续探索、继续努力。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

今年国家层面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韶山打造的健康共同体有什么突出特色和亮点?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谢谢。

湖南省韶山市人民政府市长邓望军

谢谢您的提问。为解决县域内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我们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积极探索实施紧密型健康共同体建设,重点在三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理顺机制夯实基础。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的问题,建设了由县级人民医院牵总、疾控中心协同,乡镇卫生院为分院、村卫生室为网点的紧密型健康共同体,实行人员、业务、绩效一体化管理,形成了上下联动、医防协同的健康服务体系。打破多头管理机制,组建健共体管委会,实施医保基金总额预付改革,“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人事编制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比如,从2023年起,健共体内人员招聘和分配都由牵头医院统筹,解决了招管分离、用管分离的问题;2024年,我们按照国家政策,将招聘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实现了村医的“乡聘村用”,有效稳定了村医队伍;同时,实行健共体班子成员目标年薪制,由财政保障、考核兑现,落实了公益性导向的要求。


二是引进人才建强学科。为解决我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深入实施“映山红”人才计划引才聚才,近年来共引进心脑血管、重症医学等专业人才20余名,填补了多个学科的空白。与上级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建立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实现了介入治疗、内镜微创等多项技术突破,让群众的一般病能够在县域内解决。


三是搭建平台信息赋能。我们积极搭建了健共体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健康数据的互联互通,解决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问题。通过基层智慧健康管理系统,让诊疗、体检的数据和居民健康档案有效对接,有力提升了群众的就医体验。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三明医改作为一个系统性、全链条的综合性改革,是如何做到整体联动、协同推进的?谢谢。

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元明

谢谢您的提问。三明市切实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确保卫生健康事业的公益性。在深化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三医联动”,寻找和凝聚改革的最大公约数,保障改革发展可持续。我们突出抓好三个重点:


一是发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关键作用。过去11年,我们共调整11批次共1.04万项次医疗服务价格,今年已经启动了第12次调价,由此增加医疗服务收入,不断健全了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体现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促进均衡性。目前,全市公立医院“医、药、检”的收入结构,从改革前2011年的18.4:60.1:21.5优化为2023年的46.1:29.8:24.1。到今年6月底,我市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已经提高到了47.65%。


二是发挥医保基金打包的引导作用。2018年以来,我们按县域、按年度、按人头将医保基金打包给各总医院使用,建立“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明确医保基金结余部分纳入医院的医疗服务性收入,健康促进经费可从医疗机构的成本中列支,有效引导公立医院从过去的“以治病为中心”向“治已病”以“治未病”并重转变,而且有效遏制了过度医疗行为。


三是发挥健康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2021年以来,我们探索按健康绩效取酬的全员岗位年薪制,将基本年薪与岗位职责挂钩、绩效年薪与考核结果挂钩,增强健康导向作用,激励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和老百姓的健康诉求同向而行,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56万元,医务人员获得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谢谢!

中新社记者

当前湘潭市正在开展城市医疗集团与中小学校卫生室共建医教融合健共体,请问这种尝试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探索了哪些做法?谢谢。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夏红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借鉴三明,学习全民健康管理的做法,瞄准中小学校卫生室设置不规范、校医人员配备不足,以及中小学生“小眼镜”“小龋齿”“小胖墩”和心理障碍等健康问题,我们推动医疗集团与24家中小学校卫生室共建医教融合健共体,带动提升学生和家长的健康素养。具体来说,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与市直中小学校共建共管校卫生室。针对2000人以上的学校,我们设置了规范的卫生室,提供必备的药品、医疗设施以及AED等抢救设备。同时,通过我们医疗集团派出医务人员、返聘银发人才、安排兼职校医等方式,按照每600名学生配备一名校医的标准,打造全专结合的校医团队。


二是加强在校学生健康管理。我们建立了健康档案的追踪管理系统,实现医院、学校、家庭的健康信息共享,安排医务人员到学校义诊,重点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和近视、肥胖、龋齿等疾病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三是强化健康宣教和科普。我们统一培训学校的卫生室工作人员,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和家长共同提升健康素养。这些措施不仅仅让学校卫生室的管理更加规范,也更好地守护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湘潭市在医防融合方面的创新和实践。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了解到,湘潭市提出推动实现“大病不出市”目标,请问通过哪些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现在进展如何?谢谢。

