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华侨新报》1757期第15版-副刊)
寻觅那块特别的墓碑
文/ 亚明
这次报社组织的“感恩节美国三日游”成就了我多年来的一个夙愿:到美国打响独立战争的地方——莱克星屯寻找一块具有特别意义的墓碑。
说起来话长。那还是1980年的北京,进入大学二年级的学习,我们的英语课来了一位可爱的教师,带我们唱简单的英语歌,我觉得很有趣。有一天逛王府井书店,正好看到有上海译文出版社79年刚出的《外国名歌选》,还是中英文对照版,定价4角3分,当即入手。之后就时不时照书上的谱子哼唱。最先学会的是一首加拿大民歌《红河谷》,因为以前有印象听过这首歌的旋律。
而印象最深的则是书中第一首歌——美国的《杨基歌》,曲调简单,歌词有趣,还承载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故事。
“编者注"是这样写的:Yankee Doodle这首歌,起源于十八世纪中叶,原来是英国人用来嘲笑北美殖民地人民的。但在美国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历史关键时刻,它却变成了一首著名的美国爱国歌曲。1775年4月18日夜间,英国军队到离波士顿约27公里的康科德镇去搜查北美民兵储藏的军火。但是,北美爱国者事先侦得了这个消息。波士顿近郊的民兵迅速集合起来,埋伏在通往康科德的公路两侧。4月19日拂晓,当英军唱起《杨基·杜德尔》行军至莱克星屯时,即遭到北美民兵的阻击。英军勉强走到康科德,在那里又遭到北美民兵的致命打击。当他们向波士顿溃逃时,北美民兵就唱起《杨基·杜德尔》在后面追赶。从此,《杨基·杜德尔》就变成了一首爱国歌曲。经过改写的歌词,更能鼓舞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斗志。
例如第二段改成了:
And there was Captain Washington,
Up-on a slapping stallion,
A giving orders to his men;
I guess there was a million.
“我看见上尉华盛顿,
在战马上十分英俊,
对上万大军下命令,
他真是威风凛凛。”
对这首歌印象深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当时还上幼儿园的女儿似乎也很喜欢这首歌,不仅跟着我一起学,每次唱到第一段第二句“看到那些士兵聚一起像一堆煮烂的玉米”时,她就笑个不停,我也跟着笑,唱得也更起劲了。
在那个年代里, 我们被投喂的历史是赞赏暴力革命,“造反有理”,美国独立战争是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更是被大力赞赏的事件,所以可以光明正大的学唱,记得我还在一次班级聚会上唱过这首歌。
那时候还分不清,美国的独立战争与我们的农民起义有多大区别,是不是也属于“揭竿而起”。移民加拿大后曾想过,有机会时要去参观一下当年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的莱克星屯小镇。
几年前在网上又读到一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带着国内来探亲的父母,到莱克星屯参观,在那看到一块墓地,其中有很多都是在战争中阵亡军人的墓碑,而其中的一块墓碑非常特别,是在莱克星屯战斗中获胜的美国民兵为被打败的英国军人立的墓碑。作者对此非常感慨,也唤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作为一名专业导游,我会向客人介绍早年英法两国为争夺加拿大这块殖民地的故事。例如走到蒙特利尔市政府侧门的喷泉池北侧,也会介绍那里竖立的一座军人雕像。那是当年在蒙特利尔岛东端,守卫Pointe-aux-Trembles要塞的指挥官让·沃克兰(Jean Vauquelin)的雕像。1760 年,英军在拿下魁北克城后,开始沿河而上进攻蒙特利尔。5 月 16 日抵达蒙特利尔岛东端。沃克兰当时是护卫舰 Atalante号的舰长。他面对强敌,在桅杆上升起旗帜,勇敢地站在甲板上指挥战斗,直到最后因为弹药耗尽,不得已才投降。英军指挥官当面赞赏这位俘虏忠实地履行了军人的职责,当即宣布释放他,而且让他自由选择愿意去哪里。沃克兰选择了回法国。
这个故事讲了多少遍后,有一次我带一个华人团组,其中一位听到这个故事后说,这不就像朝鲜战争后,志愿军战俘也可以自由选择回大陆还是去台湾一样嘛。他的话让我开始思考对待战俘的态度也代表着文明发展的程度。
古今中外历史上,早年的战争中,大多都是把战俘作为战利品,中国古代的战争中杀掉战俘的也不少见。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对待战俘的态度也变得更加人性化,直到1949年达成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以上两个对待战俘的故事分别发生在1760年和1952年,之间相差约200年,而美国独立战争中竟然也有为死亡战俘树碑的故事,这大大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就想着若有机会去莱克星屯,一定要去实地看看那块墓碑。
10月12日这天,我们上午参观了瓦尔登湖和梭罗故居及博物馆之后,下午就到达了莱克星屯。行前在网上搜索并没有找到这个墓地的具体位置。幸运的是,游客中心有一位胸前挂着志愿者牌子的老先生。我上前询问,老先生回答:白色教堂后面有一块墓地,有很多阵亡军人的墓碑,应该在那里。
我们绕到教堂后面,有点傻眼,墓地很大,有几百个墓碑,而团组在这个小镇停留的时间有限。为了抓紧时间,我们决定四个人一字排开,像拉网一样齐头并进寻找。结果真的很有效,约走到一半时最西面的Pauline就发现了一块墓碑两侧插着英国国旗(我们看到的墓碑旁插着的都是美国国旗)。大家很快聚到这块墓碑前,看到墓碑上的刻字,确实是纪念英国军人的。墓碑上的文字是:这个墓碑为一名在4月19日受伤后去世的英军士兵而立。1775年4月22日。
我们站在墓碑前猜想:没有写名字,也许是这名英军受伤太重,没来得及说出名字;也许并不是特指某个阵亡的军人,而是以此纪念所有在那次战斗中伤亡的“敌军”。
墓碑上的碑文如此简单,但却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想。如为什么要为自己的敌人树碑铭?可以有很多猜测,例如他们都是大英的子民。可其它国家的内战有很多也是同种同族的互相残杀呀?最后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交战双方都怀有对生命的尊重。军人服从命令上战场,同样是生命。而对生命的尊重程度就是文明程度的最重要标杆。
如今的世界仍有战争在发生,恐怖组织漠视生命,甚至将平民作为人质。发动战争的人也不会在乎手下军人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战争的最新形式已开始转向“斩首”战争的发动者,这也算是现代科技和文明新的进步吧。