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夏天小便突然像酱油,原来是运动过狠伤了肾

健康   2024-08-03 18:31   江苏  

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

运动已成为许多人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

在烈日炎炎的盛夏

不合理的运动和过度运动

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

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损伤

这不

湖南一家医院一周已经收治了6例


今天

超级丁医生邀请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

肾内科主任 武贵群 教授 

与大家一起聊聊

运动过度导致的那些危害   


什么是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是指肾脏功能在短时间内(几小时至几天)突然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全身各系统症状。急性肾损伤是肾内科的一个危急重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过度运动是较为少见但值得警惕的病因之一。


过度运动为什么会引起急性肾损伤?


过度运动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大部分都是由于横纹肌溶解造成的,其具体的损伤机制包括:

1. 脱水与电解质紊乱:

夏天高温天气,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不及时补充水分,身体就会脱水以及电解质的流失,尤其是在夏天或者潮湿闷热天气下进行长跑或者骑车等剧烈运动更容易发生。严重脱水会导致肾脏血液灌注不足,进而影响肾脏功能;而电解质紊乱则可能直接损害肾脏细胞,进而导致急性肾损伤。


2.肌肉损伤导致横纹肌溶解:

据武贵群教授介绍:经常久坐不动的人,或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人,肌肉是处在一种惯性当中的。如果突然的剧烈运动,肌肉没有一个适应过程,肌肉的细胞就会发生急性坏死。

肌肉细胞里有一种叫做肌红蛋白的物质就会被释放到血液中,然后通过肾脏过滤,随着尿液排出,这时你就会发现尿液会呈现出一种酱油色,这种情况就叫横纹肌溶解。

而这些肌红蛋白沉淀在肾脏的肾小管中就会造成肾损伤,再严重点就是急性肾衰竭了。

当然,发生横纹肌溶解不是100%都会出现急性肾衰竭,大约30%会出现急性肾衰竭。

也有一些人肌肉明显酸疼,尿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但检查结果肌酶升高,肌红蛋白也高,但是肾脏的功能还好。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急性肾功能损伤,但肾脏也已经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了;而如果反复大量多次的不恰当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就会出现肾功能的受损。

3.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

武贵群教授认为:过度运动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这些反应会损伤肾脏细胞并加重肾脏负担。

炎症反应还可能导致血管痉挛和血液循环障碍,进一步减少肾脏的血流供应,从而加重肾脏损伤或者阻碍肾脏恢复。

在耐力训练中,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B型利钠肽的含量大大增加,还有升高的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这些都会造成肾功能的损害。有氧训练中产生的大量自由基会损害动脉细胞的壁层。

升高的氧化应激水平会导致慢性炎症的反复发生,会损害ATP的活性,从而降低了肌质网对于钙离子的吸收导致肌肉收缩能力降低。

4.药物和能量补剂的使用:

身体的抗氧化能力完全无法应对过度有氧导致的氧化过激。如果营养和休息不足这种损害会加剧。

武贵群教授指出:这几天,巴黎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举办,可能会有一些运动员铤而走险,为了追求成绩,使用某些药物(如降脂药物他汀类和兴奋剂)或能量补剂(如肌苷等)来提高运动机能。

然而,这些药物或能量补剂使用的同时,也可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特别是在过量使用或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时。长期或不当使用这些药物或能量补剂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甚至诱发急性肾损伤。


出现以下症状

有可能便是过度运动导致急性肾损伤




1、一般症状:运动后出现恶心明显、呕吐酸水,感乏力,并感觉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运动肢体的肌肉酸痛和压痛明显。

2、尿量减少:尿量突然显著减少是急性肾损伤的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早期表现,尤其是当补充大量水分后,仍然尿量少时,要尽快就医。

3、尿液颜色改变:尿液可能变为深色或呈浓茶色,而且在摄入大量水分后,颜色仍然变化不大,这是由于肌红蛋白的排泄增加所致。

4、水肿当肾损伤进一步加重,肾脏排水功能受损,体液可能在体内积聚,导致水肿,特别是下肢、脚踝、眼睑和面部的水肿。

5、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急性肾损伤可能导致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以及代谢性酸中毒等酸碱平衡紊乱。这些紊乱可能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心律失常、肌肉无力、恶心、呕吐等。

6、严重的患者可出现一过性高血压或低血压、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意识模糊、谵妄等)、呼吸困难等。

7、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清肌酶谱(尤其是肌酸激酶CKMB)、血清和尿液的肌红蛋白明显升高,并随病情变化,严重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等。

武贵群教授最后指出

过量运动引起急性肾损伤

大部分是可以预防

朋友们在运动时

一定要量力而行合理安排运动量

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保持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运动后要及时休息并观察

杜绝滥用药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公益健康科普,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阅读更多健康科普文章,请关注超级丁医生微信公众号。



超级丁医生
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首届委员、三级医院全科主任医师、您值得信赖的医生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