湖南省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艳希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发现,随着人民群众对于健康需求的提升,一个人发现自己得了重病大病以后,首先的想法就是要到高水平的医院去就医、去诊治,这样既增加了费用负担,同时也有诸多不便。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专门研究出台了“大病不出市”的相关工作方案,主要是想从供给侧提升大病诊疗水平,从需求侧创新大病服务模式。


在供给侧提升大病诊疗水平方面,我们:一是抓数据分析。打破了原来卫生健康部门和医保部门的数据壁垒,建立共享机制,定期由医保部门和卫健部门一起来对我们外诊率比较高的病种进行分析,使我们的“大病不出市”的工作更加有针对性。二是抓重点专科的打造。我们改变了过去各家公立医院各自为战的局面,从全市的高度来集中优势医疗资源以及人才队伍,有差异性地布局各家公立医院重点专科打造的方向,所以近两年来我们有7个专科获评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项目或者培育项目,其中就包括我们市里面外转率比较高的心血管还有肿瘤等等学科。三是抓人才队伍建设。为了破解人才不足的难题,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支持公立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育用留的若干措施,同时集中各家公立医院用于人才建设的资金,组成了市里面专项资金池,来面向全国招聘学科的领军人才和急需的紧缺人才。同时我们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另外,我们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工作室等等,来为我们诊疗水平的提升夯实人才基础。


在提升大病就医服务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小切口”的改革,一是抓优质医疗资源的对接。由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对接了国内若干知名的专家和团队,来为患者提供远程的医疗服务,请专家进行疾病的会诊或者大病的手术,这样使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一流的国内的医疗服务。二是抓“大病保姆”机制的构建。我们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的牵头医院都设立了专门的“大病”服务中心,开设了服务热线,同时通过信息化赋能,能够精准地了解“大病”患者的基本情况,一旦有“大病”患者出现,我们就有“大病保姆”来进行“一对一”的服务,为他们量身打造可以对接国内先进医疗资源的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同时我们还对患者到外地去就医和在本地就医的整个费用进行模拟测算,来为患者提供参考。三是抓“大病”跟踪服务的强化。利用融入各个社区的家庭医生的团队,对“大病”患者开展跟踪服务,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周期的从治疗到康复到后续的健康管理的服务。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减少“大病”患者的焦虑,安心养病,亲友也能够就近照护,同时还能够节约费用。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米锋

谢谢,最后一个问题。

海报新闻记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了部署,请问下一步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深化医改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

好,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深化医改掀开了新的历史性的一页。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为切入,贯彻好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深化医改的重大部署和要求,推动深化医改更加符合中国国情,更加符合人民健康福祉,更加符合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律,更加符合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使命。


第一,牢牢把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个原则”。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二是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三是坚持卫生健康事业的公益性。四是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五是坚持立足国情,突出改革的系统性和政策的协同性。


第二,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明市提出的“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为目标,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四个延伸”,也就是围绕“大病不出省”,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中西部、东北地区,向省域内人口较多的地区延伸;围绕一般病在市县解决,进一步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延伸;围绕头疼脑热在基层解决,进一步推动上级医疗人才和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围绕群众看病就医中遇到的转诊、重复检查检验等问题,进一步推动规范转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和连续性服务,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互相延伸,上下联动协作。


第三,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包括推动落实政府办医投入责任,加强编制动态优化调整,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体现技术进步和医务劳动以及成本变化,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加大固定薪酬所占比重。


第四,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落实好各级公立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开展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落实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大力培养群众信得过的全科医生,以中小学生、老龄人群等为重点,开展健康素养提升工作,鼓励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健康知识传播,让更多健康防病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以上的改革措施,切实把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落实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米锋

好,谢谢。今天的发布会,几位嘉宾就“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回答了各位记者的提问,也再次感谢各位。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围绕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围绕“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这一主题继续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 | 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中国、北医纵横医管学苑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本文转载自健康界

蓝色县域E
2017年国家卫健委牵头实施“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相关卫生政策研究与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助力工程试点项目”即蓝色县域。 本号是项目唯一官方账号,旨在助力县医院内分泌科建设及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防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