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女子反复减肥患上糖尿病,这些隐藏的高危因素许多人都在犯

健康   2024-12-13 20:29   河北  


近日,吉林长春一名95后女子确诊糖尿病

成为整个住院部中最年轻的患者。

据当事人透露,她在确诊前生活极不规律,

常常饥一顿饱一、暴饮暴食、

频繁减肥等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导致血糖突然上升,

最终不得不被医生强制要求入院治疗。


实际上,

广大的年轻朋友也颇为震惊,

尤其对于年轻人更是难以接受,

糖尿病难道不是老年疾病吗?

为什么会对小年轻“下手”?

今天超级丁医生就这一话题和大家聊聊糖尿病的那些事儿





糖尿病是“甜”出来的?

     提到糖尿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糖吃太多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两种,其中2型糖尿病最常见,占比超过90%。而导致2型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可能和遗传基因、生活方式、体型甚至熬夜的习惯都密切相关


    下面这些隐藏的“高危因素”可能让你离糖尿病越来越近。


1
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这意味着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其他成员患糖尿病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临床研究发现,父母一方存在糖尿病时,子女出现糖尿病的概率为20%-30%;若父母双方均患有糖尿病,子女患病的概率可高达50%-60%。


2
肥胖与高脂饮食

    肥胖与高脂饮食是比奶茶更凶险的“甜蜜陷阱”。体重超标,尤其是腹部脂肪过多,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即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作为体内“孤军奋战”唯一能降糖的激素,一旦产生胰岛素抵抗,就离糖尿病不远了。所以即使是无糖主义者,但如果偏爱油炸食品、火锅或者烧烤,依然会成为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3
不良生活方式

     久坐、缺乏锻炼等生活方式会让你的肌肉“懒得吃糖”,结果就是血液中的糖分堆积,胰岛素压力激增,长期以往分泌胰岛素的胰岛就被“累坏了”。

     你躺得轻松,胰岛却在“负重前行”。久而久之,糖尿病就这样悄然而至。此外,压力、焦虑、不规律的作息也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助长了糖尿病的发生。


"三多一少"

警惕糖尿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1

多饮,每天饮水量明显增加即使多喝水仍感口干;

2

多尿,夜间频繁起夜,小便次数增多,尿量明显增加;

3

多食,食欲明显增强,即使多吃仍感饥饿,进食量较前明显增加;

4

消瘦,体重不明原因下降,吃得多仍然瘦,短期内明显消瘦。





糖尿病还有一些非典型症状。

一是体能变化,容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精力不足;


二是皮肤症状,皮肤瘙痒,容易有皮肤感染,伤口愈合缓慢,手脚麻木或刺痛;


三是视觉改变,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眼睛容易疲劳;


四是性功能下降,易烦躁,抵抗力下降,反复感染等其他症状。





     未雨绸缪,早期预防,才能远离糖尿病。近些年来糖尿病的发病趋势越来越朝着年轻化发展,如何科学预防糖尿病,超级丁医生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均衡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蔬菜和粗粮;糖尿病患者饮食的总的原则是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以及活动量设定总的摄入量,再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去。饮食需要多样化,但是需要控制总量,也是基本原则。


二是规律运动,年轻人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羽毛球、快步走、游泳等;


三是控制体重,建议男性保持腰围<85厘米,女性<80厘米;


四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学会放松和自我减压,给身体一个平衡的内分泌环境;


五是定期体检,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或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者有肥胖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半年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查,防范于未然,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虽然减糖、控糖已成为糖友们的共识,

但其实不是所有糖都是“坏糖”,

有一种糖属于“好糖”,

常吃还会给身体带来各种好处,

跟着超级丁医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哪些糖可以吃,哪些糖要少吃



01

最好不要吃的“坏糖”

      这种糖主要指添加糖,如白砂糖、冰糖、红糖、黑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浆、玉米糖浆、果葡糖浆、蜂蜜等。

      这些糖会增加患龋齿、肥胖的风险,还会促使皮肤衰老。所以最好不要吃,如果要吃也要控制好摄入量,每天不要超过25克

02
可以少量吃的“代糖”

      如果实在馋甜食,可以选择糖醇或代糖来替代添加糖。与添加糖相比,糖醇具有低热量、几乎不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不会引起血糖大的波动以及不会导致龋齿等特性。


      比如木糖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等,都可以限量食用,如果过多食用很可能会导致腹泻。

03
可以放心吃的“好糖”

      有一类糖既不属于添加糖也不属于代糖,而是属于对肠道健康有益的“好糖”。这类糖包括低聚果糖、棉子糖、水苏糖等寡糖;以及果胶纤维素等非淀粉多糖,前者属于益生元,后者属于膳食纤维,都是益生菌的“口粮”。


摄入“好糖”,对身体有多种好处


    “好糖”低聚果糖又叫作果寡糖或是蔗果低聚糖,属于益生元的一种,是是一种非常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


    低聚果糖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黑麦、大麦、洋葱、大蒜、洋姜、香蕉等。其中洋姜、洋葱粉含量最高,其次为大葱、小麦胚芽、大蒜等。


01

缓解和预防便秘



      低聚果糖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吸水膨胀的特性,可以让粪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促进粪便成型,质地变得柔软;同时低聚果糖在肠道内不能被消化酶分解,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02

维持免疫力



     低聚果糖可以被肠道中的有益菌利用,进而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增殖。


03

平稳血糖



      低聚果糖不会在体内分解成葡萄糖等小分子单糖,所以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并且,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低聚果糖能起到更好的辅助降血糖作用。


04

促进营养吸收



      低聚果糖在肠道中代谢的过程会让肠道pH降低,形成酸性环境,可增加钙的溶解度,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05

改善血脂健康



     我们平时就常说,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对控血脂有利,低聚果糖也是膳食纤维的一种,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自然也对控血脂有帮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公益健康科普,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超级丁医生
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首届委员、三级医院全科主任医师、您值得信赖的医生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