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罗迪式欲望电影的平衡性尝试
文 / Summum Bonum
排版 / 发条
封面设计 / 脆脆鲨
全文约2100字
阅读需要5分钟
《宽恕》有着一个经典的吉罗迪式开头:通过车内视角,我们发现人物正驱车辗转于公路上。很快地,我们发现车内视点的存在恰恰是对这一男主角的观察者身份的揭示:在葬礼后的饭桌上,他难以克制自己的目光朝向他所渴求的单身伙伴进行打量,而且,多次踏入山林中却总是两手空空的他,似乎也不是和其他人一样是为了采菇,而更像是为了展开自己的观测。当然,这种观察与其说是呈现为某种POV镜头,不如说它总是表征为一种水平的视线,不管这种视线处在主观镜头还是客观镜头,也不管其处于特写还是远景之中。
然而,这一关于观察的母题在电影的后半段似乎被改变了——从与自己的儿时玩伴所发生的那场最终搏斗开始,男主角似乎就不再是一个观察者了。这种观察者的失位隐晦地体现在山林中那些类似的大远景序列镜头的细微变化中——与电影的前半部分不同,他开始缺席于那些景深镜头中。更直接地说,他的视线不再望向周遭,相反,从举起石头砸向昏倒在地面的玩伴时,他开始真正深陷于所处的这个闭塞的村庄中。这让我们想到,男主角和其所爱慕的对象第一次在后者家中喝酒时,后者表示,要找到牛肝菌(porcini)并不难,“只需要看看地面”(“just look at the ground”)。这句话简直就是一个“咒语”,毕竟,男主自从有了杀人动念开始,他的目光便总是被锁定在地面上,也正因此,对于如今的他来说,发现在其埋藏的尸体上所意外长出的菌菇,并不仅仅是凶手回访作案现场的结果。当然,这种转变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罪恶果实与习得采集之间令人哭笑不得的荒诞组合,它同时也意味着“观察者-被观察者”的倒置所带来的生存危机——抛开片中神父这一近乎于上帝的无所不在的存在不说,男主角此时已经迟钝于周围环境的变化,无法像之前那样敏锐地发现尾随者的存在,相反,此时的他已经彻底被那些在暗处跟踪他的警察所对象化,因此随时可能因为罪行败露而受到法律的裁决。
与观察者身份的流转所相似的,还有告解室中所发生的关系反置:凶手成为了神父,而神父却成为忏悔者。这种反置并没有让那些本该有的思维与情感消失,而是让它们凭借着更强烈的复杂性而宣明了自身的存在。又或许,流转/反置本身就意味着双重属性,它将我们引向了它的近似物——男主角的身份:他有着孩童般天真的面孔,但又时常不像孩童那样坦诚,甚至充满了狂野与邪恶;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归乡者,但很多时候又更像是村庄的闯入者。这种对立性有时候以“日与夜”的争斗形式出现:在男主角的脸上,摄影机不仅刻下了告解室中某种表现主义式的阴影,也捕捉到了悬崖上那束如同神迹的太阳光。在这部电影中,争斗总是赤裸而有力的,就像男主角与儿时伙伴的肉搏那样。因此,《宽恕》不仅让我们想到茂瑙,想到约翰·福特,更近地,它也许会让人联想到于伊耶-斯特劳布,因为在后者的一些电影里,充满物质性的对抗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日常与神话之间的桥梁,而这种桥梁恰恰也是吉罗迪试图在这部电影中找到的。[1]
《宽恕》本身也和它的人物一样具备着双重性,它更像是对吉罗迪不同前作的某种混合:它像《湖畔的陌生人》(L'Inconnu du lac, 2013)一样将性欲望和凶杀进行元素并置,又与《跟我走吧》(Viens je t’emmène, 2022)一样牵涉到社会政治(尽管它没有以一种特别激进的方式呈现这些);它将《湖畔的陌生人》的自然性或者说原始野性(暴力与绝对黑夜的共通)与《跟我走吧》的荒诞性(巧妙情节下暗藏的)相叠合,最终成为了黑色电影与闹剧的混合变体。在这部新作中,我们似乎并不知道这座村庄是否足够现实,而只知道它像是一个永远无法逃离的地方;我们也时常不知道真正的时间,数字时钟的亮光如梦魇一般,总是把我们带回到凌晨的可怕循环中;我们也不知道人物在童年与此刻之间所发生的个人史,那些关于它们的描述不仅是碎片式的,而且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种架空也许是为了让电影本身双重性的展开拥有足够的空间,又或者是为了让我们注意到真正明晰的东西:不同于主要人物的身份属性以及电影表面的扑朔迷离,欲望不仅是男主角的动机——对那位多年未见的伙伴的身体渴望驱使着他留在村庄中,甚至驱使他依赖于激情去清除其实现欲望所面临的障碍,而且也成为了电影本身的动力机制——不仅男主角与那位激愤者的欲望斗争必然演化为恶战甚至导致死亡,其他人对男主角的欲望又庇护着男主角免于世俗法律的惩治,将其继续圈置于村庄中。
回过头看,这部新作以一种似是而非的方式与宗教产生了呼应。从最显而易见的层面上说,这个片名带有某种宗教意味。的确,在电影里,我们能从神父的言行中把握到天主教正统与当代世界共处的方式:他在正义的问题上似乎有着极其当下的思辨,但最终依然隐晦地体现出上帝之名;他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欲望,但又不因此超越教条的规范。与此同时,神父的严肃性似乎总是被一些奇怪的幽默所消解,宗教在电影里并不像片名所提示的那样,得到了确切的肯定。而且,怜悯似乎也超出了宗教的范畴——除了神父之外,死者的母亲同样在保护着男主角,这一事实似乎又将我们拉回到了电影的中心,也就是欲望。而从电影的末尾来看,欲望触发的这种怜悯所带来的结果,很难说究竟是好还是坏。也许到最后,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不断崩坏的世界,欲望在其中流转并维持着一些东西,它成为了信仰这一机制的替代,却又保留了同样强烈的神秘性。
引用:
[1] Jendrysiak, P. Alain Guiraudie (2024) (2/2). Débordements. 22 Mai, 2024.
作者注:感谢 CRICdC中国手研所 讨论中所提及的访谈资料
全文完
字幕翻译 - 29 | 让·厄斯塔什《第零号》
评论翻译 | 所有媒介都会迎来第二次诞生
专论 | 潘佩罗小组的世界
异见者可以是一个电影自媒体、一个字幕翻译组、一本电子刊物、一个影迷小社群,但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通过写作、翻译、电影创作和其它方式持续输出鲜明的观点和立场的迷影组织。异见者否定既成的榜单、奖项、导演万神殿和对电影史的学术共识的权威性,坚持电影的价值需要在个体的不断重估中体现。异见者拒绝全面、客观、折中的观点,选择用激烈的辩护和反对来打开讨论的空间。异见者珍视真诚的冒犯甚于虚假的礼貌,看重批判的责任甚于赞美的权利。异见者不承认观看者和创作者、普通人和专业人士之间的等级制;没有别人可以替我们决定电影是什么,我们的电影观只能由自己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